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6176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新型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包括:沉积腔体,腔体门;锁紧铰链,可开关也可固定腔体门与所述沉积腔体的侧面部位;锁紧装置部,固定所述铰链另一侧门的前面部位,在关门时进行固定的同时增加门与沉积腔体的贴紧度;传感器固定装置部,固定在所述沉积腔体的下方,在打开门时进行旋转从而防止与腔体门产生干扰。

Optical fiber prefabricated rod and mandrel deposi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optical fiber prefabricated rod and mandrel deposi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position chamber and a chamber door, a locking hinge, a switch, and a side part of the chamber door and the deposited chamber, a locking device part, a front part of the other side door of the hinge, a fixing device when the door is closed, and a tightness between the door and the deposited chamber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is fixed below the depositing chamber and rotates when the door is opened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with the chamber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
本技术适用于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能够提高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设备腔体的密封性。
技术介绍
目前制造光纤预制棒芯棒的工艺有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外部气相沉积(OutsideVaporDeposition,OVD)、气相轴向沉积(Vapor-phaseAxialDeposition,VAD)等方法。上述OVD方法是在石英棒的外部沉积相应材料的方法,是适合大型芯棒制造的方法。注册专利KR10-0342593号(2002年6月18日注册,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记载了一种沉积装置的结构,通过利用包括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感应工具测量沉积的光纤预制棒芯棒的外径,从而使芯棒的外侧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上述的注册专利的图3中记载了激光发生装置与接收装置位于沉积腔体内,因长期高温环境,并且测量沉积外径工具本身耐高温相对较差,因此缩短沉积外径测量工具的寿命,存在需经常更换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对利用现有的激光测量沉积外径的装置进行了改良,即将激光的位置设置在沉积装置的外部。尤其是配置透明的观察窗使光透射的方式。此时,将传感器直接附着在设置有观察窗的门,在这一情况下,因为热通过腔体门直接导热至传感器,因此传感器没有直接安装在沉积腔体门,而是使用固定装置,将传感器固定在门下侧部结构物所述观察窗的特性位置。现有的固定装置起到固定光学性传感器的作用,在打开腔体门清扫沉积腔体内部作业时,由于固定装置干扰到腔体门,因此必须分离固定装置。沉积腔体内部清扫之后需要重新结合固定装置的时候,所述传感器有可能不在正确的位置,因此必须要有调整的过程,以使所述传感器位于正确的位置。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由于必须拆开固定装置才能打开门,所以所需的作业时间相对长,当清洁操作完成后关闭门并重新结合固定装置时,因加工公差改变传感器位置,虽然该变化非常微小,但是传感器位置改变可能导致外径测量误差,进而成为产量降低的原因。同时,在需要调整传感器位置时,存在需要制作新的固定装置的问题。另外,所述注册专利记载了制造光纤预制棒芯棒之后用于取出产品的门,优选为在沉积粉末体时沉积腔体内保持恒定的温度与气体的浓度,根据门的气密性决定温度以及浓度的保持性。注册专利KR10-1410880号(利用连接结构的门开关装置,2014年6月17日注册)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利用连接结构可容易的开关门,并且能够提高气密性,但是这是适合上部门的结构,在前面设置门(诸如,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腔体)的情况,则不容易使用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需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到如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是提供能够提高腔体门气密性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另外,本技术提供无需拆卸外径测量用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也能够打开门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另外,本技术提供无需对传感位置单独进行调整的过程也能够使传感器始终位于已设定的位置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同时,提供在需要调整传感器位置时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调整传感器的位置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技术,即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包括:沉积腔体,腔体门;铰链,可开关固定腔体门与所述沉积腔体的侧面部;锁紧装置部,固定所述铰链另一侧门的前面部。在关门时进行固定的同时增加腔体门与沉积腔体的紧贴度;传感器固定装置部,固定在所述沉积腔体的装置下部,并且延伸至在腔体门的检测窗的前面来固定传感器,在打开门时进行旋转以防止干涉。根据本技术,所述锁紧装置部包括:第一锁紧部310,腔体门210;第二锁紧部320,紧贴由第一锁紧部310腔体门210以提高气密性。