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541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收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氯气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液;将所述第一处理液进行电芬顿氧化处理,获得第二处理液;将所述第二处理液进行生化降解处理,获得第三处理液;将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电催化处理。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和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顺序对垃圾渗滤液依次处理,使得处理之后的垃圾渗滤液COD、氨氮含量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不存在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物质发酵、雨水冲刷和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水质复杂,环境危害大。垃圾渗滤液随地域、行业、填埋时间的不同,其成分有较大的差异,COD(ChemicalOxygenDemand,化学需氧量)、氨氮也有较大差异,COD可达90000mg/L,氨氮可到1700mg/L,且具有臭味,加大了运行操作的难度。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主要有回灌法、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和土地处理法等。回灌法虽然降低了COD,但由于含氮化合物的降解增加了30%的总氮浓度,是一种非彻底的处理方法;厌氧处理时,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去除率会严重下降;氧化剂氧化法需要氧化剂的量较大;蒸发蒸馏会出现起垢和结垢的问题。物化处理法包括膜技术,膜技术是通过微滤、纳滤、超滤、反渗透等膜组件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截留,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膜组件维修、更换频繁、清洗困难、易堵塞、处理量波动较大、运行成本高,同时膜处理产生的浓水难以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现有的各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设备,其处理能力较差,效率不高,出水水质的COD、氨氮以及总磷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或存在二次污染。研究探索高效、经济、满足新排放标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是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及相应装置存在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不理想,排放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或存在二次污染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收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氯气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液;将所述第一处理液进行电芬顿氧化处理,获得第二处理液;将所述第二处理液进行生化降解处理,获得第三处理液;将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电催化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电芬顿氧化处理装置、生化降解处理装置和电催化处理装置,且所述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将垃圾渗滤液进行氯气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导入至所述电芬顿氧化处理装置,所述电芬顿氧化处理装置将经电芬顿氧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导入所述生化降解处理装置,所述生化降解处理装置将经生化降解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导入所述电催化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通过顺序对垃圾渗滤液依次处理,使得处理之后的垃圾渗滤液COD、氨氮含量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不存在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按照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将包括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电芬顿氧化处理装置、生化降解处理装置和电催化处理装置依次连接构成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这样,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将垃圾渗滤液中的COD、氨氮含量降低,达到排放标准,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S01:向收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氯气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液;S02:将所述第一处理液进行电芬顿氧化处理,获得第二处理液;S03:将所述第二处理液进行生化降解处理,获得第三处理液;S04:将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电催化处理。其中,所述步骤S01中,当将氯气通入至所述垃圾渗滤液中后,所述氯气经射流进入预处理槽,氯气与铵根发生反应,以有效降低所述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浓度含量。如在一实施例中,通入氯气进行预处理持续的时间是直至所述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降至100mg/L以下,也即是所述第一处理液中的氨氮浓度100mg/L以下。另外,所述氯气通入量应当是足量的,如在一实施例中,氯气按照每单位体积的所述垃圾渗滤液内通入0.1-0.3体积的氯气,也即是氯气按照10-30%v/v的比例通入所述垃圾渗滤液中。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的氯气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获得,也即是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收集的部分所述垃圾渗滤液导入电解槽中,加入氯盐进行电解处理,并将生成的氯气导入剩余所述垃圾渗滤液进行所述预处理。其中,所述氯盐加入量按照0.05%wt-2%wt的浓度加入所述垃圾渗滤液中,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氯盐可以但不仅仅是氯化钠,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氯盐,优选对环境无害的氯盐。所述电解处理的如电压等条件可以按照常规电解氯气的条件进行设置。所述电解处理的时间可以是所述电解槽中的次氯酸根离子的摩尔浓度降到5%以下。待所述电解槽中的次氯酸根离子的摩尔浓度降到5%以下之后,优选的将电解槽中的电解液也即是被电解后的所述垃圾渗滤液与步骤S03中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混合后且进行步骤S04中的所述电催化处理,以使得所有被收集的所述垃圾渗滤液最终达到排放标准。所述步骤S01中的所述垃圾渗滤液可以是根据常规垃圾处理收集的垃圾渗滤液。因此,所述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COD和氨氮等。所述步骤S02中,将所述第一处理液进行电芬顿氧化处理以实现降低COD的含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芬顿氧化处理的方法为微波电芬顿法。也即是将步骤S01中所述第一处理液置于微波-电芬顿的环境中,在微波作用下,阳极迅速产生亚铁,阴极迅速产生双氧,二者发生反应形成活性羟基自由基,以降低第一处理液中的COD的含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芬顿氧化处理的时间是直至所述第一处理液中的COD含量低于500mg/L,也即是所述第二处理液中的COD含量低于500mg/L。同时将高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使得B/C比提高至0.45以上。所述步骤S03中,所述第二处理液进行生化降解处理也即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所述第二处理液,有效降低所述第二处理液中的COD含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化降解处理的时间是直至所述第二处理液中的COD含量低于100mg/L,氨氮降至25mg/L以下,也即是所述第三处理液中的COD含量低于100mg/L,氨氮降至25mg/L以下。其中,所述生化降解处理可以包括好氧生化降解处理和/或厌氧生化降解处理。所述步骤S04中,所述第三处理液经过所述电催化处理,在催化剂及电场作用下,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三处理液中的COD和氨氮的含量,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催化处理的时间是将所述第三处理液中的COD降至50mg/L以下,氨氮降至15mg/L以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催化处理中,向所述第三处理液中添加催化剂的量是按照催化剂在所述第三处理液中浓度为3g/L-15g/L加入所述第三处理液中。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包括氯铱酸催化剂或膨胀石墨或氯化盐中的至少一种。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催化处理电催化条件为电流密度为50-400A/m2,最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收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氯气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液;将所述第一处理液进行电芬顿氧化处理,获得第二处理液;将所述第二处理液进行生化降解处理,获得第三处理液;将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电催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收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氯气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液;将所述第一处理液进行电芬顿氧化处理,获得第二处理液;将所述第二处理液进行生化降解处理,获得第三处理液;将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电催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收集的部分所述垃圾渗滤液导入电解槽中,加入氯盐进行电解处理,并将生成的氯气导入剩余所述垃圾渗滤液进行所述预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待电解槽中的次氯酸根离子的摩尔浓度降到5%以下后,将电解槽中的电解液与所述第三处理液进行混合后且进行所述电催化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芬顿氧化处理的方法为微波电芬顿法。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时间是直至所述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降至100mg/L以下;和/或所述电芬顿氧化处理的时间是直至所述第一处理液中的COD含量低于500mg/L,B/C比提高至0.45以上;和/或所述生化降解处理的时间是直至所述第二处理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