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73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块,且支撑块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承重台,且承重台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通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搭接有推板,且推板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凹槽,且推杆凹槽的内壁均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壁插接有同一下模板,且下模板的底部外壁搭接于承重台的顶部外壁,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外壁搭接有上模板,且上模板的顶部外壁搭接有顶板,所述上模板的一侧外壁和下模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冷却通孔,且冷却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注塑材料填充效率,提高了塑形效率。

An Injection Mold for Automobile Rear-row Intermediate Slee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for the middle sleeper of the rear row of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base is welded with two support blocks, and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support block is welded with a bearing platform, and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bear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two push rod grooves.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base is overlapped with a push plate, and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push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push rod grooves, and the push rod grooves are conca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push rod. The outer wall of the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lower template, and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template is overlapped with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bearing platform.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template is overlapped with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template is overlapped with the top plate.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template are provided with six to ten uniformly distributed cooling through holes,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template is overlapped with the upper template. Semiconductor chillers are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walls of cooling through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manpower,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improves the filling efficiency of injection materials and improves the mol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套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汽车后排中间套枕的生产通常采用注塑工艺,注塑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从而要用到注塑模具。现有的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在注塑,需要人工的抬起上模板进行脱模和清理,耗费人力,工作效率慢,同时在加料口加入注塑材料时,由于模板内的加热板不能及时加热注塑材料,会导致浇口处堵塞,减慢填充效率,填充后需保压后再进行冷却,塑形效率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块,且支撑块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承重台,且承重台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通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搭接有推板,且推板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凹槽,且推杆凹槽的内壁均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壁插接有同一下模板,且下模板的底部外壁搭接于承重台的顶部外壁,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外壁搭接有上模板,且上模板的顶部外壁搭接有顶板,所述上模板的一侧外壁和下模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冷却通孔,且冷却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筒道,且筒道的顶部外壁开有进料通孔,所述筒道的一侧内壁开有蜗杆通孔,且蜗杆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与蜗杆,所述筒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筒道的底部外壁开有出料通孔。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料斗,料斗的出料口插接于进料通孔的内壁。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顶部外壁和顶板的底部外壁开有同一进料通孔,且进料通孔的内壁插接有浇口套,进料通孔位于出料通孔的下方。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外壁和上模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加热通孔,且加热通孔的内壁插接有加热棒。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底部外壁开有型芯孔,且型芯孔的内壁插接有型芯杆,型芯杆的外壁套接有型芯。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底部外壁均焊接于底座的顶部外壁。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顶部外壁均焊接于顶板的底部外壁。