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73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保温腔的热缩管,包括内管,由热缩材料制成;外管,由非热缩材质制成,外管套于内管上且两者同轴布置;支撑环,由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构成,第一支撑环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环的直径,内管的外壁、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外管的内壁依次连接,外管与内管之间具备若干个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为热缩材质,支撑环在非热缩状态下的平面展开图呈扇环形,支撑环在热缩状态下呈环形,内管的外壁、外管的内壁和相邻支撑环之间的空间构成保温腔。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导线实现内管、外管的双层保护,提高耐磨性,热缩后,内管、外管之间构成保温腔,降低外界极端温度对导线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
本技术涉及热缩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
技术介绍
热缩管又名热收缩保护套管,为电线、电缆和电线端子提供绝缘保护,通过热风机的高温使其收缩,继而对裸露的金属导线进行包裹防护。热缩管最后的保护效果与现有的电工绝缘胶带类似,主要是实现了快速包裹导线、进一步提高密封性的功能,但是热缩后的热缩管还是单层的薄皮结构,对导线只能起到适量的防磨损保护,对导线也几乎起不到隔绝温度的作用,寒冷或炎热的室温会直接传导到导线上,可能会老化导线以及热缩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对导线实现内管、外管的双层保护,提高耐磨性,热缩后,内管、外管之间构成保温腔,降低外界极端温度对导线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包括:内管,由热缩材料制成;外管,由非热缩材质制成,外管套于内管上且两者同轴布置;支撑环,由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构成,第一支撑环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环的直径,内管的外壁、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外管的内壁依次连接,外管与内管之间具备若干个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为热缩材质,支撑环在非热缩状态下的平面展开图呈扇环形,支撑环在热缩状态下呈环形,内管的外壁、外管的内壁和相邻支撑环之间的空间构成保温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未热缩时,内管、支撑环、外管基本贴近,可以和现有的热缩管一样包裹导线;加热后,内管收缩,外管形状不变,支撑环也受到一定的收缩形变,从环锥状变为平面的圆环状,内管的内壁对导线实现紧密包裹,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拉大,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的空间被相邻的支撑环分隔成一个个保温腔,保温腔使得内管、外管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对内管内的导线起到恒温保温作用,受外界的极端温度影响小,保证导线在较高、较低的室温下工作。同时导线在内管内,支撑环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内管热缩后由于受到支撑环的支撑与拉扯作用,收缩后的内管轴线基本与外管轴线重合,保证内管与外管间具备适当的距离。外管、内管的两层结构也改善了导线耐磨性。由于越靠近内管的部位热缩形变越大,所以支撑环要氛围热缩性能不一样的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管与第一支撑环材料相同并一体制造,第二支撑环与外管材料相同并一体制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管、第一支撑环肯定是要具备热缩特性的,外管得不具备热缩特性,才能保证内管、外管在被加热后彼此空隙拉大,构成保温腔。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二支撑环由热缩材质构成,第一支撑环的热缩倍率大于第二支撑环的热缩倍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支撑环虽然靠近外管,但也需要经历一定形变,采用热缩材质较好,但形变量不及第一支撑环大,所以第一支撑环的热缩倍率要大于第二支撑环的热缩倍率。第二支撑环的收缩比例小,使得第二支撑环自身内应力小,可以继续与外管的内壁固定,不至于脱落。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支撑环在非热缩状态下的母线与内管的自身轴线夹角小于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支撑环在非热缩时尽量连接内管、外管,使得三者间的热量能及时传递,在需要热缩时,支撑环、内管能及时被加热热缩。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二支撑环上环形阵列有若干个豁口,豁口与第一支撑环接触且不与外管的内壁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豁口便于支撑环再热缩过程中收缩,由空间的环锥状变为平面的圆环状。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沿背离内管自身轴线的径向上,豁口的自身宽度渐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环越靠近内管的地方在热缩后的体积应当越小,对应的豁口宽度越靠近内管约宽,豁口有着足够的宽度来实现支撑环的收缩,防止支撑环发生褶皱。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豁口与第二支撑环的接触面为凹曲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豁口不存在应力集中处,保证支撑环的结构强度,也防止支撑环在形变过程中发生褶皱。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外管为波纹管,支撑环呈单排等距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波纹管方便外管的弯折,外管在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前提下又可以弯折,方便布线,波纹管的自身径向强度较好,不易与内管接触,不会破坏保温腔的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1-外管;1a-外管内腔;2-内管;2a-内管内腔;3-支撑环;3a-第一支撑环;3b-第二支撑环;3c-豁口;4-保温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包括:内管2,由热缩材料制成;外管1,由非热缩材质制成,外管1套于内管2上且两者同轴布置;支撑环3,由第一支撑环3a、第二支撑环3b构成,第一支撑环3a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环3b的直径,内管2的外壁、第一支撑环3a、第二支撑环3b、外管1的内壁依次连接,外管1与内管2之间具备若干个支撑环3,第一支撑环3a为热缩材质,支撑环3在非热缩状态下的平面展开图呈扇环形,支撑环3在热缩状态下呈环形,内管2的外壁、外管1的内壁和相邻支撑环3之间的空间构成保温腔4。外管1的内壁围成的外管内腔1a供内管2穿过,内管2的内壁围成的内管内腔2a供导线穿过。图1是非热缩状态下的状态,图3是热缩后的状态,内管2收缩,外管1未收缩。支撑环3在非热缩状态下的朝向方向一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未热缩时,内管、支撑环、外管基本贴近,可以和现有的热缩管一样包裹导线;加热后,内管收缩,外管形状不变,支撑环也受到一定的收缩形变,从环锥状变为平面的圆环状,内管的内壁对导线实现紧密包裹,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拉大,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的空间被相邻的支撑环分隔成一个个保温腔,保温腔使得内管、外管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对内管内的导线起到恒温保温作用,受外界的极端温度影响小,保证导线在较高、较低的室温下工作。同时导线在内管内,支撑环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内管热缩后由于受到支撑环的支撑与拉扯作用,收缩后的内管轴线基本与外管轴线重合,保证内管与外管间具备适当的距离。外管、内管的两层结构也改善了导线耐磨性。由于越靠近内管的部位热缩形变越大,所以支撑环要氛围热缩性能不一样的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内管2与第一支撑环3a材料相同并一体制造,第二支撑环3b与外管1材料相同并一体制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管、第一支撑环肯定是要具备热缩特性的,外管得不具备热缩特性,才能保证内管、外管在被加热后彼此空隙拉大,构成保温腔。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环3b由热缩材质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由热缩材料制成;外管,由非热缩材质制成,所述外管套于内管上且两者同轴布置;支撑环,由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构成,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环的直径,所述内管的外壁、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外管的内壁依次连接,外管与内管之间具备若干个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为热缩材质,所述支撑环在非热缩状态下的平面展开图呈扇环形,所述支撑环在热缩状态下呈环形,所述内管的外壁、外管的内壁和相邻支撑环之间的空间构成保温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由热缩材料制成;外管,由非热缩材质制成,所述外管套于内管上且两者同轴布置;支撑环,由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构成,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环的直径,所述内管的外壁、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外管的内壁依次连接,外管与内管之间具备若干个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为热缩材质,所述支撑环在非热缩状态下的平面展开图呈扇环形,所述支撑环在热缩状态下呈环形,所述内管的外壁、外管的内壁和相邻支撑环之间的空间构成保温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第一支撑环材料相同并一体制造,所述第二支撑环与外管材料相同并一体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腔的热缩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亚博冷热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