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3309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取水液压泵,以及与用于取水的水泵一体安装的取水液压马达,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均连接有长度大于20米的取水液压管;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所述取水液压管连接至取水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取水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相连接的取水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回油泵,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该取水液压管,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输入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小回油管路中液压油作用在出油口的重力势能,便于取水液压马达高效运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特别的涉及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消防系统中,水作为传统的灭火介质,易于取用,在灭火作业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在城市中,大型建筑都配备有消防水系统,且经过消防检验,一旦发生火灾,能够为消防队提供水源供应。然而,在远离都市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就无法为消防队提供便利的消防水供给,消防队需要就近寻找河流等自然水源地进行取水,然而事故发生地距离自然水源地的距离较远,为此,需要将自然水源中的水泵出后远距离输送到事故发生地,为消防队提供消防水供给。然而,自然水源地的地形复杂,或具有较多的坑洼,不易靠近水源,或取水落差较大,需高空悬吊取水。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消防取水车,利用履带底盘适应不同的地形,同时采用液压吊臂将取水模块下方到自然水源中。为便于将动力输送到取水模块中,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驱动取水模块中的液压马达转动,带动水泵取水。对于落差较大的取水地,液压管内的液压油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使得液压马达的回油较困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小回油管路中液压油作用在出油口的重力势能,便于取水液压马达高效运行的取水用液压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取水液压泵,以及与用于取水的水泵一体安装的取水液压马达,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均连接有长度大于20米的取水液压管;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所述取水液压管连接至取水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取水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相连接的取水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回油泵,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该取水液压管,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输入轴连接有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取水液压管之间还连接有与所述辅助回油泵并联设置的旁路回油管。这样,可以防止因故障而造成辅助回油泵的流量减小或停止工作,影响取水液压管中的回油流回油箱,使系统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旁路回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回油单向阀,所述回油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旁路回油管,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回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辅助回油泵的出油口和所述液压油箱。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与所述取水液压管之间连接有泄回油接头,所述泄回油接头上具有贯通设置的主油孔,所述主油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和所述取水液压管;所述泄回油接头的主油孔内径由两端向中部逐渐变小,所述泄回油接头上还具有与所述主油孔垂直贯通设置的副油孔,所述副油孔与所述主油孔相贯于所述主油孔内径最小处;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泄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泄回油接头的副油孔。进一步的,所述泄回油接头与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泄油口之间还设置有泄油单向阀,所述泄油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泄油口,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泄回油接头。进一步的,所述泄油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低于500bar。进一步的,所述主油孔朝向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的一端具有内径不变的第一直孔段,所述主油孔的内径最小处具有内径不变的第二直孔段,所述第二直孔段的长度与所述副油孔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一直孔段与所述第二直孔段之间具有第一锥孔段,所述第一锥孔段的锥度为2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孔段的内径为所述第二直孔段的内径的3~4倍。进一步的,所述主油孔朝向所述取水液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孔段之间为第二锥孔段,所述第二锥孔段的锥度为7°~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小回油管路中液压油作用在出油口的重力势能,便于取水液压马达高效运行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消防取水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消防取水车的部分液压原理示意图。图3为液压油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消防取水车,包括采用液压驱动的履带底盘1,所述履带底盘1上安装有发动机(图中未示出),所述发动机位于所述履带底盘1宽度方向的中部,且靠近所述履带底盘1的后端,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沿所述履带底盘1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履带底盘1的前端设置;所述履带底盘1的中部还设置有燃油箱(图中未示出),所述燃油箱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下方,所述发动机的燃油管连接至所述燃油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变速箱(图中未示出),所述变速箱背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具有三个可切断动力的变速箱输出端;所述履带底盘1的前端安装有液压吊臂2;所述履带底盘1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取水系统,所述取水系统包括能够悬吊在所述液压吊臂2上的取水模块和取水液压泵4;所述取水模块包括一体安装的水泵和取水液压马达5,所述取水液压马达5与所述取水液压泵4之间连接有长度大于20米的取水液压管;所述取水系统还包括用于盘绕收纳所述取水液压管的绞盘6;两个所述取水液压泵4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变速箱输出端上,另一所述变速箱输出端上安装有行走液压泵7,所述行走液压泵7的出油口连接有控制阀组8,所述控制阀组8包括两个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履带底盘1的左履带和右履带的行走控制阀,所述行走控制阀的控制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履带底盘1;所述履带底盘1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箱9,所述取水液压泵4的进油口和所述行走液压泵7的进油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9。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行走液压泵7将液压油经过行走控制阀送入履带底盘1,驱动履带底盘1行走,由于履带底盘1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使得整个取水车能够适应自然水源地复杂多变的地形,便于取水。取水时,通过液压吊臂2将取水模块放入自然水源中,将安装有取水液压泵4的两个变速器输出端与变速箱结合,取水液压泵4输送的高压液压油驱动取水液压马达5带动水泵转动,从自然水源中取水。由于取水液压管的长度大于20米,对于部分落差较大的自然水源地,可以从高处(比如桥梁上)将取水模块下方到水源中进行取水作业。实施时,所述绞盘6包括安装在履带底盘1上的绞盘支架,以及由同轴焊接成一体且内部相互分隔的进油钢管和回油钢管组成的绞盘转轴,所述进油钢管和回油钢管相背离的一端均通过旋转接头可转动地安装在绞盘支架上;所述取水液压泵4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进油钢管所连接的旋转接头,所述回油钢管所连接的旋转接头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9;所述绞盘6还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绞盘转轴上的滚筒架和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沿所述绞盘转轴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有三个,所述滚筒架包括多个沿轴向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圆形挡板之间的滚筒钢管,所述滚筒钢管沿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绞盘转轴的外侧;所述进油钢管和回油钢管的管壁上均具有贯通设置的接头端,所述取水液压马达5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通过所述取水液压管连接至所述进油钢管或回油钢管的接头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滚筒钢管沿周向均布设置,使得取水液压管能够从相邻两个滚筒钢管之间穿过连接在进油钢管或回油钢管的接头端的接头端上。在进油钢管和回油钢管的端部连接旋转接头,既可以使液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取水液压泵,以及与用于取水的水泵一体安装的取水液压马达,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均连接有长度大于20米的取水液压管;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所述取水液压管连接至取水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取水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相连接的取水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回油泵,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该取水液压管,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输入轴连接有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取水液压泵,以及与用于取水的水泵一体安装的取水液压马达,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均连接有长度大于20米的取水液压管;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所述取水液压管连接至取水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取水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相连接的取水液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回油泵,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该取水液压管,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所述辅助回油泵的输入轴连接有驱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取水液压管之间还连接有与所述辅助回油泵并联设置的旁路回油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回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回油单向阀,所述回油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旁路回油管,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还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辅助回油泵的出油口和所述液压油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液压马达的回油口与所述取水液压管之间连接有泄回油接头,所述泄回油接头上具有贯通设置的主油孔,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利奎李晓峰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