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90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27
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10)包括阴型电气端子(14)和弹簧触件(32)。该阴型电气端子(14)配置成接纳阳型电气端子(16),并且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阴型电气端子(14)具有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22)。该第二侧壁(22)限定远端(26)、近端(28)以及中间区域(30)。第一侧壁(20)与第二侧壁(22)的远端(26)相对且平行。弹簧触件(32)由设置在第一侧壁(20)与第二侧壁(22)中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该弹簧触件(32)限定多对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外接触点(38)和多个内接触点(42)。多个外接触点(38)与阴型电气端子(14)接触,并且多个内接触点(42)与阳型电气端子(16)的相对侧接触。在接触梁(36)、阴型电气端子(14)与阳型电气端子(16)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电连接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5/724,682的优先权权益,将美国专利申请的完整公开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传输超过200安培电流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已知在电动车辆(EV)和混合动力车辆(HEV)中使用能够传输超过100安培(100A)电流的电连接器。随着非电动车辆和非混合动力车辆日益变得电气化以减少温室气体,电连接器需要越来越稳健、可靠和安全的设计。大电流连接器已使用扭转接触梁来增加阳型电气端子与阴型电气端子之间的接触力。这些接触梁通常在每个梁上仅具有两个接触点。增加这些连接器设计的载流容量通常通过增加梁的数量以增加接触点的数量来实现,这将导致端子组件的尺寸的不期望的增加,使所得的连接器系统更难以在车辆中封装。因此,仍然需要具有增加的电流容量而没有增加的尺寸的大电流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讨论的主题不应当仅因为它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的提及而被假定为现有技术。类似地,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提及的或与
技术介绍
部分的主题相关联的问题不应被假定为先前已在现有技术中被认识到。
技术介绍
部分中的主题仅仅表示不同的方法,它们本身也可以是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该大电流电连接器包括阴型电气端子和弹簧触件。该阴型电气端子被配置成接纳阳型电气端子,并且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阴型电气端子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侧壁限定远端、近端以及设置在该远端与近端之间的中间区域。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远端相对且平行。弹簧触件由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弹簧触件限定多个相对的接触梁。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中的每一个具有与阴型电气端子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的多个外接触点,并且具有多个内接触点。多个内接触点与阳型电气端子的相对侧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在接触梁、阴型电气端子与阳型电气端子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接触和物理接触。阳型电气端子包括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平面叶片形部分,并且具有平面叶片形部分的、由电介质材料形成的两个暴露的边缘。电介质材料与阳型连接器的头壁和基座一体形成。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可以被表征为具有正弦形状的截面。多个内接触点和多个外接触点被表征为具有圆角形状。弹簧触件包括形成在该弹簧触件的前缘中的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该引导肋被配置成在阳型电气端子插入到阴型电气端子中时配合并对准阳型电气端子。当阳型电气端子处于就位位置时,该引导肋减少阳型电气端子的横向移动。弹簧触件被表征为具有U形形状。阴型电气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从第一侧壁的内侧边缘延伸到第二侧壁的中间区域。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的中间区域电气连通且物理连通。第三侧壁通过单个铆接铆钉接合到中间区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阴型端子组件。该阴型端子组件包括阴型电气端子和弹簧触件。该阴型电气端子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阴型电气端子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侧壁限定远端、近端以及设置在该远端与近端之间的中间区域。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远端相对且平行。弹簧触件由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弹簧触件限定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中的每一个具有与阴型电气端子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的多个外接触点,并且具有多个内接触点。多个内接触点与阳型电气端子的相对侧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在接触梁、阴型电气端子与阳型电气端子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接触和物理接触。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可以被表征为具有正弦形状的截面。多个内接触点和多个外接触点被表征为具有圆角形状。弹簧触件包括形成在该弹簧触件的前缘中的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该引导肋被配置成在阳型电气端子插入到阴型电气端子中时配合并对准阳型电气端子。当阳型电气端子处于就位位置时,该引导肋减少阳型电气端子16的横向移动。弹簧触件被表征为具有U形形状。阴型电气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从第一侧壁的内侧边缘延伸到第二侧壁的中间区域。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的中间区域电气连通且物理连通。第三侧壁通过单个铆接铆钉接合到中间区域。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弹簧触件。弹簧触件由配置成被设置在阴型电气端子内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弹簧触件限定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外接触点和多个内接触点。多个外接触点被配置成与阴型电气端子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多个内接触点被配置成与阳型电气端子的相对侧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在接触梁、阴型电气端子与阳型电气端子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接触和物理接触。多个相对的接触梁可以被表征为具有正弦形状的截面。多个内接触点和多个外接触点被表征为具有圆角形状。弹簧触件包括形成在该弹簧触件的前缘中的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该引导肋被配置成在阳型电气端子插入到阴型电气端子中时配合并对准阳型电气端子。当阳型电气端子处于就位位置时,该引导肋减少阳型电气端子的横向移动。弹簧触件被表征为具有U形形状。在又一实施例中,阴型端子组件包括阴型电气端子和弹簧触件。该阴型电气端子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阴型电气端子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二侧壁限定远端、近端以及设置在该远端与近端之间的中间区域。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远端相对且平行。第三侧壁从第一侧壁的内侧边缘延伸,并且从中间区域到近端接触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电气连通且物理连通。弹簧触件由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弹簧触件限定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外接触点且具有多个内接触点。多个外接触点与阴型电气端子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多个内接触点与阳型电气端子的相对侧电气接触且物理接触。在接触梁、阴型电气端子与阳型电气端子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接触和物理接触。第三侧壁限定从中间区域纵向延伸到近端的多个焊接槽。焊接槽被配置成与被声波焊接到阴型电气端子的电缆对接。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可以被表征为具有正弦形状的截面。多个内接触点和多个外接触点被表征为具有圆角形状。弹簧触件包括形成在该弹簧触件的前缘中的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该引导肋被配置成在阳型电气端子插入到阴型电气端子中时配合并对准阳型电气端子。当阳型电气端子处于就位位置时,该引导肋减少阳型电气端子的横向移动。弹簧触件被表征为具有U形形状。