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加热棒、电机、加热板、半导体制冷片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液压杆,通过液压杆的升降能将顶板和上模板分开,将上模板和下模板分开,在进行脱模和模具清理时不用人工的拆卸模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通过设置加热筒道,在注塑材料进入模板腔之前,加热筒道能对注塑材料进行预加热,减少了注塑材料在模板腔内的加热时间,防止注塑材料堵塞在浇口处,提高了注塑材料填充效率;3、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在注塑材料填充完模板腔时,在对注塑材料保压的同时进行冷却,加快了注塑材料的塑形速度,提高了塑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液压杆、3支撑块、4承重板、5下模板、6支撑板、7第二液压杆、8顶板、9加热棒、10型芯、11电机、12支架、13料斗、14加热板、15筒道、16蜗杆、17型芯杆、18浇口套、19上模板、20推杆、21推板、22半导体制冷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块3,且支撑块3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承重台4,且承重台4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通槽,用于限制推杆21的运动,底座1的顶部外壁搭接有推板21,且推板21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凹槽,且推杆凹槽的内壁均插接有推杆20,推杆20的外壁插接有同一下模板5,可以通过推杆21推出下模板5,且下模板5的底部外壁搭接于承重台4的顶部外壁,下模板5的顶部外壁搭接有上模板19,且上模板19的顶部外壁搭接有顶板8,上模板19的一侧外壁和下模板5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冷却通孔,且冷却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用于注塑材料的冷却,顶板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筒道15,且筒道15的顶部外壁开有进料通孔,筒道15的一侧内壁开有蜗杆通孔,且蜗杆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16,顶板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与蜗杆16,筒道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14,可以对原材料进行预热处理,筒道15的底部外壁开有出料通孔。本技术中,顶板8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架12,且支架1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料斗13,料斗13的出料口插接于进料通孔的内壁,上模板19的顶部外壁和顶板8的底部外壁开有同一进料通孔,且进料通孔的内壁插接有浇口套18,浇口套18方便拆卸,清理时卸下浇口套18即可,不用再费力清理浇口,进料通孔位于出料通孔的下方,下模板5的一侧外壁和上模板19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加热通孔,且加热通孔的内壁插接有加热棒9,用于加热融化材料,下模板5的底部外壁开有型芯孔,且型芯孔的内壁插接有型芯杆17,型芯杆17的外壁套接有型芯10,型芯10用于让套枕的内壁形成空腔,注塑成型完后可以卸除,上模板19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底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杆2的底部外壁均焊接于底座1的顶部外壁,支撑板6的顶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液压杆7,且第二液压杆7的顶部外壁均焊接于顶板8的底部外壁,第一液压杆2、第二液压杆7、加热棒9、电机11、加热板14、半导体制冷片22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工作原理:在对后排中间枕套注塑时,先升起第一液压杆2,将型芯10插接在型芯杆17上,升起第二液压杆7,将浇口套18插接在进料通孔中,压缩第一液压杆2和第二液压杆7,让上模板19压紧下模板5,顶板8压紧上模板19,开启加热板14、电机11、加热棒9,再向料斗13中加入注塑材料,注塑材料落入筒道15内由加热板14进行预加热,通过蜗杆16的旋转将注塑材料推送至浇口套18上方,由浇口18落入模板腔内,电热板9加热模板腔融化注塑材料进行填充,塑填充完成后接通半导体制冷片22,降低模板腔内的温度,让热的整套降温塑形,降温完毕后,升起第一液压杆2和第二液压杆7推动推板21将下模板5推出,取出枕套,倒出型芯脱模,即可完成汽车后排中间枕套的注塑工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块(3),且支撑块(3)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承重台(4),且承重台(4)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通槽,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搭接有推板(21),且推板(21)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凹槽,且推杆凹槽的内壁均插接有推杆(20),所述推杆(20)的外壁插接有同一下模板(5),且下模板(5)的底部外壁搭接于承重台(4)的顶部外壁,所述下模板(5)的顶部外壁搭接有上模板(19),且上模板(19)的顶部外壁搭接有顶板(8),所述上模板(19)的一侧外壁和下模板(5)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冷却通孔,且冷却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所述顶板(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筒道(15),且筒道(15)的顶部外壁开有进料通孔,所述筒道(15)的一侧内壁开有蜗杆通孔,且蜗杆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16),所述顶板(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与蜗杆(16),所述筒道(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14),筒道(15)的底部外壁开有出料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块(3),且支撑块(3)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承重台(4),且承重台(4)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通槽,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搭接有推板(21),且推板(21)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推杆凹槽,且推杆凹槽的内壁均插接有推杆(20),所述推杆(20)的外壁插接有同一下模板(5),且下模板(5)的底部外壁搭接于承重台(4)的顶部外壁,所述下模板(5)的顶部外壁搭接有上模板(19),且上模板(19)的顶部外壁搭接有顶板(8),所述上模板(19)的一侧外壁和下模板(5)的一侧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至十个冷却通孔,且冷却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所述顶板(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筒道(15),且筒道(15)的顶部外壁开有进料通孔,所述筒道(15)的一侧内壁开有蜗杆通孔,且蜗杆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16),所述顶板(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与蜗杆(16),所述筒道(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14),筒道(15)的底部外壁开有出料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中间套枕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架(12),且支架(1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料斗(13),料斗(13)的出料口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元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元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