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69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铣削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固定待打磨圆环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可带动圆环自转,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同步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弯折杆,两个弯折杆的端部均设有弯折部,两个弯折杆可构成矩形结构,两个弯折杆的中部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上,两个弯折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打磨组件。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圆环类工件的圆弧外壁进行打磨时存在的人工投入大和磨削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铣削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铣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加工圆环类的工件。由于圆环类的工件形状并非如普通工件的形状那样规整,因此,对圆环类工件的加工通常采用铸造工艺,这就使得圆环类工件圆周外围的圆弧面上存在大量的浇口,影响产品外观。因此,在圆环类的工件铸造后,通常要进行打磨。在已有技术中,圆环类工件毛坯的浇口是依靠人工打磨的。在打磨时,工人手持工件在砂轮机上将残留浇口打磨掉。但是人工打磨很难控制打磨深度,无法精确掌控圆弧面磨削量,时常会把圆环类工件的圆弧面磨凹,而导致产品报废。此外,人工打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铣削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圆环类工件的圆弧外壁进行打磨时存在的人工投入大和磨削量难以控制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铣削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固定待打磨圆环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可带动圆环自转,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同步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弯折杆,两个弯折杆的端部均设有弯折部,两个弯折杆可构成矩形结构,两个弯折杆的中部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上,两个弯折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打磨组件。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固定机构用于对待打磨的圆环进行固定,同时固定机构带动圆环自转实现圆环弧面的周向打磨,避免出现打磨死角;打磨机构用于对圆环圆周外缘的弧面进行打磨,具体的,第一转轴往复转动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始终相同。第一转轴在往复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与之固接的第一固定座往复摆动,第一固定座摆动的轨迹是以第一转轴为中心,第一转轴到固定座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段,同理,第二固定座摆动的轨迹为以第二转轴为中心,第二转轴到第二固定座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段,两个圆弧段的弧度相同。第一固定座往复摆动会带动两个弯折杆往复摆动,进而带动弯折杆端部连接的打磨组件往复摆动,打磨组件往复摆动的轨迹为与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摆动轨迹形状相同的圆弧段,从而使得打磨组件可贴合待打磨的圆环类工件的圆弧面相抵,实现对圆环类工件圆弧面的自动打磨,减少了人工投入,且打磨的厚度及磨削量通过调整工件到打磨组件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精确控制。进一步,打磨组件包括打磨座,打磨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可与待打磨的圆环的圆周外围相抵的打磨头。打磨座对打磨组件进行支撑,打磨头用于对圆环类工件的圆弧面进行打磨,将打磨头与打磨座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对打磨头的拆装和维修。进一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为三角形固定座,三角形固定座的相邻两个内角之间均设有调节槽,两个弯折杆分别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内均设有用于限定弯折杆位置的限位件。由于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均为三角形固定座,一方面起到减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调节槽的设置,调节槽起到调节弯折杆位置的作用,从而使得两个弯折杆之间的距离改变,进而使弯折杆运动轨迹改变,即当两个弯折杆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弯折杆端部的打磨头的运动轨迹所在的圆弧的直径增大,此时,打磨头可实现对厚度(高度)更大的圆环可工件进行打磨,增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进一步,两个弯折杆连接有打磨座的一端均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接在弯折杆上的第一螺纹筒,第一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调节螺柱远离第一螺纹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打磨座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螺纹筒之间。当两个弯折杆的位置通过调节槽调节后,使得两个弯折杆(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上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此时转动调节螺柱,使得第一螺纹筒与第二螺纹筒均沿调节螺柱相互远离运动,使得两个弯折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距离也增大,保证两个弯折杆始终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进而保证打磨头的运动轨迹具有确定性。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轴的顶端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本方案中驱动轴转动通过固定组件带动待打磨的圆环类工件自转,如此实现圆环类工件的周向打磨,结构简单;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用于支撑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保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进一步,驱动轴的下方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横向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端均固接有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上的第一螺母,驱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上的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滑动连接在固定槽的底部,且两个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分别位于双向丝杆的两个螺纹部上。固定槽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双向丝杆用于调节固定机构与打磨机构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可对圆环类工件的磨削量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当待打磨的圆环类工件直径较大时,还可通过转动双向丝杆使得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相互远离移动,为工件的打磨提供空间,使得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环类工件的打磨,进一步增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块,两个弧形块之间连接有伸缩杆。固定盘用于支撑待打磨的圆环类工件,两个弧形块用于抵紧圆环类工件的内径,实现工件的固定,通过伸缩杆的设置方便两个弧形块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内径的工件的固定,进一步增大装置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铣削加工设备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固定盘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件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5、弯折杆6、弯折部7、打磨座8、打磨头9、调节槽10、第一螺纹筒11、调节螺柱12、第二螺纹筒13、驱动轴14、第一支杆15、第二支杆16、固定槽17、双向丝杆18、第一螺母19、第二螺母20、固定盘21、弧形块22、伸缩杆23。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铣削加工设备,包括固定槽17,固定槽17内横向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18,双向丝杆18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槽17的左、右侧壁,双向丝杆18的左端同轴固接有转盘,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转盘实现双向丝杆18的转动。双向丝杆18左端的螺纹部上套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20,第二螺母20的底端滑动连接在固定槽17的底部,第二螺母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驱动轴14,驱动轴14由驱动电机控制转动,结合图2所示,驱动轴14的顶端同轴固接有固定盘21,固定盘2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块22,弧形块22为橡胶弧形块22,两个弧形块2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23,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杆2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动伸缩杆23,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双向丝杆18右端的螺纹部上套设有两个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19,两个第一螺母19的底端均滑动连接在固定槽17的底部,两个第一螺母19的顶端分别固接有第一支杆15和第二支杆16,第一支杆15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第二支杆1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第二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第一转轴2由往复电机控制驱动,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之间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铣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待打磨圆环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带动圆环自转,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同步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弯折杆,两个弯折杆的端部均设有弯折部,两个弯折杆可构成矩形结构,两个弯折杆的中部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上,两个弯折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打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铣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待打磨圆环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带动圆环自转,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同步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弯折杆,两个弯折杆的端部均设有弯折部,两个弯折杆可构成矩形结构,两个弯折杆的中部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上,两个弯折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打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座,打磨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可与待打磨的圆环的圆周外围相抵的打磨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削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为三角形固定座,三角形固定座的相邻两个内角之间均设有调节槽,两个弯折杆分别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内均设有用于限定弯折杆位置的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普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