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023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透水沥青层、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透水沥青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层,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花池,花池的内部设置有泥土,透水沥青层的表面开设有下水通道,下水通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筋网,下水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道,下水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渗蓄罐,地基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在渗蓄罐外表面的碎石层,地基层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砂层。通过设置透水沥青层、素土夯实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中砂层和骨架空隙型水泥层可以提升道路表面的渗水能力,使得道路表面渗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道路排水
,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作为一个城市正常运行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城市道路正常交通秩序影响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因为排水系统问题而造成很多事故,对老百姓生命和财产都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规划部门、设计部门必须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更加重视,尽量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现有的市政道路存在以下不足:1.排水效果差,容易造成城市内涝;2.功能单一,不具备渗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解决了排水效果差,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功能单一,不具备渗蓄机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透水沥青层、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所述透水沥青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层,所述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花池,所述花池的内部设置有泥土,所述透水沥青层的表面开设有下水通道,所述下水通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筋网,所述下水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道,所述下水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渗蓄罐,所述地基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在渗蓄罐外表面的碎石层,所述地基层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砂层。优选的,所述花池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渗蓄罐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蓄罐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钢板。优选的,所述下水通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管,所述T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市政排水管。优选的,所述T型管最高点的高度大于下水管道最高点的高度。优选的,所述中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骨架空隙型水泥层,所述骨架空隙型水泥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素土夯实层。(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花池、泥土、溢流孔和滤网可以对市政道路起到美化的作用,溢流孔可以在花池雨水过多的时候起到排水的作用,滤网可以防止泥土流失,通过设置下水通道、钢筋网、下水管道、渗蓄罐和碎石层可以将道路上的雨水排进下水通道并通过渗蓄罐对雨水进行蓄水和渗透,雨水透入地下,涵养下层土壤,增补地下水,使得路面以下的原本被封闭的土壤恢复生机,成为城市的海绵体的同时,还能保持道路原来的设计功能,钢筋网可以防止垃圾堵塞下水管道和T型管。(2)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水通道、T型管和市政排水管可以在雨水过多的时候将雨水的排入市政排水管,从而避免造成城市内涝,通过设置透水沥青层、素土夯实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中砂层和骨架空隙型水泥层可以提升道路表面的渗水能力,使得道路表面渗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渗蓄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地基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水沥青层;2、非机动车道;3、机动车道;4、地基层;5、素土夯实层;6、花池;7、泥土;8、溢流孔;9、滤网;10、下水通道;11、钢筋网;12、下水管道;13、渗蓄罐;14、碎石层;15、T型管;16、市政排水管;17、渗水孔;18、钢板;19、透水水泥混凝土层;20、中砂层;21、骨架空隙型水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透水沥青层1、非机动车道2和机动车道3,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层4,非机动车道2与机动车道3之间设置有花池6,花池6的内部设置有泥土7,花池6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8,溢流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9,通过设置花池6、泥土7、溢流孔8和滤网9可以对市政道路起到美化的作用,溢流孔8可以在花池6雨水过多的时候起到排水的作用,滤网9可以防止泥土7流失,透水沥青层1的表面开设有下水通道10,下水通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筋网11,下水通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道12,下水管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渗蓄罐13,地基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在渗蓄罐13外表面的碎石层14,渗蓄罐13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17,渗蓄罐1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钢板18,下水通道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管15,T型管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市政排水管16,T型管15最高点的高度大于下水管道12最高点的高度,通过设置下水通道10、钢筋网11、下水管道12、渗蓄罐13和碎石层14可以将道路上的雨水排进下水通道10并通过渗蓄罐13对雨水进行蓄水和渗透,雨水透入地下,涵养下层土壤,增补地下水,使得路面以下的原本被封闭的土壤恢复生机,成为城市的海绵体的同时,还能保持道路原来的设计功能,钢筋网11可以防止垃圾堵塞下水管道10和T型管15,通过设置下水通道10、T型管15和市政排水管16可以在雨水过多的时候将雨水的排入市政排水管16,从而避免造成城市内涝,地基层4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砂层20,中砂层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骨架空隙型水泥层21,骨架空隙型水泥层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素土夯实层5,通过设置透水沥青层1、素土夯实层5、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中砂层20和骨架空隙型水泥层21可以提升道路表面的渗水能力,使得道路表面渗水效果更好。使用时,通过透水沥青层1、素土夯实层5、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中砂层20和骨架空隙型水泥层21来提升道路表面的渗水能力,使道路表面雨水渗入地下,花池6中的雨水饱和的时候通过溢流孔8流进下水通道10,路面的雨水也会排进下水通道10,在雨水进入下水通道10之前经过钢筋网11过滤掉垃圾,下水通道10内的雨水先排进渗蓄罐13中,渗蓄罐13中的雨水会通过渗水孔17逐渐渗入地下,在渗蓄罐13饱和的时候再通过T型管15将雨水排进市政排水管16,进而排进江河之中。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水通道10、钢筋网11、下水管道12、渗蓄罐13、碎石层14、T型管15和市政排水管16,解决了排水效果差,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功能单一,不具备渗蓄机构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透水沥青层(1)、非机动车道(2)和机动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层(4),所述非机动车道(2)与机动车道(3)之间设置有花池(6),所述花池(6)的内部设置有泥土(7),所述透水沥青层(1)的表面开设有下水通道(10),所述下水通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筋网(11),所述下水通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道(12),所述下水管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渗蓄罐(13),所述地基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在渗蓄罐(13)外表面的碎石层(14),所述地基层(4)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所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砂层(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透水沥青层(1)、非机动车道(2)和机动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层(4),所述非机动车道(2)与机动车道(3)之间设置有花池(6),所述花池(6)的内部设置有泥土(7),所述透水沥青层(1)的表面开设有下水通道(10),所述下水通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筋网(11),所述下水通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道(12),所述下水管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渗蓄罐(13),所述地基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在渗蓄罐(13)外表面的碎石层(14),所述地基层(4)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所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层(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砂层(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池(6)的一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千科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