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平专利>正文

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84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包括炉体、坩埚、旋转支架和旋转轴,坩埚设置在炉体内部,并与炉体之间形成保温室,炉体顶部设有炉盖,炉体放置在旋转支架上,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支架的顶部铰接,旋转轴的下端与炉体背面的底部铰接,旋转支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炉体正面顶部设有出汤槽,出汤槽与坩埚贯通连接,炉体背面的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有热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传统金属熔化炉的保温室及转运包,同时减少运转或翻倒环节,节约成本及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
本技术涉及熔化设备
,尤指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
技术介绍
在冶金领域中,熔化金属是十分普遍而重要的工艺,熔化后的金属能够用于铸造各种造型的金属部件。而坩埚炉是一种用于熔化或保温铝、铜、铅等金属的炉子,包括燃烧室的装置本体、放入燃烧室的坩埚、摆放坩埚的坩埚坐台、给燃烧室提供热能的燃烧器和把燃烧过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烟囱构成。工作时,燃烧器对燃烧室提供热源,对坩埚进行加热。在加热的同时,会产生大量高温废气,在未被利用的状态下排放到大气中,被排放的废气温度非常高,具有可观的热能。结合铝合金产品的密度低、强度高、可压铸性强,适合压铸复杂的结构,铝合金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各个行业,它对我国国名经济和国防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各行业对铝合金制品的用途不同,对铝合金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对熔炼铝液和存储铝液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保温炉存贮金属液,再用给汤机将金属液转移到压铸机进料口。在金属液转移过程中,需要把熔化后的金属液在保温炉保温的情况下,使用压铸给汤机把金属液从定量炉中经过保温炉倒到相应的压铸机中,传统熔化炉结构简单,每次出汤时都需要员工接近出汤口进行倒液等动作,有耗材及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可取代传统金属熔化炉的保温室及转运包,同时减少运转或翻倒环节,节约成本及能源消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包括炉体、坩埚、旋转支架和旋转轴,所述坩埚设置在炉体内部,并与炉体之间形成保温室,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炉盖,所述炉体放置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支架的顶部铰接,旋转轴的下端与炉体背面的底部铰接,所述旋转支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炉体正面顶部设有出汤槽,所述出汤槽与坩埚贯通连接,所述炉体背面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有热气管。其中,所述炉盖顶部连接有进液漏斗,所述进液漏斗与坩埚贯通连接。其中,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炉体背面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加热装置连通。其中,所述进气口上装有控制阀。其中,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架卡接在凹槽内。其中,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炉体的侧面形成直角槽,所述固定条放置在活动架上面,直角槽与活动架的一棱边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取代传统金属熔化炉的保温室及转运包,同时减少运转或翻倒环节,节约成本及能源消耗;首先,本技术在炉体的进气口外接热气管,热气管经进气口往保温室通热气,热气沿着坩埚循环向上,坩埚周边加热均匀持续,进而可以给炉体内的坩埚加热,实现了坩埚炉在运转过程中的保温功能;其次,本技术通过在炉体增加了旋转支架,出汤时,工作人员通过将旋转支架往前推,进而带动炉体往前倾倒,而炉体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在旋转支架上,旋转轴的伸缩实现炉体的倾倒,可随时停止倾倒并停止出汤,便于控制出汤量,而且无需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炉体来出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安全度;而且旋转支架底部还设有滚轮,可以实现坩埚炉在轨道或平地上移动,从而可以实现金属液从一个工位转移到下一个工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半剖图。图3是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炉体;2-坩埚;3-旋转支架;4-旋转轴;5-保温室;6-炉盖;7-出汤槽;8-进气口;9-进液漏斗;10-出气口;11-固定架;12-活动架;13-固定条;14-凹槽;15-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包括炉体1、坩埚2、旋转支架3和旋转轴4,所述坩埚2设置在炉体1内部,并与炉体1之间形成保温室5,所述炉体1顶部设有炉盖6,所述炉体1放置在旋转支架3上,所述旋转轴4的上端与旋转支架3的顶部铰接,旋转轴4的下端与炉体1背面的底部铰接,所述旋转支架底3部活动连接有滚轮15,所述炉体1正面顶部设有出汤槽7,所述出汤槽7与坩埚2贯通连接,所述炉体1背面的底部设有进气口8,所述进气口8连通有热气管。本技术可取代传统金属熔化炉的保温室及转运包,同时减少运转或翻倒环节,节约成本及能源消耗;首先,本技术在炉体1的进气口8外接热气管,热气管经进气口8往保温室5通热气,热气沿着坩埚2循环向上,坩埚2周边加热均匀持续,进而可以给炉体1内的坩埚2加热,实现了坩埚炉在运转过程中的保温功能;其次,本技术通过在炉体1增加了旋转支架3,出汤时,工作人员通过将旋转支架3往前推,进而带动炉体1往前倾倒,而炉体1通过旋转轴4活动连接在旋转支架3上,旋转轴4的伸缩实现炉体1的倾倒,可随时停止倾倒并停止出汤,便于控制出汤量,而且无需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炉体1来出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安全度;而且旋转支架3底部还设有滚轮15,可以实现坩埚炉在轨道或平地上移动,从而可以实现金属液从一个工位转移到下一个工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炉盖6顶部连接有进液漏斗9,所述进液漏斗9与坩埚2贯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金属液可以通过炉盖6上面的进液漏斗9进入到坩埚2中,以免金属液溅出,更方便倾倒金属液。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炉体1背面顶部设有出气口10,所述出气口10与加热装置连通。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出气口10连接有加热装置,可以将热气进行循环利用,能有效节约能源。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8上装有控制阀。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控制阀控制热气的流通处理,提高了炉体1进热气的可调化。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架3包括固定架11和活动架12,所述固定架11的上端设有凹槽14,所述活动架12卡接在凹槽14内,所述炉体1的两侧设有固定条13,所述固定条13与炉体1的侧面形成直角槽,所述固定条13放置在活动架12上面,直角槽与活动架12的一棱边卡接。采用上述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出汤处理,通过将活动架12往前推,活动架12在凹槽14内滑动,进而带动炉体1向前倾倒,但是由于炉体1通过旋转轴4与活动架12连接,出汤结束后,只需将活动架12往后拉,就能将炉体1归位,提高了出汤的自动化,能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安全度。作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所述滚轮15和旋转轴4连接有电动驱动装置,可以通过电动驱动装置实现坩埚炉的运转、倾倒金属液的自动化,能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安全度。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包括炉体和坩埚,所述坩埚设置在炉体内部,并与炉体之间形成保温室,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炉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和旋转轴,所述炉体放置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支架的顶部铰接,旋转轴的下端与炉体背面的底部铰接,所述旋转支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炉体正面顶部设有出汤槽,所述出汤槽与坩埚贯通连接,所述炉体背面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有热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包括炉体和坩埚,所述坩埚设置在炉体内部,并与炉体之间形成保温室,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炉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和旋转轴,所述炉体放置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支架的顶部铰接,旋转轴的下端与炉体背面的底部铰接,所述旋转支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炉体正面顶部设有出汤槽,所述出汤槽与坩埚贯通连接,所述炉体背面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有热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存贮、转运两用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顶部连接有进液漏斗,所述进液漏斗与坩埚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平
申请(专利权)人:易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