其中,所述第一锁紧部310包括:第一手柄杆311,以从腔体门210的前面部一侧分隔的状态下上下配置,并且被多个固定部312固定;接触式锁紧部313,结合于所述沉积腔体200,在腔体门210关闭的状态下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手柄杆311的上下两端;手柄部314,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第一手柄杆311的一部分,将所述第一手柄杆311固定在锁紧器315。所述第二锁紧部320包括:多个前面固定部321,与所述铰链250结合于腔体门210的前面边缘位置,并且向侧面外侧凸出以提供转动轴322;多个侧面固定部326,固定设置在所述沉积腔体200的侧面以提供卡轴327;转动部323,以所述前面固定部321的转动轴322为中心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二手柄杆324相互连接;锁紧件325,结合于所述转动部323的一端,在所述转动部323接近于侧面固定部326时,被所述卡轴327卡住以密封门210。根据本技术,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部包括:结合部,结合于腔体门的下部,并且形成板形状。固定块,位于所述延伸轴部的末端以提供固定面;第一移动块,结合于所述固定块;结合块,结合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前面以提供固定面;转动块,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结合部以及第一移动块,其中包括控制旋转角度的转动引导槽与引导销,从而在更精确的范围内转动,避免干扰腔体门开关;传感器固定块,在固定传感器的状态下与所述转动块的转动一同进行,并且组装在观察镜对应的精确位置上。根据本技术,还包括:第二移动块,安装于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感器固定块之间;第一位置调整部,安装于所述固定块的一部分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移动块;第二位置调整部,安装于所述转动块的一部分,并且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块。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分别通过长孔安装于所述固定块或者所述转动块,并且可由所述长孔的方向决定移动方向。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位置调整部与第二位置调整部可分别包括位置调整螺栓,部分结合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通过旋转调整位置。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移动块可包括中心轴部,所述中心轴部在与所述结合块接触的面的中央部凸出来固定轴承;所述结合块形成由所述中心轴部贯通的通孔;所述转动块包括插入结合于所述轴承的中心轴部的插入槽。根据本技术,可包括旋钮螺栓,在所述中心轴部的中央部配置有紧固孔,通过所述转动块的紧固孔结合于所述中心轴部的紧固孔。根据本技术,还可包括固定销,插入于分别配置在所述结合块与转动块的贯通孔,以防止所述转动块旋转。(技术的效果)本技术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的效果如下:将腔体门的锁紧装置部双重化,相比于第一次锁紧状态增加第二次锁紧状态的紧贴力,以提高气密性,保持恒定的温度以及气体浓度,以防止光纤预制棒芯棒的质量下降,并且能够提高沉积工艺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效果如下,为了不干涉沉积装置的开关门方向而应用转动的结构,消除为了开门而分解固定装置的不便,进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另外,本技术的效果如下:在关门的状态下可使传感器位于准确位置,无需调整位置的作业,因此可防止沉积物外径测量错误,并且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与产量。同时,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在需要调节传感器位置时,能够只以简单的操作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且无需制作新的固定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案例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的关闭状态时的结构图。图2是在图1中打开腔体门状态时的结构图。图3是腔体门210与锁紧装置部300的正面结构图。图4是锁紧装置部300的平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积腔体,腔体门;锁紧铰链,可开关也可固定腔体门与所述沉积腔体的侧面部位;锁紧装置部,固定所述锁紧铰链另一侧门的前面部位,在关门时进行固定的同时增加门与沉积腔体的贴紧度;传感器固定装置部,固定在所述沉积腔体的下方,在打开门时进行旋转以防止与腔体门的干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30 KR 10-2017-0083410;2017.07.07 KR 10-2011.一种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积腔体,腔体门;锁紧铰链,可开关也可固定腔体门与所述沉积腔体的侧面部位;锁紧装置部,固定所述锁紧铰链另一侧门的前面部位,在关门时进行固定的同时增加门与沉积腔体的贴紧度;传感器固定装置部,固定在所述沉积腔体的下方,在打开门时进行旋转以防止与腔体门的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部包括:第一锁紧部(310),腔体门(210);第二锁紧部(320),通过第一锁紧部(310)和腔体门(210)提高沉积腔体的密封性;其中,所述第一锁紧部(310)包括:第一手柄杆(311),第一手柄杆(311)被多个固定部(312)固定,接触式锁紧部(313),结合于所述沉积腔体(200),在腔体门(210)关闭的状态下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手柄杆(311)的上下两端;旋转手柄部(314)时,可将所述第一手柄杆(311)固定在锁紧器(315)上;所述第二锁紧部(320)包括:多个前面固定部(321),与所述锁紧铰链(250)结合于腔体门(210)的前端边缘位置,并且向侧面外侧凸出以提供转动轴(322);多个侧面固定部(326),固定设置在所述沉积腔体(200)的侧面以提供卡轴(327);转动部(323),以所述前面固定部(321)的转动轴(322)为中心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手柄杆(324)相互连接;锁紧件(325),结合于所述转动部(323)的一端,在所述转动部(323)接近于侧面固定部(326)时,所述卡轴(327)会卡住腔体门(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棒芯棒沉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铉金周成
申请(专利权)人:阿隆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