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50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属于抛丸机技术领域,吊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块、限位套件、限位杆件、连接板、两个连接杆、第一挂钩以及支架,限位套件的底部设有凸起环,限位杆件的顶部设有圆柱形的凸起块,限位套件套设在限位杆件的外侧,且限位杆件与限位套件之间由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支撑板以及弹簧,且支撑板与凸起环之间设有若干环向设置的滚动件,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凸起环的顶部相连,连接杆成V字形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且连接杆的交叉点与第一挂钩的顶部相连,第一挂钩的底部与支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少抛丸过程中的死角,增强抛丸的效果,且稳定可靠。

A Hook Shot Blas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ok shot blast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ot blasting machine. The hook assembly comprises a slider, a limit sleeve, a limit rod, a connecting plate, two connecting rods, a first hook and a bracket connected sequentially. The bottom of the limi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ing, the top of the limi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bump, and the limit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imit rod, and the limi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limit sleeve. A support plate and a spring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from top to bottom between the position bar and the limit sleeve, and a number of rolling parts are arranged in a circular dire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protruding ring.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protruding ring.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n V-shape, and the intersection point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first hook. The bottom of the hoo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reduces dead angle in shot blasting process, enhances shot blasting effect, and is stab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钩式抛丸机
本技术属于抛丸机
,具体涉及一种吊钩式抛丸机。
技术介绍
抛丸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也是一个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抛丸清理顾名思义是为了去除表面氧化皮等杂质提高外观质量,抛丸强化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60-110m/s)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0.10-0.85mm)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抛丸机则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设备,而吊钩抛式丸机则是作为抛丸清理机的标准机型,但是目前的吊钩式抛丸机在清理零件时,常会有一下零件的死角没办法清理,因此造成抛丸效果较差的现象。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减少抛丸过程中的死角,增强抛丸的效果,且稳定可靠的吊钩式抛丸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钩式抛丸机,结构简单,减少抛丸过程中的死角,增强抛丸的效果,且稳定可靠。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包括抛丸室以及穿过抛丸室顶部的吊钩组件,吊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块、限位套件、限位杆件、连接板、两个连接杆、第一挂钩以及支架,限位套件位于抛丸室的上方,限位套件的顶部固定在滑块上,且限位套件的底部设有凸起环,限位杆件的顶部设有圆柱形的凸起块,限位套件套设在限位杆件的外侧,且限位杆件与限位套件之间由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支撑板以及弹簧,且支撑板与凸起环之间设有若干环向设置的滚动件,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凸起环的顶部相连,抛丸室的顶部设有通槽,限位杆件的底部穿过通槽设置在抛丸室内,且限位杆件的底部与连接板的中心固定相连,连接杆成V字形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且连接杆的交叉点与第一挂钩的顶部相连,第一挂钩的底部与支架相连,且通槽的底部设有两个朝向抛丸室的侧壁延伸且向下倾斜的挡板,支架包括与第一挂钩相连竖直的支杆以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支杆上的若干倒置的W形挂件,挂件上设有若干第二挂钩。优选的,连接板的顶面为由中心向边缘倾斜的倾斜面,使得落到连接板上的钢丸可以通过倾斜面下落,从而避免连接板上的积砂。优选的,抛丸室内设有朝向支架设置的若干喷丸口,抛丸室的底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向下倾斜的一侧设有第一除杂口,第二过滤网向下倾斜的一端设有出丸口,第一除杂口与出丸口相对设置,且抛丸室的底部设有第二除杂口,通过第一过滤网将零件上脱离的较大的杂质分离,且从第一除杂口中排出,通过第二过滤网将钢丸与一些较小的杂质分离,使得钢丸可以从出丸口中排出,较小的杂质可以落到第二除杂口排出,使得可以方便钢丸的旋转利用。优选的,凸起环的底部边缘设有一朝向通槽的顶部延伸的圆台形挡料壁,使得可以避免钢丸从通槽中弹出,造成人员的伤害。