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震动盘、出料轨道、第一转移机构、旋转机构、用于将工件从第一转移机构转移至旋转机构的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对旋转机构的工件披锋进行切削磨平处理的车削机构以及用于将工件从旋转机构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震动盘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的入料口连通,出料轨道的出料口与第一转移机构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工件的上料和转移,便于带动工件旋转和下料,便于车削机构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平,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作业强度,减少人力疲劳导致的危险,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是指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工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表面的环披锋以及内表面的小披锋,国内对于工件的机加工设备基本都是通用型的设备部,对于工件的车削披锋加工而言有几点不足:1.设备成本较高;2.工件上料和工件转移过程都需要人工操作,加工效率较低;3.通用型加工设备大多为人工上料作业方式,增加人工成本,且对作业人员而言,作业强较大,容易产生疲劳,有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工件的上料和转移,便于带动工件旋转和下料,便于车削机构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平,提高自动化水平,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搬运,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作业强度,减少人力疲劳导致的危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震动盘、出料轨道、用于对出料轨道出料的工件进行转移的第一转移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用于将工件从第一转移机构转移至旋转机构的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对旋转机构的工件披锋进行切削磨平处理的车削机构以及用于将工件从旋转机构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震动盘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的入料口连通,出料轨道的出料口与第一转移机构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出料轨道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处的出料口设置有用于阻挡工件滑出的阻挡组件,阻挡组件包括阻挡件以及用于驱动阻挡件前后往复移动的阻挡气缸,阻挡气缸的输出端与阻挡件连接;所述出料轨道还包括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分别位于导料槽的上方和下方,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分别通过螺丝与导料槽的外壁可拆卸连接,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均设置有腰型调节孔,所述导料槽的外壁设置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与腰型调节孔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气缸、第一滑块、第一滑柱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滑块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一转移气缸,第一夹持气缸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柱滑动连接,第一转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其中,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滑块、第二夹持气缸、连接板体、用于驱动第二滑块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转移气缸以及用于驱动连接板体前后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气缸;所述第二转移气缸和第一直线气缸均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二转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块连接,连接板体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一直线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体连接,第二夹持气缸安装在连接板体上,第二夹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工件的气爪;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连接板体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环设有挡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转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块抵接的油压缓冲器,油压缓冲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顶住第二滑块的限位螺钉;所述连接板体呈L形设置。其中,所述连接板体与第二夹持气缸之间设置有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浮动板以及多个穿设于浮动板的浮动调节杆,浮动调节杆位于浮动板的边角处,浮动调节杆穿过浮动板后与连接板体固定连接,浮动板与浮动调节杆滑动连接;浮动调节杆的外周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体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浮动板连接;浮动调节杆远离连接板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浮动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头,限位头与浮动板抵接,所述第二夹持气缸安装于浮动板。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第三夹持气缸、旋转夹头、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同步轮以及转动体,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同步轮连接,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传动连接,第二同步轮套设于转动体的外周,转动体的一端与旋转夹头连接,第三夹持气缸的输出端与旋转夹头连接,旋转夹头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槽;第三夹持气缸用于驱使旋转夹头夹住工件。其中,所述推出机构包括用于将夹持槽内的工件推出的顶杆以及驱动顶杆前后往复移动的推出气缸,推出气缸的输出端与顶杆连接;所述旋转夹头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供顶杆伸出的穿孔,所述顶杆滑动穿设于第三夹持气缸内和转动体内,顶杆穿过第三夹持气缸和转动体后从所述穿孔伸出。其中,所述车削机构包括第二支架、车削组件、安装板、第三滑块、用于驱动第三滑块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直线气缸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板前后往复移动的第三直线气缸,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滑轨,第三滑块与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第四滑轨,安装板与第四滑轨滑动连接,车削组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车削组件包括透明挡屑罩以及设置于透明挡屑罩内的车刀,所述车刀设置有用于对工件外表面进行切削磨平的第一切刀面,所述第一切刀面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工件内表面进行切削磨平的第二切刀面。其中,所述下料机构第三支架以及下料斜槽,下料斜槽的一端与第三支架铰接,第三支架与机架固定连接,下料斜槽倾斜设置于机架,下料斜槽的底壁设置有漏屑网,所述下料斜槽的上方设置有防止工件脱离下料斜槽的防脱罩,防脱罩与下料斜槽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工件的上料和转移,便于带动工件旋转和下料,便于车削机构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平,提高自动化水平,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搬运,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作业强度,减少人力疲劳导致的危险,并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料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料轨道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和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体和旋转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浮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浮动机构的结构分解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1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机架2—震动盘3—出料轨道4—第一转移机构5—旋转机构6—第二转移机构7—推出机构8—导料槽9—阻挡件10—阻挡气缸11—第一夹持气缸12—第一滑块13—第一滑柱14—第一转移气缸15—夹爪16—第一支架17—第二滑块18—第二夹持气缸19—连接板体20—第二转移气缸21—第一直线气缸22—气爪23—第一滑轨24—第二滑轨25—挡屑板26—油压缓冲器27—限位螺钉28—旋转电机29—第三夹持气缸30—旋转夹头31—第一同步轮32—同步带33—第二同步轮34—转动体35—夹持槽36—顶杆37—推出气缸38—穿孔39—车削机构40—下料机构41—上挡料板42—下挡料板43—腰型调节孔44—连接螺孔45—浮动机构46—浮动板47—浮动调节杆48—复位弹簧49—限位头50—第二支架51—安装板52—第三滑块53—第二直线气缸54—第三直线气缸55—第三滑轨56—第四滑轨57—透明挡屑罩58—车刀59—第一切刀面60—第二切刀面61—第三支架62—下料斜槽63—漏屑网64—防脱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震动盘、出料轨道、用于对出料轨道出料的工件进行转移的第一转移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用于将工件从第一转移机构转移至旋转机构的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对旋转机构的工件披锋进行切削磨平处理的车削机构以及用于将工件从旋转机构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震动盘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的入料口连通,出料轨道的出料口与第一转移机构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震动盘、出料轨道、用于对出料轨道出料的工件进行转移的第一转移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用于将工件从第一转移机构转移至旋转机构的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对旋转机构的工件披锋进行切削磨平处理的车削机构以及用于将工件从旋转机构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震动盘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的入料口连通,出料轨道的出料口与第一转移机构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轨道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处的出料口设置有用于阻挡工件滑出的阻挡组件,阻挡组件包括阻挡件以及用于驱动阻挡件前后往复移动的阻挡气缸,阻挡气缸的输出端与阻挡件连接;所述出料轨道还包括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分别位于导料槽的上方和下方,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分别通过螺丝与导料槽的外壁可拆卸连接,上挡料板和下挡料板均设置有腰型调节孔,所述导料槽的外壁设置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与腰型调节孔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气缸、第一滑块、第一滑柱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滑块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一转移气缸,第一夹持气缸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柱滑动连接,第一转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滑块、第二夹持气缸、连接板体、用于驱动第二滑块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转移气缸以及用于驱动连接板体前后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气缸;所述第二转移气缸和第一直线气缸均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二转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块连接,连接板体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一直线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体连接,第二夹持气缸安装在连接板体上,第二夹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工件的气爪;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连接板体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环设有挡屑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转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块抵接的油压缓冲器,油压缓冲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顶住第二滑块的限位螺钉;所述连接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成,郑景贵,樊荣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明灯具有限公司,美国华格照明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