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64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脱硫装置,包括废气净化室及多个吸附件;废气净化室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各吸附件同轴设置于废气净化室内,并在进气口及排气口之间间隔排列;其中,各吸附件均包括圆柱体及多个吸附板,各吸附板沿环向依次排列在圆柱体的外周侧,并且相邻两个吸附板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

A High Efficiency Desulfur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desulfuriz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chamber and a plurality of adsorbents; two ends of the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intake and exhaust ports; each adsorbent is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chamber a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between the intake and exhaust ports; among them, each adsorbent includes a cylinder and a plurality of adsorbent plates, each adsorbent plate is arranged in turn along the circular directi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gap between two adjacent adsorption plates a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0.1 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脱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工业废气,在化工工业废气中包含有硫氧化物,这些硫氧化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产生硫酸雨,对人的生活造成移动的危害,硫酸雨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致使农作物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排放废气之前,其中一道处理工序是利用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处理。但是,现有的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低,脱硫效果并不太不理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高效脱硫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脱硫装置,脱硫效率高、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脱硫装置,包括:废气净化室,其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及多个吸附件,各所述吸附件同轴设置于所述废气净化室内,并在所述进气口及所述排气口之间间隔排列;其中,各所述吸附件均包括圆柱体及多个吸附板,各所述吸附板沿环向依次排列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周侧,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板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的外周侧沿环向开设有多个插接孔,各所述吸附板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接孔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个刮板,一个所述刮板对应一个所述吸附件,且所述刮板位于对应的所述吸附件的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刮板绕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线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及驱动电机;各所述圆柱体内同轴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废气净化室内并依次穿过各所述通孔;各所述刮板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的朝向所述排气口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更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净化室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排口,各所述下排口分别位于各所述刮板的下方;所述废气净化室的下方设置有储硫箱,各所述下排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储硫箱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吸附件的所述吸附板分别为氧化铁吸附板、硅胶吸附板及活性炭吸附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个吸附件的环向设置的吸附板增大了吸附件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废气的脱硫效率及脱硫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座10;废气净化室20;进气口21;排气口22;吸附件30;圆柱体31;通孔311;吸附板32;清理机构40;刮板41;驱动杆42;导向块50;储硫箱60;管道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2所示,一种高效脱硫装置,包括支座10、废气净化室20、多个吸附件30、清理机构40及储硫箱60。其中,废气净化室2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21及排气口22;各吸附件30同轴设置于废气净化室20内,并在进气口21及排气口22之间间隔排列;其中,各吸附件30均包括圆柱体31及多个吸附板32,各吸附板32沿环向依次排列在圆柱体31的外周侧,并且相邻两个吸附板32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本技术的高效脱硫装置,废气从进气口21进入废气净化室20内,依次经过各吸附件30后从排气口22排出。通过多个吸附件30的环向设置的吸附板32增大了吸附件30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废气的脱硫效率及脱硫效果。具体的,各吸附件30均采用分体式结构,在圆柱体31的外周侧沿环向开设有多个插接孔,各吸附板32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接孔内。采用这种结构,可比较方便地更换吸附板32。本技术中,清理机构40包括多个刮板41及驱动组件,其中,一个刮板41对应一个吸附件30,且刮板41位于对应的吸附件30的朝向进气口21的一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刮板41共同绕圆柱体31的中心轴线转动。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42及驱动电机;各圆柱体31内同轴均开设有通孔311,驱动杆42的一端伸入废气净化室20内并依次穿过各通孔311;各刮板41与驱动杆42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杆42转动。清理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驱动杆42转动,从而带动各刮板41共同转动,从而完成对各吸附件30的清理。为了提高驱动杆42转动的稳定性,可在各圆柱体31的朝向排气口2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50。导向块50与相邻的刮板41之间应分隔开,以免干扰到刮板41。为了能够及时排出清理机构40清理的硫化物,在废气净化室2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排口,各下排口分别位于各刮板41的下方;废气净化室20的下方设置有储硫箱60,各下排口通过管道70与储硫箱60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上述吸附件30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吸附件30的吸附板32分别为氧化铁吸附板、硅胶吸附板及活性炭吸附板。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净化室,其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及多个吸附件,各所述吸附件同轴设置于所述废气净化室内,并在所述进气口及所述排气口之间间隔排列;其中,各所述吸附件均包括圆柱体及多个吸附板,各所述吸附板沿环向依次排列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周侧,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板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净化室,其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及多个吸附件,各所述吸附件同轴设置于所述废气净化室内,并在所述进气口及所述排气口之间间隔排列;其中,各所述吸附件均包括圆柱体及多个吸附板,各所述吸附板沿环向依次排列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周侧,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板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外周侧沿环向开设有多个插接孔,各所述吸附板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接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个刮板,一个所述刮板对应一个所述吸附件,且所述刮板位于对应的所述吸附件的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刮板绕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生徐琦苗树运安全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精细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