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which can reduce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fluid transportation even if the place of hea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is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1) has heating absorption heat pump (X1) with higher evaporation pressure of refrigerant than condensation pressure; heating absorption heat pump (Y1) with lower evaporation pressure of refrigerant than condensation pressure; heating object fluid (RP) which is heated by heating absorption heat pump (X1) to heating object fluid flow path (81) which is guided by heating absorption heat pump (Y1); and heating absorption heat pump (Y1) to take away the low heat. The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fluid flow path (82) guided by the temperature source fluid (GP) to the heating absorption heat pump (X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特别是涉及使用吸收热泵来使热移动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使热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移动的热源设备,存在吸收热泵。在吸收热泵包含取出比驱动热源具有的热能多的热能的增热型的第一种吸收热泵、和取出比驱动热源温度高的温度的被加热流体的升温型的第二种吸收热泵。作为第二种吸收热泵,存在作为驱动热源导入余热,取出比导入的余热高的温度的被加热流体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788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热泵中,导入余热并能够取出具有更高利用价值的高温流体。然而,在欲将炼铁厂、发电厂等所排出的余热在住宅等中利用时,由于通常两者的位置远离,所以无论将吸收热泵设置于哪一方,流体输送所需的能量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课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供给热的场所(余热)与利用热的场所远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流体输送所需的能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如图1(图10、图14)所示,具备:升温吸收热泵X1(X2、X3),其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进行工作,且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比制冷剂的冷凝压力高;增热吸收热泵Y1(Y2、Y3),其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进行工作,且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比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低;升温对象流体流路81,其将被升温吸收热泵X1(X2、X3)加热了的升温对象流体RP向增热吸收热泵Y1(Y2、Y3)引导;以及低温热源流体流路82,其将被增热吸收热泵Y1(Y2、Y3)夺去了热的低温热源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升温吸收热泵,其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而进行工作,上述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比上述制冷剂的冷凝压力高;增热吸收热泵,其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而进行工作,上述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比上述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低;升温对象流体流路,其将被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加热了的升温对象流体向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引导;以及低温热源流体流路,其将被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夺去了热的低温热源流体向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1 JP 2017-1979521.一种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升温吸收热泵,其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而进行工作,上述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比上述制冷剂的冷凝压力高;增热吸收热泵,其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而进行工作,上述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比上述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低;升温对象流体流路,其将被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加热了的升温对象流体向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引导;以及低温热源流体流路,其将被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夺去了热的低温热源流体向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具有:导入由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加热的增热对象流体的增热对象流体导入部;以及使被上述增热吸收热泵加热了的上述增热对象流体流出的增热对象流体流出部,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具有:导入在上述升温吸收热泵中驱动上述吸收热泵循环的升温驱动热源流体的升温驱动热源流体流入部;以及使在上述升温吸收热泵中驱动了上述吸收热泵循环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流出的升温驱动热源流体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升温对象流体流路以向使在上述增热吸收热泵中驱动上述吸收热泵循环的增热驱动热源流体流动的部位供给上述升温对象流体的方式与上述增热吸收热泵连接;上述低温热源流体流路与上述升温吸收热泵的使低温热源流体流动的部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增热对象流体流出部构成为:使上述增热对象流体朝向消耗热的热消耗部流出;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流入部构成为:从供给热的热供给部导入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直接或者间接地使上述低温热源流体流动的第一泵;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使上述增热对象流体流动的第二泵。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膨胀罐,其连接于与上述低温热源流体流路或者上述低温热源流体流路连通的流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具有:升温蒸发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上述制冷剂的液体蒸发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升温再生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对吸收上述制冷剂而浓度降低了的上述吸收液亦即稀溶液进行加热而使上述制冷剂从上述稀溶液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了的浓溶液所需的热;升温吸收部,其导入上述浓溶液,利用上述浓溶液吸收由上述升温蒸发部产生的上述制冷剂的蒸气而成为上述稀溶液时所释放出的吸收热,将从被导入到上述升温蒸发部以及上述升温再生部之前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分支出的一部分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作为上述升温对象流体导入来对上述升温对象流体进行加热;以及升温冷凝部,其利用上述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液体时所释放出的冷凝热来对上述低温热源流体进行加热,上述升温吸收热泵构成为:被上述升温冷凝部加热了的上述低温热源流体、与从上述升温蒸发部以及上述升温再生部流出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合流。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具有:升温蒸发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上述制冷剂的液体蒸发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升温再生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对吸收上述制冷剂而浓度降低了的上述吸收液亦即稀溶液进行加热而使上述制冷剂从上述稀溶液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了的浓溶液所需的热;升温驱动热源流体旁通流路,其使从被导入到上述升温蒸发部以及上述升温再生部之前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分支出的一部分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绕过上述升温蒸发部以及上述升温再生部,并与从上述升温蒸发部以及上述升温再生部流出之后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合流;升温冷凝部,其通过上述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液体时所释放出的冷凝热对上述低温热源流体进行加热;升温热交换器,其使被上述升温冷凝部加热了的上述低温热源流体、与在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旁通流路中流动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进行热交换;以及升温吸收部,其导入上述浓溶液,利用上述浓溶液吸收由上述升温蒸发部产生的上述制冷剂的蒸气而成为上述稀溶液时所释放出的吸收热,将被上述升温热交换器加热了的上述低温热源流体作为上述升温对象流体导入来对上述升温对象流体进行加热。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具有:升温蒸发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上述制冷剂的液体蒸发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升温再生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对吸收上述制冷剂而浓度降低了的上述吸收液亦即稀溶液进行加热而使上述制冷剂从上述稀溶液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了的浓溶液所需的热;升温冷凝部,其通过上述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液体时释放出的冷凝热来对上述低温热源流体进行加热;升温热交换器,其使被上述升温冷凝部加热了的上述低温热源流体、与从上述升温蒸发部以及上述升温再生部流出了的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进行热交换;以及升温吸收部,其导入上述浓溶液,利用上述浓溶液吸收由上述升温蒸发部产生的上述制冷剂的蒸气而成为上述稀溶液时所释放出的吸收热,将被上述升温热交换器加热了的上述低温热源流体作为上述升温对象流体导入来对上述升温对象流体进行加热。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升温吸收热泵具有:升温蒸发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上述制冷剂的液体蒸发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升温再生部,其从上述升温驱动热源流体获得对吸收上述制冷剂而浓度降低了的上述吸收液亦即稀溶液进行加热而使上述制冷剂从上述稀溶液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了的浓溶液所需的热;升温冷凝部,其通过上述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上述制冷剂的液体时释放出的冷凝热来对上述低温热源流体进行加热;以及升温吸收部;其导入上述浓溶液,利用上述浓溶液吸收由上述升温蒸发部产生的上述制冷剂的蒸气而成为上述稀溶液时释放出的吸收热,将被供给热的热供给部加热了的上述低温热源流体作为上述升温对象流体导入来对上述升温对象流体进行加热,上述升温吸收热泵构成为:使在上述升温冷凝部中温度上升了的上述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村与四郎,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