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面部识别模块制作在像素单元中额外的一个F子像素单元内,用于采集面部图像,在非显示区的一端设置显示芯片和面部识别芯片,显示芯片驱动显示面板,面部识别芯片驱动面部识别模块,可以进一步利于全面屏设计、提高屏幕生产良率、节省整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各大手机厂商均在布局面部识别。由于现有的人脸识别需要单独的面部识别传感器,而面部识别传感器需要占据一定空间,不利于全面屏设计。将面部识别功能嵌入到液晶面板中,因为有制造材料成本低,且更加利于做全面屏设计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面板制造公司的重视。已知的面部识别传感器设置方案是采用在屏幕顶部挖槽的方式,将面部识别传感器放在挖槽位置。参考图1,现有显示面板架构示意图。现有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在非显示区12的一端设置显示芯片121,显示芯片121驱动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显示区11内设置有像素单元(Pixel)111,每一像素单元111由R子像素单元(SubPixelR)、G子像素单元(SubPixelG)和B子像素单元(SubPixelB)组成,所有像素单元111阵列分布在整个显示区11内。现有通过在屏幕顶部挖槽将面部识别传感器放在挖槽位置的面部识别设置方式,其缺点是影响美观且不能做到真正的全面屏。同时屏幕挖槽设计的工艺难度大,影响屏幕生产良率良品率低,也增加了屏幕成本。再者额外的面部识别器件也增加了整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利于全面屏设计、提高屏幕生产良率、节省整机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由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组成,所述F子像素单元设有面部识别模块用于采集面部图像;所述非显示区的一端设有显示芯片和面部识别芯片:所述显示芯片分别与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进行面板显示;所述面部识别芯片与所述F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F子像素单元进行面部图像采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显示面板的屏幕不用挖槽预留前置摄像头和面部识别器件的位置,提高屏幕生产良率;(2)内嵌式面部识别设置方式更加利于全面屏设计,提高整机美观;(3)无需额外的前置摄像头和面部识别器件,节省整机成本。附图说明图1,现有显示面板架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架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所述的面板显示与面部识别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2,本技术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架构示意图。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21和非显示区22。所述显示区21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像素单元211,每一像素单元211由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组成,所述F子像素单元设有面部识别模块用于采集面部图像。所述非显示区22的一端设有显示芯片221和面部识别芯片222:所述显示芯片211分别与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进行面板显示;所述面部识别芯片222与所述F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F子像素单元进行面部图像采集。也即,将面部识别模块制作在额外的一个F子像素单元(subpixelF)内,用于采集面部图像。这时每一像素单元(Pixel)由SubPixelR、SubPixelG、SubPixelB和subpixelF组成,Pixel阵列分布在整个显示区。在非显示区的一端设置显示芯片和面部识别芯片,显示芯片驱动显示面板,面部识别芯片驱动面部识别模块。可选的,显示芯片221和面部识别芯片222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内。具体的,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211中,同一行的所有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薄膜晶体管(TFT)连接同一条扫描信号线(Gate);同一行的每一R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一数据信号线Data1,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Data1接入所述显示芯片221;同一行的每一G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二数据信号线Data2,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Data2接入所述显示芯片221;同一行的每一B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三数据信号线Data3,并通过所述第三数据信号线Data3接入所述显示芯片221;同一行的每一F子像素单元连接一第四数据信号线Data4,并通过所述第四数据信号线Data4接入所述面部识别芯片222。也即,在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中,同一行的所有像素单元共用一条Gate线,每一R、G、B、F子像素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Data线。其中R、G、B子像素单元的Data线接入显示芯片,F子像素单元的Data线接入面部识别芯片。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211中,同一行的所有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在接入所述同一行的扫描信号线输出高电平时导通;所述显示芯片221,通过所有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Data1向所述同一行的相应R子像素单元输入对应行的显示电压、通过所有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向所述同一行的相应G子像素单元输入对应行的显示电压、通过所有所述第三数据信号线向所述同一行的相应B子像素单元输入对应行的显示电压;所述面部识别芯片222,通过所有所述第四数据信号线从所述同一行的相应F子像素单元读取对应行的面部图像信息。也即,Gate1~GateN依次输出高电平(6~12V)将对应行的像素单元的TFT打开,其余Gate线保持低电平(-9~-7V)对应行的像素单元的TFT关断,显示芯片通过接入对应行的R、G、B子像素单元的Data线送入对应行的显示电压,面部识别芯片通过接入对应行的F子像素单元的Data线读取对应行的面部图像信息。参考图3,本技术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TFT阵列基板和CF基板;所述TFT阵列基板包括像素电极层,所有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分布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上,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如图中标号R、G、B、F所示)分别与一薄膜晶体管(TFT)相连。具体的,所述TFT阵列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光层310、TFT玻璃基板311、绝缘层312、栅极绝缘层(GI)313、漏极绝缘层(ILD)314、有机平坦层(PLN)315、公共电极层(COMITO)316、触控绝缘层(IL)317、显示像素绝缘层(PV)318以及像素电极层319,所有像素单元阵列分布于所述像素电极层319上;所述CF基板包括CF玻璃基板321和形成在所述CF玻璃基板321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由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组成,所述F子像素单元设有面部识别模块用于采集面部图像;所述非显示区的一端设有显示芯片和面部识别芯片:所述显示芯片分别与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进行面板显示;所述面部识别芯片与所述F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F子像素单元进行面部图像采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由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组成,所述F子像素单元设有面部识别模块用于采集面部图像;所述非显示区的一端设有显示芯片和面部识别芯片:所述显示芯片分别与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进行面板显示;所述面部识别芯片与所述F子像素单元相连,用于驱动所述F子像素单元进行面部图像采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行的所有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同一条扫描信号线;同一行的每一R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一数据信号线,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接入所述显示芯片;同一行的每一G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二数据信号线,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接入所述显示芯片;同一行的每一B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三数据信号线,并通过所述第三数据信号线接入所述显示芯片;同一行的每一F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第四数据信号线,并通过所述第四数据信号线接入所述面部识别芯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行的所有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和F子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在接入所述同一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立,贺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