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膜及手机后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52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膜,其包括透明基材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材第一表面的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结构层包括至少一光学微结构,形成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微结构呈现为凸起结构和/或凹下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表面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的轮廓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一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饰膜在使用时,在自然光下即可看到明显的光柱,而在光源下看到的光柱更宽,光影效果更为柔和,特别是当将其应用在手机后盖中时,若透明玻璃层上分布有图文,则于图文后方还可以观察到图文的影子,具有立体感,从而使装饰膜具有良好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膜及手机后盖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装饰膜及手机后盖,其属于光学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厂家在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功能创新来迎合环保、节能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的完善,很多设计者已经将目光投向于消费电子产品外观的设计。以手机为例,手机盖板既起到保护手机里面的零件的作用,也起到美化装饰手机的作用,装饰效果优秀的手机盖板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手机的价值,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了用户对手机外形的选择范围,使得手机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然而,目前对手机盖板的装饰设计集中在材质的更换(比如玻璃、金属、塑胶)或者对颜色层单一颜色的更换,导致视觉单一,画面不够生动,从而使装饰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膜,其能呈现出多变的光影,能实现良好的装饰效果,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装饰膜的手机后盖。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饰膜,包括透明基材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材第一表面的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结构层包括至少一光学微结构,形成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微结构呈现为凸起结构和/或凹下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的轮廓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一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光学微结构,其中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斜线段的另一端经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线与相邻的另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弧线段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两个斜线段,所述两个斜线段分别为第一斜线段、第二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第一斜线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线段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光学微结构,其中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第一斜线段的另一端经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线与相邻的另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第二斜线段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线段的弧度为0.35~1.23rad,和/或,所述斜线段的倾斜角为95°~17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微结构为柱面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微结构的透光率在70%以上,因此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微结构的高度优选为1μm-25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光学微结构是间隔设置的,所述光学结构层内每一结构单元的周期为3μm-120μm。其中,每一结构单元的周期为一光学微结构的宽度及其与相邻的另一光学微结构之间的间距之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光学结构层、反射层和着色层,并且所述反射层与着色层的复合结构是不透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微结构的第三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微结构的第三表面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表面一体设置或相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具有与第一表面相背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还覆设有保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包括PET膜。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后盖,其包括所述的装饰膜、透明玻璃层及粘胶层,所述装饰膜经粘胶层与透明玻璃层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装饰膜通过采用前述光学微结构,因其横向截面具有弧线段与斜线段的组合,在使用时,在自然光下即可看到明显的光柱,而在光源下看到的光柱更宽,光影效果更为柔和,以及,因前述光学微结构是两侧不对称的,从其两侧观察时,会呈现不同光学景象,具有不同的景深效果,特别是当将其应用在手机后盖中时,若透明玻璃层上分布有图文,则于图文后方还可以观察到图文的影子,具有立体感,从而使装饰膜具有良好装饰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装饰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装饰膜中一种光学微结构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光学微结构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一种装饰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一种装饰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一种装饰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中一种手机后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一种具有logo图文的手机后盖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首先需说明的是,本技术说明书中述及的术语的释义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并且,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装饰膜包括透明基材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材第一表面的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结构层包括至少一光学微结构,形成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微结构呈现为凸起结构和/或凹下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表面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的轮廓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一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连接。当用户自所述透明基材的第四表面(该第四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对设置)观察所述装饰膜时,在自然光下,即可观察到明显光柱,而在光源下,还可看到更宽的光柱,光影效果更为柔和,并且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所述光柱将随用户视线移动。同时,当用户自所述透明基材的第四表面观察所述装饰膜时,因所述光学微结构是两侧不对称的,其两侧呈现的光学效果不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弧线段的弧度优选为0.35~1.23r(其弧长对应的夹角为20°~70°),此时若从弧线段一侧观察相应装饰膜,其光影效果更为柔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斜线段的倾斜角为95°~175°,此时若从斜线段一侧观察相应装饰膜,因其衍射效率相对较高,其光影效果更为明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光学微结构。该复数个光学微结构可以是均布排布在透明基材的第一表面之上。其中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斜线段的另一端经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线与相邻的另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弧线段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曲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两个斜线段,所述两个斜线段分别为第一斜线段、第二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第一斜线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线段的一端连接。如此可以使所述光学微结构中,弧线段顺滑连接两个斜线段,避免产生尖角,使所述装饰膜产生的光影更柔和,明亮但不尖锐。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分布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膜,包括透明基材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材第一表面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至少一光学微结构,形成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微结构呈现为凸起结构和/或凹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表面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的轮廓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一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膜,包括透明基材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材第一表面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至少一光学微结构,形成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微结构呈现为凸起结构和/或凹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表面沿膜厚方向的一个截面的轮廓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一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斜线段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光学微结构,其中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斜线段的另一端经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线与相邻的另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弧线段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线包括一弧线段和两个斜线段,所述两个斜线段分别为第一斜线段、第二斜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第一斜线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线段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光学微结构,其中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第一斜线段的另一端经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线与相邻的另一光学微结构中所述第二斜线段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的弧度为0.35~1.23rad,和/或,所述斜线段的倾斜角为95°~175°。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舟洪莘高育龙申溯
申请(专利权)人: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