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93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包括前叉、挡泥板和前轮;所述前叉为单臂结构;所述前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面向前轮的一侧设置有减重腔,减重腔内设置有加强筋,简化了前叉加工流程,实现了车身轻量化;通过在挡泥板上方设置除泥器可以有效清除走过泥泞后的残留淤泥块,保证行车顺畅;通过鹿角形车轮,既大大降低安装难度,方便车轮部分快速定型,又兼顾了多点均匀受力,确保辐条受力均匀;通过辐条的拆分化安装,便于进行流水化生产,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车轮的整体强度;通过外胎内部保护带的设计,大大增强了车胎防刺穿性能,增加了行车稳定形。

A Front Wheel Assembly for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wheel assembly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fork, a fender and a front wheel; the front fork has a single arm structure; the front fork includes a first component and a second component; the second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weight-reducing cavity on one side of the front wheel, and a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in the weight-reducing cavity, thus simplifying the processing process of the front fork and realizing the lightweight of the body by setting it above the fender. The mud remover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residual mud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mud to ensure smooth driving; the staghorn wheel not only great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installation, facilitates the rapid finalization of the part of the wheel, bu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ulti-point uniform force to ensure that the spoke force is uniform; through the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spoke, it is easy to carry out fluidized production, but also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wheel; The design of the inner protective belt of the outer tyre greatly enhances the anti-piercing performance of the tyre and increases the driving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前轮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车轮作为电动自行车的重要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车辆工作的稳定性。当在泥泞环境中行进使,挡泥板上往往会粘附较多的淤泥,淤泥与车轮的摩擦力会大大增加前进阻力,对骑行造成干扰;同时,大多数车轮还采用传统的针状辐条,其装配过程复杂,且单根辐条受力有限,容易局部产生断裂;同时车胎在扎入尖锐异物后短时间内就会漏气导致车辆无法继续骑行。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承压效果好、防扎性能强且防淤泥阻塞的电动自行车前轮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压效果好、防扎性能强且防淤泥阻塞的电动自行车前轮组件。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包括前叉、挡泥板和前轮;所述前叉为单臂结构;所述前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位于前轮上方,与转向轴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部件上端与第一部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下端弯折到前轮侧面,与其转动中心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部件面向前轮的一侧设置有减重腔;所述减重腔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菱形网格状排布。进一步地,所述挡泥板包括板面和连接件;所述板面设置在第一部件下方;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板面固定,另一端与前叉安装固定;所述第一部件底部设置有除泥器;所述除泥器包括锤头、弹簧和筒体;所述筒体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锤头滑动配合设置在筒体内;所述弹簧连接设置在筒体内侧顶部和锤头之间;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滑动盖;所述筒体侧面伸缩嵌设有卡紧片;所述卡紧片的伸缩运动路径与弹簧的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包括轴承件、辐条、车圈和车胎;若干所述辐条均匀环向设置在轴承件与车圈之间;所述辐条一端与轴承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辐条固定连接;所述车胎套设在车圈背向轴承件的一侧;所述辐条为鹿角形,包括主枝和副枝;所述主枝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轴承件和车圈;所述副枝一端与主枝的长度方向中点连接,另一端与车圈连接;所述主枝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一端与轴承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构件相连;所述第二构件远离第一构件的一端与车圈连接;所述副枝与主枝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构件上。进一步地,所述车胎包括内胎和外胎;所述内胎配合设置在车圈外侧;所述外胎包覆设置在内胎外侧;所述外胎包括缓冲层和帘布层;所述缓冲层和帘布层之间设置有保护带;所述保护带包括带状体和帽状体;所述带状体环向贴合设置在缓冲层表面;若干所述帽状体固定设置在带状体面向帘布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帽状体为中空结构,开口朝向缓冲层;所述带状体面向缓冲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若干帽状体之间的间隙位置对应。