阅读下文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地呈现,优选实施例通过参考附图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各个附图并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与阳型连接器分离的阴型连接器的大电流电连接器的图示;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阴型电气端子和阳型电气端子的图示的分解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2的阴型电气端子的图示;图4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弹簧触件的图示;图4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A的弹簧触件的截面图的图示;图4C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B的弹簧触件的截面的放大视图;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阳型连接器的图示;图6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阴型电气端子的图示,该阴型电气端子具有处于就位位置的阳型电气端子;图6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6A的阴型电气端子和阳型电气端子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10),包括:阴型电气端子(14),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被配置成接纳阳型电气端子(16),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具有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22),所述第二侧壁(22)限定远端(26)、近端(28)以及设置在所述远端(26)与所述近端(28)之间的中间区域(30),其中,所述第一侧壁(20)与所述第二侧壁(22)的所述远端(26)相对且平行;弹簧触件(32),所述弹簧触件(32)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20)与所述第二侧壁(22)之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弹簧触件(32)限定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其中,所述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外接触点(38)且具有多个内接触点(42),所述多个外接触点(38)与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电气实体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内接触点(42)与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的两侧电气实体接触,使得在所述接触梁(36)、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和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实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04 US 15/724,6821.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10),包括:阴型电气端子(14),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被配置成接纳阳型电气端子(16),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具有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22),所述第二侧壁(22)限定远端(26)、近端(28)以及设置在所述远端(26)与所述近端(28)之间的中间区域(30),其中,所述第一侧壁(20)与所述第二侧壁(22)的所述远端(26)相对且平行;弹簧触件(32),所述弹簧触件(32)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20)与所述第二侧壁(22)之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弹簧触件(32)限定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其中,所述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外接触点(38)且具有多个内接触点(42),所述多个外接触点(38)与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电气实体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内接触点(42)与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的两侧电气实体接触,使得在所述接触梁(36)、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和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实体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进一步包括阳型电气端子(16),其中,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包括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平坦叶片形部分(54),所述平坦叶片形部分(54)具有所述平坦叶片形部分(54)的、由电介质材料(58)形成的两个暴露的边缘(56),其中,所述电介质材料(58)与阳型连接器(18)的头壁(60)和基座(62)一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被表征为具有正弦形截面(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接触点(42)和所述多个外接触点(38)被表征为具有圆角形状(4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件(32)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弹簧触件(32)的前缘(50)中的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48),所述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48)被配置成在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插入到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中时配合并对准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并由此在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处于就位位置(52)时减少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的横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件(32)被表征为具有U形形状(3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14)进一步包括从第一侧壁(120)的内侧边缘(168)向所述第二侧壁(122)的中间区域(130)延伸的第三侧壁(166),其中,所述第三侧壁(166)与所述第二侧壁(122)的中间区域(130)电气实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电流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166)通过单个铆接铆钉(170)连结到所述第二侧壁(122)的中间区域(130)。9.一种阴型端子组件,包括:阴型电气端子(14),由单片导电材料形成,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具有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22),所述第二侧壁(22)限定远端(26)、近端(28)以及设置在所述远端(26)与所述近端(28)之间的中间区域(30),其中所述第一侧壁(20)与所述第二侧壁(22)的远端(26)相对且平行;以及弹簧触件(32),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20)与所述第二侧壁(22)之间的单片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弹簧触件(32)限定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其中,所述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外接触点(38)且具有多个内接触点(42),所述多个外接触点(38)与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电气实体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内接触点(42)与阳型电气端子(16)的两侧电气实体接触,使得在所述接触梁(36)、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和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之间,在至少四个分离的位置处形成电气实体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型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对成对的接触梁(36)被表征为具有正弦形的截面(44)。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型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接触点(42)和所述多个外接触点(38)被表征为具有圆角形状(46)。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型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件(32)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弹簧触件(32)的前缘(50)中的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48),所述成对的相对的引导肋(48)被配置成在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插入到所述阴型电气端子(14)中时配合并对准所述阳型电气端子(16),并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雷J·M·莱尼P·J·里迪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巴巴多斯,B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