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守峰专利>正文

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37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包括轴承(1),轴承压盖(2)和轴(3),其特征在于:轴(3)外套设有轴承(1),轴承(1)外套有轴承外压盖(21)和轴承内压盖(22),轴承内压盖(22)外与其固定连接有滚筒(4);滚筒(4)的外圈下边缘压在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输送带的上方,有效防止了输送带两边起高造成飘带的现象,从而防止了皮带磨顶板、煤炭洒落跑偏,撕裂等现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的稳定装置,具体为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二
技术介绍
皮带运输时煤矿运输的主要设备,在矿井的安全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矿井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受断层影响对工作面运输巷皮带的运行十分不利, 在实际运行中皮带经常出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很容易出现飘带现象,造 成皮带磨顶板、煤炭洒落跑偏,撕裂等现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安装皮带 前就要采取调定和卧底等方式,造成工作量增大,浪费人工和材料费用,并对 安全不利。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实用,能够防止 输送带飘带的输送带压带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 包括轴承,轴承压盖和轴,所述的轴外套设有轴承,轴承外套有轴承外压盖和 轴承内压盖,轴承内压盖外与其固定连接有滚筒;滚筒的外圈下边缘设于输送 带上。上述的输送带压带装置,轴为通轴,在轴的两侧对称设有压带装置。 上述的输送带压带装置,所述的滚轮为圆筒状或圆锥形。 采用上述的输送带压带装置.,具有如下工作过程将本压带装置固定在输送带的支架上,将滚轮压在输送带带面上,工作时滚轮压在输送带上且随着输送带运动而转动。本技术的有意效果是该装置压在输送带的两侧,有效防止了输送带 的两边高和飘带的现象,从而防止了皮带磨顶板、煤炭洒落跑偏,撕裂等现象, 降低了皮带事故。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滚筒为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滚筒为锥形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 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包括轴'承l,轴承压盖2和轴 3,所述的轴3外套设有轴承l,轴承1外套有轴承外压盖21和轴承内压盖22, 轴承内压盖22外与其固定连接有滚筒4;滚筒4的外圈下边缘压在输送带上。上述的轴3为通轴,在轴3的两侧对称设有压带装置。上述的滚轮4为圆筒状或者为圆锥形。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输送带支架上,将滚轮压在输送带上,滚轮随着输送 带的运动而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包括轴承(1),轴承压盖(2)和轴(3),其特征在于轴(3)外套设有轴承(1),轴承(1)外套有轴承外压盖(21)和轴承内压盖(22),轴承内压盖(22)外与其固定连接有滚筒(4);滚筒(4)的外圈下边缘压在输送带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压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3) 为通轴,在轴(3)的两侧对称设有压带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带压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 轮(4)为圆筒状。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带压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 筒(4)为圆锥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包括轴承(1),轴承压盖(2)和轴(3),其特征在于轴(3)外套设有轴承(1),轴承(1)外套有轴承外压盖(21)和轴承内压盖(22),轴承内压盖(22)外与其固定连接有滚筒(4);滚筒(4)的外圈下边缘压在输送带上。本技术安装在输送带的上方,有效防止了输送带两边起高造成飘带的现象,从而防止了皮带磨顶板、煤炭洒落跑偏,撕裂等现象。文档编号B65G15/30GK201140904SQ200820016799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守峰, 徐西文, 王贯东, 郭培常 申请人:吴守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压带装置,包括轴承(1),轴承压盖(2)和轴(3),其特征在于:轴(3)外套设有轴承(1),轴承(1)外套有轴承外压盖(21)和轴承内压盖(22),轴承内压盖(22)外与其固定连接有滚筒(4);滚筒(4)的外圈下边缘压在输送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守峰王贯东郭培常徐西文
申请(专利权)人:吴守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