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安装框架、动力车、电机室、驱动轮、控制箱、蓄电器、安装器、风能发电器,所述动力车由车头与车厢组合构成,车头在左部则车厢在右部,所述动力车顶端位置设有嵌合相连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内嵌式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器作为风能发电器的底部支承结构,磁铁板通电后利用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风能发电器外铁壳形成的磁场间的相吸力,折叠平行倒置于装配板表面,能够根据所需调整装置的安装结构,有效降低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提高行车安全性,不通电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较大且便于维修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动力车
本技术是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属于新能源动力车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油价持续走高,环保车型更加受到关注,改变传统汽车必须烧汽油观念,解决中国及世界未来不可生能源问题,让汽车尾气更环保。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020508169.5的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包括车体和安装于所述车体上的电动机和用电设备,其还包括贴附设置于所述车体外表面上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膜;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膜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用电设备连接;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车体的顶棚的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这两种新能源作为车的动力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决了能源紧张问题,降低了车辆行驶成本,而且没有尾气排放,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直接冲击顶棚上方设置的风力发电机,行车安全性能降低且活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车,以解决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直接冲击顶棚上方设置的风力发电机,行车安全性能降低且活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安装框架、动力车、电机室、驱动轮、控制箱、蓄电器、安装器、风能发电器,所述动力车由车头与车厢组合构成,车头在左部则车厢在右部,所述动力车顶端位置设有嵌合相连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内嵌式太阳能板,所述控制箱位置固定在动力车右腔中,所述动力车左腔内设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与右侧控制箱之间的距离固定且设有通电线路,所述动力车顶端位置设有安装器;所述安装器由磁铁板、装配板、支架、串接件、铰接板、箍件、定位座组成,所述磁铁板与装配板固定连接,底部贴合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定位座嵌合相连,所述定位座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左接箍件,右连串接件,所述装配板靠外一侧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与风能发电器外壳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能发电器与下方蓄电器接线相通。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右侧设有结构可变的风能发电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由电机室运转相互啮合传动。进一步地,所述蓄电器端口与太阳能板接下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上方位置设有蓄电器。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与风能发电器外板活动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箍件设在定位座内部左侧,对应右侧串接件。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安装器作为风能发电器的底部支承结构,太阳能板发电时输出电流至蓄电器储存,蓄电器其中一端接线上连磁铁板,通电后利用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风能发电器外铁壳形成的磁场间的相吸力,使风能发电器在铰接板的折叠性能下平行倒置于装配板表面,定位座位置固定不变,两侧支架一左一右设有箍件与串接件,能够根据所需调整装置的安装结构,有效降低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提高行车安全性,不通电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较大且便于维修拆卸。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动力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太阳能板-1、安装框架-2、动力车-3、电机室-4、驱动轮-5、控制箱-6、蓄电器-7、安装器-8、磁铁板-801、装配板-802、支架-803、串接件-804、铰接板-805、箍件-806、定位座-807、风能发电器-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1、安装框架2、动力车3、电机室4、驱动轮5、控制箱6、蓄电器7、安装器8、风能发电器9,所述动力车3由车头与车厢组合构成,车头在左部则车厢在右部,所述动力车3顶端位置设有嵌合相连的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上设有内嵌式太阳能板1,所述控制箱6位置固定在动力车3右腔中,所述动力车3左腔内设有电机室4,所述电机室4与右侧控制箱6之间的距离固定且设有通电线路,所述动力车3顶端位置设有安装器8;所述安装器8由磁铁板801、装配板802、支架803、串接件804、铰接板805、箍件806、定位座807组成,所述磁铁板801与装配板802固定连接,底部贴合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与定位座807嵌合相连,所述定位座807两侧设有支架803,所述支架803左接箍件806,右连串接件804,所述装配板802靠外一侧设有铰接板805,所述铰接板805与风能发电器9外壳相连接,所述风能发电器9与下方蓄电器7接线相通,所述太阳能板1右侧设有结构可变的风能发电器9,所述驱动轮5由电机室4运转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蓄电器7端口与太阳能板1接下相连,所述控制箱6上方位置设有蓄电器7。本专利所说的磁铁板801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利用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风能发电器9外铁壳形成的磁场间的相吸力,使风能发电器9提高了车辆行驶中的固定性。在进行使用时,安装器8作为风能发电器9的底部支承结构,太阳能板1发电时输出电流至蓄电器7储存,蓄电器7其中一端接线上连磁铁板801,通电后利用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风能发电器9外铁壳形成的磁场间的相吸力,使风能发电器9在铰接板805的折叠性能下平行倒置于装配板802表面,定位座807位置固定不变,两侧支架803一左一右设有箍件806与串接件804,能够根据所需调整装置的安装结构,有效降低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提高行车安全性,不通电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较大且便于维修拆卸。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直接冲击顶棚上方设置的风力发电机,行车安全性能降低且活动性较差,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根据所需调整装置的安装结构,有效降低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风阻,提高行车安全性,不通电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较大且便于维修拆卸,具体如下所述:磁铁板801与装配板802固定连接,底部贴合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与定位座807嵌合相连,所述定位座807两侧设有支架803,所述支架803左接箍件806,右连串接件804,所述装配板802靠外一侧设有铰接板805,所述铰接板805与风能发电器9外壳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1)、安装框架(2)、动力车(3)、电机室(4)、驱动轮(5)、控制箱(6)、蓄电器(7)、安装器(8)、风能发电器(9),所述动力车(3)由车头与车厢组合构成,车头在左部则车厢在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3)顶端位置设有嵌合相连的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上设有内嵌式太阳能板(1),所述控制箱(6)位置固定在动力车(3)右腔中,所述动力车(3)左腔内设有电机室(4),所述电机室(4)与右侧控制箱(6)之间的距离固定且设有通电线路,所述动力车(3)顶端位置设有安装器(8);所述安装器(8)由磁铁板(801)、装配板(802)、支架(803)、串接件(804)、铰接板(805)、箍件(806)、定位座(807)组成,所述磁铁板(801)与装配板(802)固定连接,底部贴合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与定位座(807)嵌合相连,所述定位座(807)两侧设有支架(803),所述支架(803)左接箍件(806),右连串接件(804),所述装配板(802)靠外一侧设有铰接板(805),所述铰接板(805)与风能发电器(9)外壳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动力车,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1)、安装框架(2)、动力车(3)、电机室(4)、驱动轮(5)、控制箱(6)、蓄电器(7)、安装器(8)、风能发电器(9),所述动力车(3)由车头与车厢组合构成,车头在左部则车厢在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3)顶端位置设有嵌合相连的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上设有内嵌式太阳能板(1),所述控制箱(6)位置固定在动力车(3)右腔中,所述动力车(3)左腔内设有电机室(4),所述电机室(4)与右侧控制箱(6)之间的距离固定且设有通电线路,所述动力车(3)顶端位置设有安装器(8);所述安装器(8)由磁铁板(801)、装配板(802)、支架(803)、串接件(804)、铰接板(805)、箍件(806)、定位座(807)组成,所述磁铁板(801)与装配板(802)固定连接,底部贴合安装框架(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网信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