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防护罩以及电动车的对接口装置,所述车库本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内部连出的导线一端安装有插头装置,所述插头装置的一侧设有电动车的对接口装置,对接口装置包括对接口装置壳体,对接口装置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对接口装置壳体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极座,第一电极座位于的对接口装置的轴线上,第一电极座两侧安装有位于对接口装置壳体侧壁上的两组支撑板,且两组支撑板对称设置,支撑板远离第一电极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充电插头直接裸露在空气中,造成一些漏电状况,对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以其无尾气排放,噪音小,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市场保有量不断的增加。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有限,需要较频繁的充电,“无车位、充电难”已成为城市中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充电时将充电线插接在电动汽车上,充电线的另一端插接在电源车头。在电动汽车停放在立体时,利用停放的时间对电动汽车充电是很好的时机。目前,电动汽车在充电库中的充电时,其两个插头对接装置,不但接头处不牢固,而且一般还是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一些漏电状况,对人造成伤害,此外,由于充电装置大都是放在外面,容易受到天气等影响,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防护罩以及安装在电动车上的对接口装置,所述本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内部安装有导线,导线伸出充电箱的一端安装有插头装置(5),且插头装置与对接口装置连接,所述对接口装置包括对接口装置壳体,所述对接口装置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对接口装置壳体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极座,第一电极座于的对接口装置的轴线上,所述第一电极座两侧安装有位于对接口装置壳体侧壁上的两组支撑板,且两组支撑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一电极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对接口装置壳体内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靠近第一电极座的一侧焊接有卡块,所述插头装置包括插头装置壳体,所述插头装置壳体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略大于第二开口,所述插头装置壳体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极座,且第一电极座与第二电极座相匹配,所述第二电极座两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侧壁上的两组连接杆,且两组连接杆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焊接在插头装置壳体与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二电极座的一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内壁上的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侧铰接有挡块,所述挡块靠近第二电极座的一侧焊接有弧形杆,且弧形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优选的,所述充电箱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当报警装置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启动报警,避免车辆的损坏,以及意外状况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和本体之间设置有伸缩性支撑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3-6个。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两端滑动连接在对接口装置壳体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弧形杆外圈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挡块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优选的,所述两组挡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抵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有对接口装置、第一弹簧、支撑板、卡块形成一个闭合的接口装置,不需要在充电时人为的去打开充电口,避免与其接触。2、该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有插头装置连接杆、第二支撑杆、固定块、挡块、弧形杆、第二弹簧,构成一个闭合的插头装置,避免插头直接裸露在空气中,造成一些漏电状况,对人造成伤害。3、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箱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当报警装置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启动报警,避免车辆的损坏,以及意外状况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所述防护罩和本体之间设置有伸缩性支撑杆;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防护罩和本体之间的高度,为充电箱提供更好的环境,本专利技术,在能够完成对电动车充电的同时,避免了两个接头裸露在空气中,避免了漏电状况的发生,而且同时对接后两个接头能够卡接在一起,不会再充电时,出现由于接触不良,出现充不进去电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的对接口装置与插头装置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的对接口装置与插头装置对接的爆炸视图。