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903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针对道路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1)土方开挖;(2)铺设混凝土基层;(3)铺设砂石垫层;(4)铺设沥青面层;抗震混凝土包括: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5‑35份;硅烷偶联剂15‑20份;填料90‑100份。通过在抗震混凝土中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并通过硅烷偶联剂增加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硅酸盐水泥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地震时,通过抗震混凝土发生形变以带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阻尼将震动冲击消耗掉,同时使得混凝土基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受到震动冲击而断裂,使得道路的抗震能力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道路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道路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其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在其上通行。一旦道路开裂,将使得交通严重堵塞甚至瘫痪,尤其在发生地震时,救援物资、人员疏散等都需要通过道路进行,为保证灾后救援高效,对道路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一般的道路多采用混凝土基层作为基础,但一般的混凝土在受到震动冲击时比较容易断裂,一旦混凝土基层断裂错位,则将快速诱发路面断裂,严重影响交通,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具有道路抗震能力较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方开挖;(2)铺设混凝土基层,具体如下:耙松土方底部,铺设钢筋网,浇筑抗震混凝土,捣实,固化后形成混凝土基层;(3)铺设砂石垫层;(4)铺设沥青面层;所述抗震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5-35份;硅烷偶联剂15-20份;填料90-10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耙松土方底部,使得抗震混凝土在浇注时易于渗入土方底部,以增加混凝土基层与土方底部的连接面积增加混凝土基层的连接稳定性,通过混凝土基层补强土方底部,使得道路的基础更为稳定;通过钢筋网补强抗震混凝土以提供较好的抗拉力,使得抗震混凝土不易开裂;通过在抗震混凝土中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利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呈螺旋状的特性以提供强大的弹力以及产生强大的阻尼,使得地震时,震动冲击传导至混凝土基层中时,通过抗震混凝土发生形变以带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发生弹性形变,进而通过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产生的阻尼将震动冲击消耗掉,同时使得混凝土基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受到震动冲击而断裂,进而减少路面开裂导致影响交通的情况;通过硅烷偶联剂增加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硅酸盐水泥的连接稳定性,以通过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赋予硅酸盐水泥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不易在形变的过程中因硅酸盐水泥形变量不足而开裂;在地震时,通过填料跟随硅酸盐水泥形变而运动时产生相互摩擦以消耗震动冲击带来的能量,进一步削减地震带来的冲击能量,使得混凝土基层的结构稳定性较好,不易断裂,以稳定支撑面层,减少路面断裂,使得道路的抗震能力较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2)中,土方底部耙松深度为30-4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抗震混凝土充分渗入土方底部,以使得缓冲吸收地震冲击能量的效果较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2)中,铺设钢筋网时,钢筋网与土方底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钢筋网位于土方底部上方的混凝土基层的底部,以首当其冲地承受震动冲击,由于震动多从地下传导,因此混凝土基层的底部更易于开裂,而通过钢筋网提供抗拉力,将使得混凝土基层的底部受到更强的约束,进而使得混凝土基层底部不易开裂,以减少从开裂发展至断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震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32-35份;硅烷偶联剂18-20份;填料95-98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玻璃纤维5-8份;大理石粉20-25份;石英砂10-12份;粘土15-18份;陶瓷粉20-25份;碳黑15-20份;所述填料的总质量份为95-9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玻璃纤维以补强混凝土,以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抗拉力,进一步使得混凝土不易开裂;通过加入粘土以增加混凝土的粘性,进一步使得混凝土不易开裂同时当混凝土基层震动时,将带动粘土分子运动,通过粘土分子运动时需要克服相互之间的粘性以消耗大量的震动冲击能力,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基层的耗能上限,使得道路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入大理石粉、石英砂、陶瓷粉以及碳黑,使得抗震混凝土的的抗压能力较强,以保证支撑沥青面层的稳定性,保证道路结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震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165-180℃下混合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硅烷偶联剂以形成预混物;b.将硅酸盐水泥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以形成水泥浆液;c.将预混物加入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d.将填料加入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以形成混凝土浆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165-180℃下混合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硅烷偶联剂以使硅烷化反应充分,使得硅烷偶联剂与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温度结合以形成预混物,进而使得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水泥稳定结合,以保证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赋予水泥弹性的效果;通过最后再加入填料,避免影响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在水泥体系中的分散度,使得抗震混凝土质量较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a中,在165-180℃下恒温搅拌120s-180s。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反应,使得使得硅烷偶联剂与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充分结合,进而提高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水泥的结合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中将预混物冷却至室温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预混物溶液,再加入水泥浆液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导致水泥浆液中的水分沸腾,同时减少高温导致有机溶剂挥发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丙酮易溶于水的特性使得溶解于丙酮中的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能与溶于水中的水泥分子充分结合,保证通过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给予水泥胶体更好的弹力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耙松土方底部,使得抗震混凝土在浇注时易于渗入土方底部,以增加混凝土基层与土方底部的连接面积增加混凝土基层的连接稳定性,通过混凝土基层补强土方底部,使得道路的基础更为稳定;2.通过在抗震混凝土中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并通过硅烷偶联剂增加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硅酸盐水泥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地震时,通过抗震混凝土发生形变以带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阻尼将震动冲击消耗掉,同时使得混凝土基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受到震动冲击而断裂,使得道路的抗震能力较强;3.通过钢筋网位于混凝土基层的底部,通过钢筋网提供抗拉力,将使得混凝土基层的底部受到更强的约束,进而使得混凝土基层底部不易开裂,以减少从开裂发展至断裂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根据设计图纸中道路延伸方向开挖土方,土方的宽度位设计路宽的110%,土方深度为设计深度的105%。(2)铺设混凝土基层,具体如下:耙松土方底部,耙松深度为30cm,将耙松后的土方底部整平并保持疏松,然后铺设钢筋网,钢筋网放在在土方底部上并与土方底部抵接;浇注抗震混凝土至混凝土基层标高,通过混凝土振动器捣实以排出气泡,混凝土振动器插入至耙松的土方底部以使混凝土更好地渗入土坡底部,再次浇注抗震混凝土至混凝土基层标高,再次通过混凝土震动器捣实以排出气泡;养护7天以使抗震混凝土初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土方开挖;(2)铺设混凝土基层,具体如下:耙松土方底部,铺设钢筋网,浇筑抗震混凝土,捣实,固化后形成混凝土基层;(3)铺设砂石垫层;(4)铺设沥青面层;所述抗震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5‑35份;硅烷偶联剂15‑20份;填料90‑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土方开挖;(2)铺设混凝土基层,具体如下:耙松土方底部,铺设钢筋网,浇筑抗震混凝土,捣实,固化后形成混凝土基层;(3)铺设砂石垫层;(4)铺设沥青面层;所述抗震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5-35份;硅烷偶联剂15-20份;填料9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土方底部耙松深度为30-4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铺设钢筋网时,钢筋网与土方底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抗震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32-35份;硅烷偶联剂18-20份;填料95-98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填料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钦许沐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