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包括: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和与之连接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其中所述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1、电感LS1、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其中电阻R1和二极管VD1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七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感LS1和电容C5连接;电容C6、二极管VD2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九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为STSPIN32F0控制芯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水泵控制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微型无刷直流电机水泵,一般都采用方波控制电路,这种控制方式简单、易于控制,但是由于定子电流和气隙磁通为方波,所以转矩脉动较大、噪声高,对电机控制效率不高。而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电路结构可以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硬件上的支撑。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包括: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和与之连接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其中所述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1、电感LS1、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其中电阻R1和二极管VD1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七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感LS1和电容C5连接;电容C6、二极管VD2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九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为STSPIN32F0控制芯片。优选地,所述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包括功率输出元件VS1、功率输出元件VS2、功率输出元件VS3、功率输出元件VS4、功率输出元件VS5、功率输出元件VS6、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6、电阻R47,其中功率输出元件VS1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6、电阻R37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6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3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十六脚连接;功率输出元件VS2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5、电阻R42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5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41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十二脚连接;功率输出元件VS3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4、电阻R47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5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4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二十八脚连接。优选地,所述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IC2、电阻R4、电阻R6、二极管VD4、电感LS2、电容C14、电容C15,其中所述稳压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依次经过电阻R4、电阻R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十九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IC2的第二引脚与二极管VD4、电感LS2连接;电容C14、电容C15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电感LS2连接,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芯片IC3、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阻R7、二极管DL2、熔断器FU1,其中所述电容C17与稳压芯片IC3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容C18、电容C19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稳压芯片IC3的第三引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L2连接;熔断器FU1的一端与稳压芯片IC3的第三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7连接。优选地,功率输出元件VS1、功率输出元件VS2、功率输出元件VS3、功率输出元件VS4、功率输出元件VS5、功率输出元件VS6均为N沟道MOSFET管STL90N6F7。优选地,所述稳压芯片IC2为LM2596HVS-12/ADJ。优选地,所述稳压芯片IC3为78M05稳压芯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应用转矩脉动减小,启动和运行噪声更低,功率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a为本技术所述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2b为本技术所述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3a为本技术所述的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3b为本技术所述的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3c为本技术所述的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4a为本技术所述的运行、方向外部控制接口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4b为本技术所述的运行、方向外部控制接口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5a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机接口及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5b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机接口及输入电源处理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6a为本技术所述的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6b为本技术所述的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6c为本技术所述的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c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包括: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和与之连接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运行、方向外部控制接口电路,电机接口及输入电源处理电路,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其中所述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1、电感LS1、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其中电阻R1和二极管VD1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七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感LS1和电容C5连接;电容C6、二极管VD2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九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为STSPIN32F0控制芯片。优选地,所述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包括功率输出元件VS1、功率输出元件VS2、功率输出元件VS3、功率输出元件VS4、功率输出元件VS5、功率输出元件VS6、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6、电阻R47,其中功率输出元件VS1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6、电阻R37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6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3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十六脚连接;功率输出元件VS2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5、电阻R42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5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41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十二脚连接;功率输出元件VS3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4、电阻R47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5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4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二十八脚连接。优选地,所述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IC2、电阻R4、电阻R6、二极管VD4、电感LS2、电容C14、电容C15,其中所述稳压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依次经过电阻R4、电阻R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十九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IC2的第二引脚与二极管VD4、电感LS2连接;电容C14、电容C15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电感LS2连接,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芯片IC3、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阻R7、二极管DL2、熔断器FU1,其中所述电容C17与稳压芯片I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和与之连接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其中所述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1、电感LS1、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其中电阻R1和二极管VD1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七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感LS1和电容C5连接;电容C6、二极管VD2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九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为STSPIN32F0控制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和与之连接的稳压及DC总线电压检测电路,取样电流放大处理MCU内部及外部电路,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其中所述MCU算法及控制处理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1、电感LS1、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其中电阻R1和二极管VD1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七脚连接,另一端与电感LS1和电容C5连接;电容C6、二极管VD2并联设置,二者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九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为STSPIN32F0控制芯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正弦波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水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驱动、逆变及电机电流取样电路包括功率输出元件VS1、功率输出元件VS2、功率输出元件VS3、功率输出元件VS4、功率输出元件VS5、功率输出元件VS6、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6、电阻R47,其中功率输出元件VS1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6、电阻R37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6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3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十六脚连接;功率输出元件VS2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5、电阻R42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5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41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十二脚连接;功率输出元件VS3依次与功率输出元件VS4、电阻R47连接后接地,功率输出元件VS5的第一脚通过电阻R46后与控制芯片IC1的第二十八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贵萍,孙敏,黄毓,徐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施朗德无锡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