图中:1、2电动车、3充电箱、4对接口装置、5插头装置、6第一弹簧、7支撑板、8卡块、9第一电极座、10第二电极座、11连接杆、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固定块、15挡块、16弧形杆、17第二弹簧、18对接口装置壳体、19防护罩,20报警装置,21、伸缩性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上的防护罩19以及安装在电动车上的对接口装置4,本体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充电箱3,充电箱3内部安装有导线,导线伸出充电箱的一端安装有插头装置5,且插头装置5与对接口装置4连接,对接口装置4包括对接口装置壳体18,对接口装置壳体18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对接口装置壳体18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极座9,第一电极座9位于的对接口装置的轴线上,第一电极座9两侧安装有位于对接口装置壳体18侧壁上的两组支撑板7,且两组支撑板7对称设置,支撑板7两端滑动连接在对接口装置壳体18的侧壁上,支撑板7远离第一电极座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连接在对接口装置壳体18内部的内壁上,支撑板7靠近第一电极座9的一侧焊接有卡块8,卡块8为梯形结构,且两组卡块8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抵触,构成一个“V”型插口,插头装置5包括插头装置壳体2,插头装置壳体2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略大于第二开口,插头装置壳体2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极座10,且第一电极座9与第二电极座10相匹配,第二电极座10两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2侧壁上的两组连接杆11,且两组连接杆11对称设置,连接杆11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2,且第一支撑杆12焊接在插头装置壳体2与连接杆11相互靠近的侧壁上,第一支撑杆12远离第二电极座10的一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2内壁上的第二支撑杆13,且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3相互平行,第二支撑杆13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远离第二支撑杆13的一侧铰接有挡块15,两组挡块15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抵触,挡块15靠近第二电极座10的一侧焊接有弧形杆16,且弧形杆16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11,弧形杆16外圈设有第二弹簧17,且第二弹簧17的一端连接在挡块15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11上;所述充电箱3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当报警装置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启动报警,避免车辆的损坏,以及意外状况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所述防护罩和本体之间设置有伸缩性支撑杆21;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防护罩和本体之间的高度,为充电箱提供更好的环境,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3-6个。工作原理:在需要电动车充电时,用手拿着插头装置5从对接口装置壳体18的第一开口处插入到其内部,再插入过程中插头装置壳体2抵触在卡快8上,向内部挤压,与卡快8焊接的支撑板7会沿着对接口装置壳体18内壁滑动,压缩第一弹簧6,再插入到一定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上的防护罩(19)以及安装在电动车上的对接口装置(4),所述本体(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充电箱(3),所述充电箱(3)内部安装有导线,导线伸出充电箱的一端安装有插头装置(5),且插头装置(5)与对接口装置(4)连接,所述对接口装置(4)包括对接口装置壳体(18),所述对接口装置壳体(18)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对接口装置壳体(18)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极座(9),第一电极座(9)位于的对接口装置的轴线上,所述第一电极座(9)两侧安装有位于对接口装置壳体(18)侧壁上的两组支撑板(7),且两组支撑板(7)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7)远离第一电极座(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连接在对接口装置壳体(18)内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7)靠近第一电极座(9)的一侧焊接有卡块(8),所述插头装置(5)包括插头装置壳体(2),所述插头装置壳体(2)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略大于第二开口,所述插头装置壳体(2)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极座(10),所述第二电极座(10)两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2)侧壁上的两组连接杆(11),且两组连接杆(11)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2),且第一支撑杆(12)焊接在插头装置壳体(2)与连接杆(11)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2)远离第二电极座(10)的一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2)内壁上的第二支撑杆(13),且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远离第二支撑杆(13)的一侧铰接有挡块(15),所述挡块(15)靠近第二电极座(10)的一侧焊接有弧形杆(16),且弧形杆(16)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上的防护罩(19)以及安装在电动车上的对接口装置(4),所述本体(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充电箱(3),所述充电箱(3)内部安装有导线,导线伸出充电箱的一端安装有插头装置(5),且插头装置(5)与对接口装置(4)连接,所述对接口装置(4)包括对接口装置壳体(18),所述对接口装置壳体(18)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对接口装置壳体(18)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极座(9),第一电极座(9)位于的对接口装置的轴线上,所述第一电极座(9)两侧安装有位于对接口装置壳体(18)侧壁上的两组支撑板(7),且两组支撑板(7)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7)远离第一电极座(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连接在对接口装置壳体(18)内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7)靠近第一电极座(9)的一侧焊接有卡块(8),所述插头装置(5)包括插头装置壳体(2),所述插头装置壳体(2)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略大于第二开口,所述插头装置壳体(2)侧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极座(10),所述第二电极座(10)两侧焊接有位于插头装置壳体(2)侧壁上的两组连接杆(11),且两组连接杆(11)对称设置,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陈国胜,陈玲,陈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九洲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