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139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终端设备、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反向探测模块设置在会议室外的楼道,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连接公用设备,终端设备上设有微控制器、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设有与公用设备对应的第一访问控制范围,以及与私用设备对应的第二访问控制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识别来访者,智能化管理会议室设备,加强会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An Intelligent Conference Room Control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onference room control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control system comprises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 reverse detection module, a face recognition module, a GIS module, a storage module, an analysis module, a terminal device, a public device and a private device. The reverse detection module is located on the corridor outside the conference room, and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verse detection module and the face recognition module respectively. Module, GIS module, storage module, analysis modul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equipment connected to public equipment, terminal equipment equipped with microcontroller, voice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and GPS positioning module, microcontroller connected to voice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and GPS positioning module respectively, microcontroller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access control range corresponding to public equipment, and the second access corresponding to private equipment. Control rang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visitors, intellectualize management of conference room equi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ecurity of mee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会议室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会议室技术层出不穷,习知的智能会议室系统均是对会议室内的会议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然而,却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忽略来访者信息的管理,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识别的方式,操作缓慢麻烦,容易遗漏出错;二、会议设备包括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大多仅仅实现公用设备的控制,并未单独管理私用设备,使用设备的针对性不够规范,智能化程度欠缺;三、常常有陌生人员或是冒充参会人员进入会议室参加会议,对会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可实现自动识别来访者,智能化管理会议室设备,加强会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终端设备、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反向探测模块设置在会议室外的楼道,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连接公用设备,终端设备上设有微控制器、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设有与公用设备对应的第一访问控制范围,以及与私用设备对应的第二访问控制范围。所述公用设备包括:音视频控制模块,实现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及投影幕布的控制;照明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照明系统的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空调的控制;以及,通风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通风系统的控制。所述音视频控制模块包含音视频控制器、音视频存储器、音视频播放装置和音视频执行机构,其中,音视频存储器用于存储会议需要的音视频文件,音视频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音视频播放装置播放音视频存储器中的音视频文件,以及通过音视频执行机构控制投影幕布的上升或下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还包括NB-loT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B-loT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照明控制器、光照传感器和调光系统,其中,照明控制器既能够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通过调光系统控制会议室内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也能够根据光照传感器的感测照度,自动通过调光系统控制照明系统调整到设定照度。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包括空调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空调控制器既能够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对空调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也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感测温度,控制空调调整到设定温度。所述通风控制模块包括通风控制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其中,通风控制器既能够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对会议室的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也能够根据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感测数据,当控制质量低于阈值时,控制通风系统启动。所述微控制器包括第一网络通道和第二网络通道,第一网络通道与第一访问控制范围对应,第二网络通道与第二访问控制范围对应。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来访者在楼道内并向会议室移动时,方向探测模块获取信号,并开启人脸识别模块和GIS模块;当然,若来访者在楼道内并从会议室离开时,方向探测模块获取信号,并不开启人脸识别模块和GIS模块;S2、人脸识别模块识别来访者的人脸信息,若来访者的人脸信息与存储装置中预存储的人脸信息相匹配,则执行下一步骤;S3、GIS模块获取来访者的GPS位置信息,若来访者的位置信息分别与存储装置中预存储的位置信息相匹配,则执行下一步骤;S4、终端设备的声纹识别模块获取来访者的声纹信息,并将其反馈至中央处理器,由分析模块根据来访者的声纹信息进行判断当前来访者为会议服务人员或者参会人员,若判断为会议服务人员,则反馈至终端设备,会议服务人员通过第一访问控制范围控制公用设备;若判断为参会人员,则反馈至终端设备,参会人员通过第二访问控制范围控制私用设备。所述步骤S4中,当处于第一网络通道时,会议服务人员通过第一访问控制范围控制公用设备,当处于第二网络通道时,会议服务人员通过第二访问控制范围控制公用设备。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使用便捷,管理智能,不仅实现了自动识别来访者的信息,无需人工参与和识别,并且可根据来访者的身份,智能化地管理会议室中的设备,令来访者的用户体验更佳,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和位置信息的确认,大大地加强了会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终端设备、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反向探测模块设置在会议室外的楼道,用于探测来访者的行走方向。当来访者在楼道内并向会议室移动时,方向探测模块获取信号,并开启人脸识别模块和GIS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来访者的人脸信息,GIS模块用于获取来访者的位置信息。通过上述模块之间配合,实现了来访者的自动识别,无需人工参与,且只有同时满足人脸识别模块和GIS模块的要求,方可继续下一步骤,防止陌生人员或冒充参会人员进入会议室,加强了会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连接公用设备,终端设备上设有微控制器、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设有与公用设备对应的第一访问控制范围,以及与私用设备对应的第二访问控制范围。使用时,来访者携带终端设备,上述的GPS定位模块用于配合GIS模块,实时定位来访者的位置信息,声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来访者的声纹信息。当确认来访者的人脸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则通过声纹识别模块识别来访者的声纹信息,并将其反馈至中央处理器,由分析模块根据来访者的声纹信息进行判断当前来访者为会议服务人员或者参会人员,若判断为会议服务人员,则反馈至终端设备,会议服务人员通过第一访问控制范围控制公用设备;若判断为参会人员,则反馈至终端设备,参会人员通过第二访问控制范围控制私用设备,以此根据来访者的身份来区分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的使用权限,不仅令设备的管理更加智能化,也让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和便捷。其中,私用设备可以是话筒、耳机、私人电脑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可存储人脸信息、位置信息、身份标签;身份标签与声纹信息相互对应。所述公用设备包括:音视频控制模块,实现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及投影幕布的控制;照明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照明系统的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空调的控制;以及,通风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通风系统的控制。下面分别介绍。音视频控制模块包含音视频控制器、音视频存储器、音视频播放装置和音视频执行机构,其中,音视频存储器用于存储会议需要的音视频文件,音视频控制器则供工作人员及会议主讲人输入控制指令,控制音视频播放装置播放音视频存储器中的音视频文件,以及通过音视频执行机构控制投影幕布的上升或下降等操作。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照明控制器、光照传感器和调光系统,其中,照明控制器既可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根据当前会议室的照明情况,通过调光系统控制会议室内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也可以根据光照传感器的感测照度,自动通过调光系统控制照明系统调整到设定照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终端设备、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反向探测模块设置在会议室外的楼道,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连接公用设备,终端设备上设有微控制器、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设有与公用设备对应的第一访问控制范围,以及与私用设备对应的第二访问控制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终端设备、公用设备和私用设备,反向探测模块设置在会议室外的楼道,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反向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GIS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连接公用设备,终端设备上设有微控制器、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声纹识别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微控制器设有与公用设备对应的第一访问控制范围,以及与私用设备对应的第二访问控制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设备包括:音视频控制模块,实现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及投影幕布的控制;照明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照明系统的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空调的控制;以及,通风控制模块,实现对会议室内通风系统的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视频控制模块包含音视频控制器、音视频存储器、音视频播放装置和音视频执行机构,其中,音视频存储器用于存储会议需要的音视频文件,音视频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音视频播放装置播放音视频存储器中的音视频文件,以及通过音视频执行机构控制投影幕布的上升或下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B-loT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B-loT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照明控制器、光照传感器和调光系统,其中,照明控制器既能够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通过调光系统控制会议室内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也能够根据光照传感器的感测照度,自动通过调光系统控制照明系统调整到设定照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室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玉坤肖龙源李稀敏蔡振华刘晓葳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