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45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04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色阻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本申请通过在色阻层与阵列基板之间设置反射层,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形成顶发光型白光显示器,消除了像素中开口区位置的限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增加了发光区域的面积;另外,部分白光直接进入人眼,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降低了电子装置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平板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具有轻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大、色域宽、亮度高和功耗低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继液晶显示器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现有白光OLED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层位于源漏极层上的绝缘层与平坦层之间,发光器件层的阳极层、发光层及阴极层位于平坦层与像素限定层之间。基于该结构,现有的白光OLED显示面板一般为底发光型显示器,即发光层发出的光线透过基底发出到达人眼;因此,为了使得发光层发光的光线被最大化利用,被像素限定层限制的发光层只能设置于各TFT(薄膜晶体管)之间,而不能位于TFT之上,限制了现有白光OLED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或者各像素中发光区域面积大小。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OLED显示面板开口率较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色阻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发光器件层;以及位于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阳极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层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层;其中,所述阳极层为透明电极,所述阴极层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发光层中的发光单元一一对应。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层内。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色阻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发光器件层;以及位于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在本申请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阳极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层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层;其中,所述阳极层为透明电极,所述阴极层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在本申请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发光层中的发光单元一一对应。在本申请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层内。在本申请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凹面。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色阻层与阵列基板之间设置反射层,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形成顶发光型白光显示器,消除了像素中开口区位置的限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增加了发光区域的面积;另外,部分白光直接进入人眼,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降低了电子装置的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色阻层103、位于所述色阻层103上的发光器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101及位于所述基板101上的薄膜晶体管层102;其中,所述基板101的原材料可以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树脂基板等中的一种。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02包括ESL(蚀刻阻挡层型)、BCE(背沟道蚀刻型)或Top-gate(顶栅薄膜晶体管型)结构,具体没有限制;例如顶栅薄膜晶体管型包括:缓冲层、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层、间绝缘层、源漏极层以及平坦层。所述色阻层103包括至少两个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及蓝色色阻块中的一种,每一所述色阻单元对应一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阳极层109、位于所述阳极层109上的发光层110、即位于所述发光层110上的阴极层111;所述阳极层109形成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阳极层109包括至少两个成阵列排布的阳极,所述阳极层109主要用于提供吸收电子的空穴;所述发光层110形成于所述阳极层109上,所述发光层110被所述像素定义层112分隔成多个发光单元,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一所述阳极;所述阳极层109产生的空穴吸收所述阴极层111产生电子,并在所述发光层110中产生光源;所述阴极层111形成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上,所述阴极层111覆盖所述发光层110及位于阵列基板上的所述像素定义层112。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色阻层103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反射层106,所述反射层106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所述反射层106的的材料可选为银(Ag)、铝(Al)、铬(Cr)、钼(Mo)、钨(W)、钛(Ti)、金(Au)、钯(Pd)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显示面板为顶发光型OLED显示器件,因此所述阳极层109为透明的金属电极,所述阴极层111为透明或半透明的金属电极;优选的,阳极层109的材料可选为铟锡氧化物(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铟镓氧化物(IGO)或氧化锌铝(AZ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阴极层111的材料可选为镁(Mg)、钙(Ca)、铝(Al)或银(Ag)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发光层110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阳极层109后,进入所述色阻层103并反射对应色阻颜色的光线,并再次经过阳极层109及阴极层111进入人眼;另外,由于所述发光层110发出的光线只有部分经过反射层106,另一部分光源直接透过所述阴极层111进入人眼,此部分光源为未经过彩色滤光膜的白光;因此,每一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为白光与对应色阻过滤后的光线的叠加,实现了RGBW显示。如图1所示,所述反射层106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发光层110中的发光单元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110在所述反射层106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层106内。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反射层106在所述阵列基板上整层设置;可以理解的,由于阳极层109与源漏极的连接过孔存在金属,因此反射层的设置需要避开该过孔,防止电路的短路;由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源为非定向的,因此本实施例反射层106的设置提高了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反射单元106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凹面;可以理解的,利用凹透镜的原理将所述反射层106设置成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色阻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发光器件层;以及位于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色阻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发光器件层;以及位于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阳极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层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层;其中,所述阳极层为透明电极,所述阴极层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发光层中的发光单元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层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凹面。6.一种电子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岳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