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36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包括:至少一个基件,所述基件为柔性件,所述基件内能够充入气体,当所述基件内充入气体时,所述基件能够蠕动前行;若干个探头,所述探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件的外侧,所述探头能够监测基件外侧状态;通过气泵向基件内泵入气体,基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道,若干个通道内的气体压力的变化能够使基件蠕动、转向或掉头,使软体机器人具有多种运行状态,能够根据建筑的不同设计进行穿线,防止电线卡在建筑预留孔内,提高穿线的灵活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体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韧机器人,可以仅用空气来驱动,科学家最新研究的软体机器人是采用纸质和硅橡胶制成,能够弯曲、扭转和抓起自身重量100多倍的物体,软体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是模仿人类的内部构造或昆虫的外形架构等,在新完成建筑时,都有预先留的电线预留孔,有用户住入时,需要通过预留孔进行穿线,形成暗线布置,提高电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建筑穿线时,通过一根软杆挂住电线进行穿线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预留孔分叉口时,无法进行操作,且无法控制进入其中一个分叉口,增加了穿线过程中的难度,传统的建筑穿线,无法监测到建筑预留孔内的状态,当遇到穿线杆无法前行时,无法判断原因,只能取出穿线杆重新穿线,增加了工作量,穿线效果较差,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包括:至少一个基件,所述基件为柔性件,所述基件内能够充入气体,当所述基件内充入气体时,所述基件能够蠕动前行;若干个探头,所述探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件的外侧,所述探头能够监测基件外侧的状态。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件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通过气泵向若干个通道内通入不同流量的气体。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内气体压力不同能够实现软体机器人蠕动前行。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为红外探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件顶端能够是L型或U型或Y型结构。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基件在建筑预留孔内遇到分叉口时,基件运动遇到阻力,然后通过改变通道内气体压力,控制基件进行任一预留孔内。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件外壁设置有减摩擦层。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件为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过空气压缩机或空气注射泵向若干个所述通道内部抽吸空气。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件尾部设置有挂线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基件为柔性件,通过气泵向若干个通道内通入不同流量的气体,通使基件能够在建筑预留孔内实现蠕动前行进行穿线操作。(2)通过气泵控制不同通道内气体压力,能够实现基件转向,往复运动,基件能够是L型或U型或Y型结构,使软体机器人在预留孔内移动过程中遇到分叉口时,能够精准控制基件顶端进入任一预留孔内,提高穿线精度。(3)基件外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探头,通过探头能跟够监测到建筑预留孔内的状态,当遇到软体机器人无法前行时,能够判断原因,进而调整气体压力或流量,无需重新穿线,减少了工作量,提高穿线效果。(4)通过空气注射泵向基件内部进行交替抽吸空气,使软体机器人实现往复运行,在进行穿线时,遇到障碍物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试探出最佳的穿线状态,精度较高。(5)基件尾部设置有挂线环,不会在穿线过程中使电线脱落,提高穿线安全性。(6)基件外壁上设置有一层减摩擦层,软体机器人在建筑预留孔内移动过程中,减少软体机器人与孔壁之间的摩擦,不仅能够提高穿线效率,摩擦力较小,也能降低气泵的负荷,提高气泵寿命,且不会造成孔壁上的突起刺破软体机器人的基件壁,提高软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软体机器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基件缠绕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件顶端,2、探头,3、通道,4、基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包括:至少一个基件4与若干个探头2组成。具体而言,基件4为柔性件,基件4内能够充入气体,当基件4内充入气体时,基件4能够蠕动前行;若干个探头2,探头2间隔设置在基件4的外侧,探头2能够监测基件4外侧的状态。进一步的,基件4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3,通过气泵向若干个通道3内通入不同流量的气体,通道3内气体压力不同能够实现软体机器人蠕动前行。探头2为红外探测方式,基件4外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探头2,通过探头2能跟够监测到建筑预留孔内的状态,当遇到软体机器人无法前行时,能够判断原因,进而调整气体压力或流量,无需重新穿线,减少了工作量,提高穿线效果。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件4顶端能够是L型。可选的,基件4顶端1结构能够是U型。可选的,基件4顶端1结构为Y型结构。当基件4在建筑预留孔内遇到分叉口时,基件4运动遇到阻力,然后通过改变通道3内气体压力,控制基件4进行任一预留孔内。基件4外壁设置有减摩擦层,软体机器人在建筑预留孔内移动过程中,减少软体机器人与孔壁之间的摩擦,不仅能够提高穿线效率,摩擦力较小,也能降低气泵的负荷,提高气泵寿命,且不会造成孔壁上的突起刺破软体机器人的基件4壁,提高软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较高。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件4为橡胶材料制成。可选的,基件4能够是塑料材料制成。气体通过空气压缩机或空气注射泵向若干个通道3内部抽吸空气,通过气泵控制不同通道3内气体压力,能够实现基件4转向,往复运动,当一个通道3内气体压力大于另一个通道3内的气体压力时,基件4向压力小的一侧弯曲,形成一定角度,从而控制基件4转向,使用灵活,基件4能够是L型或U型或Y型结构,使软体机器人在预留孔内移动过程中遇到分叉口时,能够精准控制基件4顶端进入任一预留孔内,提高穿线精度。基件4尾部设置有挂线环,不会在穿线过程中使电线脱落,提高穿线安全性,基件4为柔性件,通过气泵向若干个通道3内通入不同流量的气体,通使基件4能够在建筑预留孔内实现蠕动前行进行穿线操作,通过空气注射泵向基件4内部进行交替抽吸空气,使软体机器人实现往复运行,在进行穿线时,遇到障碍物时能够通过往复运动,试探出最佳的穿线状态,精度较高。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基件,所述基件为柔性件,所述基件内能够充入气体,当所述基件内充入气体时,所述基件能够蠕动前行;若干个探头,所述探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件的外侧,所述探头能够监测基件外侧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基件,所述基件为柔性件,所述基件内能够充入气体,当所述基件内充入气体时,所述基件能够蠕动前行;若干个探头,所述探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件的外侧,所述探头能够监测基件外侧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通过气泵向若干个通道内通入不同流量的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气体压力不同能够实现软体机器人蠕动前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为红外探测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穿线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兆美张希兰汤燕雯赵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