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317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2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和第二换热器;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发电机;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包括工质输入端和工质输出端;低温余热蒸汽先通过第一蒸发器换热变为低温余热热水,低温余热热水经过第二蒸发器后排出;压缩机、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发电机传动连接。低温余热蒸汽先后经过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进行换热,对低温余热蒸汽中的余热的利用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余热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快速增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低品位热能,而对其的回收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消耗过快问题及能源消耗过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大量的低温余热蒸汽,比如在矿藏热采尾端存在大量低温余热蒸汽,现有的对低温余热蒸汽的回收,一般是通过换热器来进行回收,由于余热蒸汽具有低热量性以及常规换热器的传热温压较小,这就导致简单利用换热器对低温余热蒸汽进行利用的热回收效率较低,导致能量无法较为充分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包括: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发电机;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工质输入端和工质输出端;低温余热蒸汽先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换热变为低温余热热水,所述低温余热热水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后排出;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膨胀机和所述第二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膨胀机均与所述工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端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相连接;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使用同种工质。可选的,所述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还包括第二工质泵;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还包括节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均与所述工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工质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工质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接。可选的,所述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还包括:第一发电机、第一膨胀机、第一工质泵和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膨胀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机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工质泵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工质泵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发电机与所述第一膨胀机传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膨胀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逆止阀。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为分步直动式电磁阀或先导式电磁阀。可选的,所述节流阀为可调节节流阀或滑套式节流阀。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应用于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低温余热蒸汽输送到第一蒸发器进行换热,得到低温余热热水;将所述低温余热热水输送到第二蒸发器进行换热后排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装置,包括,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用于将低温余热蒸汽输送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的第一蒸发器进行换热,得到低温余热热水;第二输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低温余热热水输送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的第二蒸发器进行换热后排出。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至少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中各个步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系统设置有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发电机;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工质输入端和工质输出端;低温余热蒸汽先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换热变为低温余热热水,所述低温余热热水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后排出;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膨胀机和所述第二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膨胀机均与所述工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端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相连接;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使用同种工质。基于此,低温余热蒸汽首先通过第一蒸发器换热,驱动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低温余热蒸汽经过第一蒸发器后变为低温余热热水,然后低温余热热水再经过第二蒸发器后排出,并驱动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由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膨胀机和所述第二发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膨胀机均与所述工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端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相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分流装置控制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中工质的流量来控制第二膨胀机输出的功,以便控制压缩机与第二发电机的功率,以实现冷电联产。上述过程中,低温余热蒸汽先后经过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进行换热,对低温余热蒸汽中的余热的利用率更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蒸发器-1;第一膨胀机-2;第一发电机-3;第一工质泵-4;冷凝器-5;第二蒸发器-6;第二发电机-7;第二工质泵-8;第二电磁阀-9;第二换热器-10;逆止阀-11;第二膨胀机-12;压缩机-13;第一电磁阀-14;节流阀-15;第一换热器-16。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包括: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和第二换热器10;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1;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6、第二膨胀机12和第二发电机7;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13;第二换热器包括工质输入端和工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发电机;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工质输入端和工质输出端;低温余热蒸汽先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换热变为低温余热热水,所述低温余热热水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后排出;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膨胀机和所述第二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膨胀机均与所述工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端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相连接;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使用同种工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发电机;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工质输入端和工质输出端;低温余热蒸汽先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换热变为低温余热热水,所述低温余热热水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后排出;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膨胀机和所述第二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膨胀机均与所述工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端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相连接;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使用同种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还包括第二工质泵;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还包括节流阀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均与所述工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工质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工质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低温余热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还包括:第一发电机、第一膨胀机、第一工质泵和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膨胀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机与所述冷凝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合李鹏贾晓强梅中恺韩旭王智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