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63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天然气运输领域的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该半挂车储罐的内容器经应变强化工艺制造,应变变形率不大于3%,承压1.0MPa,厚度5.5mm,容积52m³;在内容器焊接有加强圈,将内容器分成纵向间距为750mm的变形段。加强圈上焊接的防波板为弓形、波纹形或“之”形,减小对内容器变形的约束,便于均匀变形。储罐的自增压管路可实现增压卸液,降低了气站的投入费用;罐体承压能力增加,安全系数增加;罐体重量降低,提高了运输效率;加强圈易于精确控制内容器的均匀变形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国家层面做到了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LNG运输领域,涉及一种应变强化的LNG储罐半挂车,主要用于LNG高压运输,并带有自卸功能。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煤改气”项目开始大面积铺开。低温天然气液体LNG运输车的需求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上的LNG运输半挂车设计压力为0.65MPa或0.7MPa,由于压力较低,半挂车运至LNG使用场所,采用低温泵进行卸液操作。该卸液系统冗繁,成本较高,对LNG使用量较少的地方明显不经济。另外,半挂车储罐的承压压力较低,运输过程中,LNG气化造成储罐内压力上升,储罐的安全泄放系统排放泄压,从而造成LNG资源浪费。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急需开发一种具有自卸能力的、较高压力的LNG运输车。目前对于大于50立方的高运输效率的LNG运输半挂车,当设计压力为1.0MPa时,基于规则设计方法计算出的LNG运输半挂车壁厚较大,约为10mm,造成整备重量较大,约20吨,按照90%充装率装载LNG,总重约43.5吨,超出国家标准GB1589载重限值40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通过采用应变强化技术,提高储罐承压压力,降低储罐重量,并通过自增压管路实现自卸。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的储罐包括内容器、外容器、真空夹层和管路系统,内容器采用S30408材料经应变强化工艺制造,应变变形率不大于3%,内容器承压1.0MPa,直径2280mm,长度11250mm,厚度5.5mm,容积52m³;在内容器的内表面焊接有加强圈,将内容器分成纵向间距为750mm的变形段,以利于内容器的均匀变形,精确控制变形率。进一步,所述加强圈上间隔焊接上中下三层防波板,所述防波板为挠性结构的弓形、波纹形、或“之”形,该形状可减小对内容器变形的约束,有利于均匀变形。进一步,储罐的管路系统包括带有气化增压器的自增压管路,可实现增压卸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罐体承压能力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减少了气体排放;罐体重量降低,提高了运输效率;采用自增压管路卸液,降低了气站的投入费用;加强圈控制内容器的均匀变形量;挠性结构的防波板不妨碍内容器的均匀变形;为国家节约了合金和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内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弓形防波板俯视示意图;图3是波纹形防波板俯视示意图;图4是“之”形防波板俯视示意图;图中,1-内容器、2-加强圈、3-防波板、4-进液管、5-自增压管路进气管、6-自增压管路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LNG运输半挂车的储罐为低温储罐,分为双层结构,由内容器和外容器嵌套而成,中间为真空夹层,填充珠光砂保温材料,内容器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外容器材质为低合金钢Q345R。现有安装在LNG运输半挂车上容积大于50立方的LNG低温储罐,内容器承压0.65-0.7MPa,壁厚6mm,直径2350mm,长度11245mm,储罐总重约12.4吨,装备总重16.7吨,按照国标限载40吨计算,最大载气量23.3吨。本专利技术应变强化储罐LNG运输车所用LNG低温储罐的内容器设计压力为1.0MPa,应变强化后容积52m³,应变强化前尺寸为直径2280mm,长度11250mm,厚度5.5mm,储罐总重约11.7吨,装备总重16吨,最大载气量24吨。如果不采用应变强化技术,在设计压力为1.0MPa的条件下,内容器壁厚为10mm,储罐总重15.8吨,整台装备重量大于20.1吨,最大载气量19.9吨。