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W形挂件之间的夹角均为3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吊钩组件会随着滑块的移动穿过抛丸室顶部的通槽进入到抛丸室内,且通过在限位杆件与限位套件之间设有弹簧,因此抛丸处理的过程中,钢丸击打零件,造成力的传递,从而使得限位杆件可在限位套件中实现上下的位移变化,且通过在支撑板与限位杆件之间的设置滚动件,因此可实现限位杆件的旋转,从而更好的避免抛丸的死角出现,且第一挂钩连接在成V字形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上,且V字形连接使得连接杆的稳定性更好,且由于挂件设置为W形,因此使得零件可以交错的排列,从而使得抛丸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挂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的标记:10为抛丸室,20为滑块,30为限位套件,40为限位杆件,50为连接板,60为连接杆,70为第一挂钩,80为支架,90为通槽,1为凸起环,2为凸起块,3为支撑板,4为弹簧,5为滚动件,6为挡板,7为支杆,8为挂件,9为第二挂钩,11为挡料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抛丸室10以及穿过抛丸室10顶部的吊钩组件,吊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块20、限位套件30、限位杆件40、连接板50、两个连接杆60、第一挂钩70以及支架80,限位套件30位于抛丸室10的上方,限位套件30的顶部固定在滑块20上,且限位套件30的底部设有凸起环1,限位杆件40的顶部设有圆柱形的凸起块2,限位套件30套设在限位杆件40的外侧,且限位杆件40与限位套件30之间由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支撑板3以及弹簧4,且支撑板3与凸起环1之间设有若干环向设置的滚动件5,弹簧4的一端与支撑板3的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凸起环1的顶部相连,抛丸室10的顶部设有通槽90,限位杆件40的底部穿过通槽90设置在抛丸室10内,且限位杆件40的底部与连接板50的中心固定相连,连接杆60成V字形连接在连接板50的底部,且连接杆60的交叉点与第一挂钩70的顶部相连,第一挂钩70的底部与支架80相连,且通槽90的底部设有两个朝向抛丸室10的侧壁延伸且向下倾斜的挡板6,支架80包括与第一挂钩70相连竖直的支杆7以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支杆7上的若干倒置的W形挂件8,挂件8上设有若干第二挂钩9。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0的顶面为由中心向边缘倾斜的倾斜面,使得落到连接板50上的钢丸可以通过倾斜面下落,从而避免连接板50上的积砂,凸起环1的底部边缘设有一朝向通槽90的顶部延伸的圆台形挡料壁11,使得可以避免钢丸从通槽90中弹出,造成人员的伤害,任意相邻的两个W形挂件8之间的夹角均为3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吊钩组件会随着滑块20的移动穿过抛丸室10顶部的通槽90进入到抛丸室10内,且通过在限位杆件40与限位套件30之间设有弹簧4,因此抛丸处理的过程中,钢丸击打零件,造成力的传递,从而使得限位杆件40可在限位套件30中实现上下的位移变化,且通过在支撑板3与限位杆件40之间的设置滚动件5,因此可实现限位杆件40的旋转,从而更好的避免抛丸的死角出现,且第一挂钩70连接在成V字形连接的两个连接杆60上,且V字形连接使得连接杆的稳定性更好,且由于挂件设置为W形,因此使得零件可以交错的排列,从而使得抛丸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室以及穿过所述抛丸室顶部的吊钩组件,所述吊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块、限位套件、限位杆件、连接板、两个连接杆、第一挂钩以及支架,所述限位套件位于所述抛丸室的上方,所述限位套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限位套件的底部设有凸起环,所述限位杆件的顶部设有圆柱形的凸起块,所述限位套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件的外侧,且所述限位杆件与所述限位套件之间由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支撑板以及弹簧,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凸起环之间设有若干环向设置的滚动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环的顶部相连,所述抛丸室的顶部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件的底部穿过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抛丸室内,且所述限位杆件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成V字形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且所述连接杆的交叉点与所述第一挂钩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一挂钩的底部与所述支架相连,且所述通槽的底部设有两个朝向所述抛丸室的侧壁延伸且向下倾斜的挡板,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挂钩相连竖直的支杆以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支杆上的若干倒置的W形挂件,所述挂件上设有若干第二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室以及穿过所述抛丸室顶部的吊钩组件,所述吊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块、限位套件、限位杆件、连接板、两个连接杆、第一挂钩以及支架,所述限位套件位于所述抛丸室的上方,所述限位套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限位套件的底部设有凸起环,所述限位杆件的顶部设有圆柱形的凸起块,所述限位套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件的外侧,且所述限位杆件与所述限位套件之间由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支撑板以及弹簧,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凸起环之间设有若干环向设置的滚动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环的顶部相连,所述抛丸室的顶部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件的底部穿过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抛丸室内,且所述限位杆件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成V字形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且所述连接杆的交叉点与所述第一挂钩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一挂钩的底部与所述支架相连,且所述通槽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震林国辉李艳军曹志忠黄以佩夏志王鹏涛戴欢洪马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