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材料、医疗用分离膜、和血液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8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长时间与血液等生物体成分接触,也能够抑制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的医疗用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医疗用材料,其是包含疏水性单元和亲水性单元的共聚物,上述疏水性单元在侧链上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末端烷基,上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30度以上且低于70度,在45℃以上且低于90℃的范围中仅存在一个上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用材料、医疗用分离膜、和血液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材料、医疗用分离膜、和血液净化器。
技术介绍
以往的医疗设备对生物体成分而言被识别为异物,引起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进一步引起生物体反应,成为严重的问题。例如,以往的人工肾脏用模块等血液净化器中,因血小板、蛋白质在血液净化器中的材料表面附着,引发分级性能、透水性能的降低。此外,支架、人工血管中,需要半永久性的连续使用,因此重要的是抑制了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能够耐受长时间使用的规格。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聚砜系亲水性膜,其通过含有作为亲水性高分子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将膜表面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控制为10度以上且65度以下,从而抑制污脏。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聚砜系高分子的分离膜,其形成有覆膜层,所述覆膜层是在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亲水性高分子溶液接触后通过放射线交联而不溶化而得到的。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所代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以上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分离膜,记载了通过使乙酸乙烯酯单元与疏水性的基材发生相互作用,共聚物的导入效率提高,能够高效地进行亲水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医疗用材料,其在表面上导入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记载了通过导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提高了血液适应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96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3813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7298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10045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和2中,仅进行材料表面的亲水化,针对材料表面的高分子的运动性,没有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人等在制作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膜、分离膜时,发现该膜、该分离膜在与血液接触时的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抑制差。此外,专利文献3的分离膜中,使用作为市售高分子的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完全没有研究适合于抑制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的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人等在制作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分离膜时,发现该分离膜如果长时间与血液等生物体成分接触,则蛋白质附着。进一步,专利文献4的医疗用材料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20℃的范围,因此现状是室温下的高分子形态的稳定性差,在处理性方面存在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长时间与血液等生物体成分接触,也能够抑制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的医疗用材料。解决课题的手段血液等生物体成分中包含的蛋白质容易附着于疏水性表面,因此据信重要的是医疗设备的接触表面整体具有亲水性。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因蛋白质接近材料表面,导致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发生变化,位于蛋白质内部的疏水性部位露出,所述疏水性部位与材料表面发生疏水性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已知用聚乙二醇、聚乙烯醇那样的亲水性高分子来覆盖医疗设备的接触表面的情况中,无法抑制蛋白质等附着。其理由可以认为在于,如果医疗设备的接触表面的亲水性过强,则蛋白质的结构变得不稳定,因此无法充分抑制蛋白质的附着。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以下的医疗用材料、使用该医疗用材料的医疗用分离膜、和具有该医疗用分离膜的血液净化器,所述医疗用材料显著抑制了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即使长时间与血液等生物体成分接触也能够使用。(1)医疗用材料,其是包含疏水性单元和亲水性单元的共聚物,上述疏水性单元在侧链上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末端烷基,上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为30度以上且低于70度,在45℃以上且低于90℃的范围中仅存在一个上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根据(1)所述的医疗用材料,其中,上述疏水性单元是烷基羧酸乙烯基酯单元。(3)根据(1)或(2)所述的医疗用材料,其中,上述亲水性单元是乙烯基吡咯烷酮单元。(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材料,其中,上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34度以上且低于50度,在70℃以上且低于88℃的范围中仅存在一个上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医疗用分离膜,其中,(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材料结合或粘接于包含疏水性高分子的膜的表面。(6)根据(5)所述的医疗用分离膜,其中,上述疏水性高分子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70度以上且低于160度,上述疏水性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50℃以上且低于250℃。(7)根据(5)或(6)所述的医疗用分离膜,其中,上述疏水性高分子包含选自聚砜系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酯系高分子、聚丙烯酸酯系高分子、聚酯系高分子和聚苯乙烯系高分子中的高分子。(8)血液净化器,其具有(5)~(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分离膜。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材料、医疗用分离膜、和血液净化器即使长时间与血液等生物体成分接触,也能够抑制血小板、蛋白质的附着。附图说明图1是水的静态接触角的测定的概略图。图2是DSC曲线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概略图。图3是中空纤维膜模块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材料是包含疏水性单元和亲水性单元的共聚物,上述疏水性单元在侧链上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末端烷基,上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30度以上且低于70度,在45℃以上且低于90℃的范围中仅存在一个上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医疗用材料”是指与生物体成分接触而使用的材料。作为所述医疗用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粉体材料、微粒材料或结合或粘接于医疗设备表面的覆盖用的材料,优选为被覆用的材料。作为将所述材料用作覆盖用的材料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将平膜、中空纤维膜等分离膜的表面用上述医疗用材料覆盖的方法。并且,作为使用该医疗用材料的医疗设备,可以举出例如内藏有上述分离膜的人工肾脏模块或血浆分离器所代表的血液净化器、血液回路、血液保存袋、导管、支架或接触式镜片、生物传感器等,优选为血液净化器。作为使用该医疗用材料的医疗设备的例子,可以进一步举出与糖蛋白接触而使用的食品用和饮料用的分离膜、抗体药物的提纯中使用的分离膜。“生物体成分”是指糖、蛋白质、血小板、抗体等源自生物的成分的物质。生物体成分优选为血液、泪液、髄液等体液中包含的物质,特别优选以血液中包含的物质作为对象。“单元”是指将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中的重复单元。例如,羧酸乙烯基酯单元是指将羧酸乙烯基酯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均聚物中的重复单元、或将羧酸乙烯基酯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之中源自羧酸乙烯基酯单体的重复单元。“疏水性单元”是指其均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50,000以下)的情况中难溶或不溶于水的重复单元。在此,难溶或不溶于水是指相对于20℃的纯水100g的溶解度为1g以下。“亲水性单元”是指其均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50,000以下)的情况中易溶于水的重复单元。在此,易溶于水是指相对于20℃的纯水100g的溶解度大于1g,优选为10g以上。“侧链”是指从该高分子的单元的主链分枝出的分子链。例如,如果是丁酸乙烯酯单元,则是指CH3CH2CH2COO,如果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则是指CH3和CH3OCO。“碳原子数为2~20的末端烷基”是指在从主链分枝出的分子链的末端存在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例如,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疗用材料,其是包含疏水性单元和亲水性单元的共聚物,所述疏水性单元在侧链上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末端烷基,所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30度以上且低于70度,在45℃以上且低于90℃的范围中仅存在一个所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31 JP 2016-1695591.医疗用材料,其是包含疏水性单元和亲水性单元的共聚物,所述疏水性单元在侧链上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末端烷基,所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30度以上且低于70度,在45℃以上且低于90℃的范围中仅存在一个所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材料,其中,所述疏水性单元是烷基羧酸乙烯基酯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材料,其中,所述亲水性单元是乙烯基吡咯烷酮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材料,其中,所述共聚物中的水的静态接触角是34度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鹈城俊林昭浩上野良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