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934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包括:四方框架的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模具基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边框和所述模具基座同一高度的吹气组合管件,所述吹气组合管件电连接于外界电柜控制箱;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上的若干托料支撑;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中央的控位托料板。所述中转装置能够实现对压铸产品进行固定并能充分利用压铸产品在中转装置的空闲时间,将料柄上的水分吹干净,从而保证了压铸产品放到炉子时是干燥无水的状态,防止了压铸产品和液体没接触过程中因为水分的存在导致的爆炸事故,最终提高了压铸产品加工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水口料回收的压铸生产自动化过程中,将压铸的毛坯进行中转是一个必经环节,其中,毛坯中转架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装置,作为压铸产品的临时放置处,在这段放置中的空闲时间,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压铸产品冲剪后的料柄放到炉子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容易与镁液接触发生爆炸。因此,需要将压铸产品上的水分充分清除,此外,针对不同的压铸产品,形状和高度都会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压铸产品稳定的支撑在中转架上需要模具加工的操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能够更加高效的生产模具的同时,提高模具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包括:四方框架的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模具基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边框和所述模具基座同一高度的吹气组合管件,所述吹气组合管件电连接于外界电柜控制箱;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上的若干托料支撑;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中央的控位托料板。进一步的,所述托料支撑包括位于所述模具基座四个直角处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高度均为60mm,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四方立体柱状,每个第一支撑板都设置有一个内径为9mm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托料支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四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高度均为111.4mm,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设置有内径为9mm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控位托料板设置有控位卡槽,所述控位卡槽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控位孔。进一步的,所述吹气组合管件包括有若干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呈弯曲状且方向对应于所述模具基座。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管道连接于外界的高压气罐,所述出气口管道连接于外界的高压气罐,所述高压气罐为经过压缩机处理后的气体,其气压为0.6MPA。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基座和所述托料支撑的材质均为钢铁,所述脱料支撑焊接于所述模具基座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所述中转装置能够实现对压铸产品进行固定并能充分利用压铸产品在中转装置的空闲时间,将料柄上的水分吹干净,从而保证了压铸产品放到炉子时是干燥无水的状态,防止了压铸产品和液体没接触过程中因为水分的存在导致的爆炸事故,最终提高了压铸产品加工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压铸毛坯中转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控位托料板;3-托料柱;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吹气组合管件;7-模具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包括:四方框架的支撑底座1;设置于支撑底座1顶端的模具基座7;位于支撑底座1顶端边框和模具基座7同一高度的吹气组合管件6,吹气组合管件6电连接于外界电柜控制箱;位于模具基座7上的若干托料支撑;位于模具基座7中央的控位托料板2。模具基座7主要是用来放置中转的压铸产品,托料支撑和控位托料板2用来保证放置的压铸产品的平稳性,其中,控位托料板2主要是固定压铸产品的位置,防止在对压铸产品进行吹气时出现压铸产品的滑动。在模具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压铸产品放置在中转装置中,由于压铸产品表面的水分和液态金属镁接触过程中会发生爆炸,因此,对压铸产品表面水分的处理十分重要,利用放置在中转装置的时间进行水分的清除,可以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优选的,所述托料支撑包括位于模具基座7四个直角处的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4的高度均为60mm,第一支撑板4为四方立体柱状,每个第一支撑板4都设置有一个内径为9mm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托料支撑还包括位于第一支撑板4之间的四个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的高度均为111.4mm,第二支撑板5内部设置有内径为9mm的定位孔。利用两组不同规格的支撑板可以有效的稳定的压铸产品,防止发生晃动,每个支撑板上的定位孔都和压铸产品相互结合,使得压铸产品可以有效的镶嵌在模具基座7上,且易于拆除。优选地,控位托料板2设置有控位卡槽,所述控位卡槽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控位孔。压铸产品放置在模具基座7上时,首先和控位卡槽相互咬合,然后利用控位托料板2前方的托料柱3挡住防止向前滑动,两个控位孔对应压铸产品设计,实现对压铸产品更好的固定。优选地,吹气组合管件6包括有若干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呈弯曲状且方向对应于模具基座7。所述出气口管道连接于外界的高压气罐,所述高压气罐内部经过压缩机处理后的气体,其气压为0.6MPA。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吹气组合管件6和外界的ABB电柜控制箱连接在一起的,吹气组合管件6的气阀也是有ABB电柜控制箱进行的自动控制,因此,压铸产品的吹气时间、吹气气压等参数全是自动控制,待将压铸产品上的水分吹干后,再和液态镁结合后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金属镁的金属活跃造成的爆炸事故,此外,通过自动控制提高了模具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由于中转装置周围的环境温度较高,通过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一些危险,提高了模具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优选地,模具基座7和所述托料支撑的材质均为钢铁,所述脱料支撑焊接于模具基座7上表面。本实施例所述压铸毛坯中转装置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方框架的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模具基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边框和所述模具基座同一高度的吹气组合管件,所述吹气组合管件电连接于外界电柜控制箱;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上的若干托料支撑;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中央的控位托料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方框架的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模具基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边框和所述模具基座同一高度的吹气组合管件,所述吹气组合管件电连接于外界电柜控制箱;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上的若干托料支撑;位于所述模具基座中央的控位托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支撑包括位于所述模具基座四个直角处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高度均为60mm,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四方立体柱状,每个第一支撑板都设置有一个内径为9mm的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毛坯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支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四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发程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