为方便理解,上述数据对比见下表。承压(MPa)厚度(mm)长度(mm)直径(mm)储罐重量(吨)装备重量(吨)最大载气重量(吨)已有储罐0.65611245235012.416.723.3应变强化高压储罐1.05.511250228011.71624承压相同储罐1.01011245235015.820.119.9储罐管路系统中的安全阀整定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05-1.1倍,本专利技术应变强化储罐与原有储罐相比,其内容器设计压力由0.65-0.7MPa提高到1.0MPa,相应地,安全阀整定压力由0.76MPa提高到1.1MPa。这样,在LNG运输过程中,安全阀泄压开启压力提高,泄压排放的时间被延迟,甚至不会泄压开启,从而减少或杜绝了LNG的气体泄压排放,避免了LNG浪费,节约能源。本实施例内容器采用应变强化技术制造,应变强化是利用奥氏体不锈钢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低、具有较大塑性储备的特点而研发的新技术。采用较高的水压试验压力,使奥氏体不锈钢内容器产生塑性应变,利用材料应变硬化特性提高不锈钢的强度,提高内容器的承压能力,即提高内容器的设计许用应力,从而减薄内容器的壁厚,减轻内容器和储罐的重量。本实施例的内容器材料为S30408,无应变强化设计时,许用应力取值为147MPa,应变强化变形率不大于3%,变形后,设计许用应力取值为270MPa,增加近一倍。内容器壁厚为5.5mm,储罐总重14.3吨,整台装备不足16吨。如附图1所示,在内容器1的内表面,设计有多个加强圈2,将内容器纵向分为间距600-1000mm均匀的多个变形段。当间距超过1000mm时,各变形段的应变不易均匀控制,当间距小于600mm时,加强圈对内容器应变的制约作用加强,应变压力较高,造成能源浪费。本实施例实际加强圈13个,加强圈间距约为750mm,加强圈为成型扁钢,材质S30408,加强圈与内容器内表面的T形坡口为双面坡口,采用全熔透焊接工艺焊接。应力变形时,内容器承受内压膨胀,由于加强圈刚度较强,各个变形段在压力作用下,各自产生变形,实现了内容器变形量的均匀控制。同时,利用加强圈较大的截面刚度,限制了内容器在应变强化过程中的变形量。当间距为750mm左右时,其变形量更易于精确控制在3%以内。防波板3是固定在液体运输容器内部的板形装置,其平面与运输车的运输方向垂直,防波板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震荡,增加运输的平稳性。本实施例防波板焊接在间隔均匀的7个加强圈上,分为上中下三层。防波板较薄,与加强圈焊接成为整体结构,在内容器1应变时,对内容器1的约束很大,径向变形不均匀。为防止造成防波板的撕裂损坏,内容器径向应变更均匀,将防波板设计为中间弯曲的挠性结构,如附图2所示的弓形,附图3所示的波纹形,或将防波板3的两端焊接在相邻加强圈上如附图4所示的“之”形。本实施例在管路系统中增设了自增压管路,储罐卸液不使用站内的低温泵,而采用该自增压管路卸液。自增压管路出液管6位于内容器1底部,自增压管路进气管5位于内容器顶部,管路上设计有气化增压器。当储罐内LNG压力较高时,可以依靠自身压力将储罐内LNG液体通过出液管路压出罐车。在卸液后期,当储罐内压力较低时,自增压管路上的气化增压器将自储罐内流进自增压管路出液管6的LNG液体气化为气体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气体从自增压管路进气管5送入储罐内,使得储罐内压力提高实现卸液。本专利技术直接有益效果是增压减重,内容器高压薄壁,储罐重量降低,而运输重量增加,提高了运输经济效益,空车百公里油耗至少降低120元,在车辆运输重量限定的条件下,单次运输量可多运输5吨,满足用户的运输需要,而且整定压力较高的情况下,LNG气化放散少或不放散,节约了用户成本。储罐承压能力由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其储罐包括内容器、外容器、真空夹层和管路系统,内容器材质为S3040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采用应变强化工艺制造,应变变形率不大于3%,承压1.0MPa,厚度5.5mm,容积52m³;所述内容器的内表面焊接有加强圈,将内容器分成纵向间距为750mm的变形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变强化LNG储罐半挂车,其储罐包括内容器、外容器、真空夹层和管路系统,内容器材质为S3040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采用应变强化工艺制造,应变变形率不大于3%,承压1.0MPa,厚度5.5mm,容积52m³;所述内容器的内表面焊接有加强圈,将内容器分成纵向间距为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常生崔闻天张娟李桂苓杨利芬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