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包括前叉、挡泥板和前轮;所述前叉为单臂结构;所述前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位于前轮上方,与转向轴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部件上端与第一部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下端弯折到前轮侧面,与其转动中心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部件面向前轮的一侧设置有减重腔,减重腔内设置有加强筋,简化了前叉加工流程,实现了车身轻量化;通过在挡泥板上方设置除泥器可以有效清除走过泥泞后的残留淤泥块,保证行车顺畅;通过鹿角形车轮,既大大降低安装难度,方便车轮部分快速定型,又兼顾了多点均匀受力,确保辐条受力均匀;通过辐条的拆分化安装,便于进行流水化生产,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车轮的整体强度;通过外胎内部保护带的设计,大大增强了车胎防刺穿性能,增加了行车稳定形。附图说明附图1为前轮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前叉结构细节图;附图3为除泥器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前轮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辐条部分结构细节图;附图6为车胎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如附图1所示,包括前叉5、挡泥板6和前轮7;所述前叉5为单臂结构,更加方便前轮的组装与拆卸维修,同时有利于减轻车前端重量,降低搬运难度;所述前叉5包括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所述第一部件51位于前轮7上方,与转向轴配合设置,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部件52上端与第一部件5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52下端弯折到前轮7侧面,与其转动中心配合连接,从而将把手上的力传递到前轮实现转向;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二部件52面向前轮7的一侧设置有减重腔53,该部分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快速完成制备,避免了传统车削的繁琐步骤,同时车前端重量也得以进一步减少,有利于整车做到轻量化;所述减重腔53内设置有加强筋54;所述加强筋54呈菱形网格状排布,有效增强了第一部件51的抗弯折能力。如附图1所示,所述挡泥板6包括板面61和连接件62;所述板面61设置在第一部件51下方;所述连接件62一端与板面61固定,另一端与前叉5安装固定;所述第一部件51底部设置有除泥器55;如附图3所示,所述除泥器55包括锤头551、弹簧552和筒体553;所述筒体55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锤头551滑动配合设置在筒体553内,在运动中通过撞击板面61的上表面使之发生抖动,可以在走过泥泞后将挡泥板6内侧的淤泥块震落,保证骑行的流畅;所述弹簧552连接设置在筒体553内侧顶部和锤头551之间,在车身存在颠簸时利用弹簧的弹性实现锤头551的往复运动;所述筒体553底部设置有滑动盖554,在平时不需要锤头551工作时,可以将锤头551压回筒体553内,随后用滑动盖554将筒体553底部封闭;所述筒体553侧面伸缩嵌设有卡紧片555;所述卡紧片555的伸缩运动路径与弹簧552的位置对应,将卡紧片555插入筒体553后即可使片体上方的弹簧552无法伸缩,从而达到控制锤头551伸缩灵敏度的作用,进而实现除泥器55在不同工作强度之间的切换。如附图4所示,所述前轮7包括轴承件1、辐条2、车圈3和车胎4;若干所述辐条2均匀环向设置在轴承件1与车圈3之间;所述辐条2一端与轴承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辐条2固定连接;所述车胎4套设在车圈3背向轴承件1的一侧;所述辐条2为鹿角形,包括主枝21和副枝22;所述主枝2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通过焊接连接轴承件1和车圈3;所述副枝22一端与主枝21的长度方向中点连接,另一端与车圈3连接;这种鹿角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密集安装式的细辐条,可以大大降低安装难度,方便车轮部分快速定型;副枝22的作用在于可以弥补主枝21在车圈3上支撑点较少的缺点,使车轮在滚动过程中受力点更多,因而所有压力也更加均匀。如附图5所示,所述主枝21为两段使结构,包括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所述第一构件211一端与轴承件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构件212相连;所述第二构件212远离第一构件211的一端与车圈3连接;所述副枝22与主枝21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构件212上,即第二构件212的长度大于第一构件211;在生产该车轮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构件211与轴承件1首先焊接固定,即成为如图中虚线框标示出的中间件;此外,副枝22与第二构件212也按照固定位置与角度预先焊接在一起;随后对中间件和第二构件212的结合处进行焊接,因为第一构件211的长度较小,所以该焊接过程的热影响区会将温度传导至第一构件211和轴承件1的结合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5)、挡泥板(6)和前轮(7);所述前叉(5)为单臂结构;所述前叉(5)包括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所述第一部件(51)位于前轮(7)上方,与转向轴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部件(52)上端与第一部件(5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52)下端弯折到前轮(7)侧面,与其转动中心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部件(52)面向前轮(7)的一侧设置有减重腔(53);所述减重腔(53)内设置有加强筋(54);所述加强筋(54)呈菱形网格状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5)、挡泥板(6)和前轮(7);所述前叉(5)为单臂结构;所述前叉(5)包括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所述第一部件(51)位于前轮(7)上方,与转向轴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部件(52)上端与第一部件(5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52)下端弯折到前轮(7)侧面,与其转动中心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部件(52)面向前轮(7)的一侧设置有减重腔(53);所述减重腔(53)内设置有加强筋(54);所述加强筋(54)呈菱形网格状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6)包括板面(61)和连接件(62);所述板面(61)设置在第一部件(51)下方;所述连接件(62)一端与板面(61)固定,另一端与前叉(5)安装固定;所述第一部件(51)底部设置有除泥器(55);所述除泥器(55)包括锤头(551)、弹簧(552)和筒体(553);所述筒体(55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锤头(551)滑动配合设置在筒体(553)内;所述弹簧(552)连接设置在筒体(553)内侧顶部和锤头(551)之间;所述筒体(553)底部设置有滑动盖(554);所述筒体(553)侧面伸缩嵌设有卡紧片(555);所述卡紧片(555)的伸缩运动路径与弹簧(552)的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7)包括轴承件(1)、辐条(2)、车圈(3)和车胎(4);若干所述辐条(2)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