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电刷端子及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7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及端盖,电刷端子包括接触端、竖直连接于所述接触端顶部的连接端及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顶部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朝前斜上方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包括自后往前依次连接的弯压部及向下折弯且呈圆弧形的压紧部,所述弯压部后端与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刷端子上设置固定槽及下压块,使电容插脚能由下压块压于固定槽上固定,从而不需要焊接过程,从根本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虚焊及假焊的现象,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且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电刷端子及端盖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电刷端子及端盖。
技术介绍
直流微电机是通讯等小型设备用于提醒或传动的设备。在现有直流微电机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EMC测试,而现有的直流微电机在安装电刷组及电容时,将两接电电刷组上焊接一个电容达到通过EMC测试的目的,在焊接时,操作员使用烙铁焊接不容易焊接上,容易造成虚焊或者假焊的现象,从而导致电容电子组件与电刷组件接触不稳定,最终导致直流微电机的EMC测试不及格。而该焊接过程容错率低,需要精确并细心的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电刷端子及端盖。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包括接触端、竖直连接于所述接触端顶部的连接端及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顶部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朝前斜上方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包括自后往前依次连接的弯压部及向下折弯且呈圆弧形的压紧部,所述弯压部后端与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槽长度与所述下压块长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端右端朝右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固定槽右端,所述限位块上纵向贯穿设置有用于装配限位螺丝的限位螺孔。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端上焊接有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前端横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卡口,所述安装卡口上、下端分别朝左端折弯延伸设置有弯折卡块,两所述弯折卡块与所述弹性连接臂的弯折角度一致。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连接臂前端上、下端对应所述安装卡口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凸台,两所述凸台平行设置。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端盖,包括胶盖,所述胶盖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右端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端子定位块,所述端子定位块与所述安装槽侧壁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安装槽底面对应所述空隙贯穿设置有端子插槽,上述电刷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且所述电刷端子的固定端下端面抵于所述端子定位块上端面上,电容的左、右插脚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槽上方,所述下压块紧压固定于所述电容的插脚上端。作为优选,所述电容紧贴于所述安装槽底面。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端上焊接有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前端横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卡口,所述安装卡口上、下端分别朝左端折弯延伸设置有弯折卡块,两所述弯折卡块与所述弹性连接臂的弯折角度一致;所述安装开口中卡接有碳刷。作为优选,所述碳刷前端对应所述弯折卡块设置有固定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在电刷端子上设置固定槽及下压块,使电容插脚能由下压块压于固定槽上固定,从而不需要焊接过程,从根本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虚焊及假焊的现象,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且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刷端子与端盖的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包括接触端1、竖直连接于所述接触端1顶部的连接端2及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端2顶部的固定端3,所述固定端3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槽30,所述固定槽30内侧壁后端朝前斜上方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30相配合的下压块31,所述下压块31包括自后往前依次连接的弯压部310及向下折弯且呈圆弧形的压紧部311,所述弯压部310后端与所述固定槽30内侧壁后端连接。具体地,所述接触端1前端面上向上倾斜设置有弹性卡块,使用时,电刷端子插入胶盖后,弹性卡块卡在胶盖下端面,使电刷端子位置固定,不会随意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30长度与所述下压块31长度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3右端朝右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位于所述固定槽30右端,所述限位块32上纵向贯穿设置有用于装配限位螺丝的限位螺孔320。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2上焊接有弹性连接臂4,所述弹性连接臂4前端横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卡口40,所述安装卡口40上、下端分别朝左端折弯延伸设置有弯折卡块41,两所述弯折卡块41与所述弹性连接臂4的弯折角度一致。具体地,安装卡口40呈方形;在弹性连接臂4上、下端对应安装卡口40设置有遮挡块,该遮挡块与弯折卡块41位于弹性连接臂4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臂4前端上、下端对应所述安装卡口40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凸台,两所述凸台平行设置。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端盖,包括胶盖5,所述胶盖5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50,所述安装槽50左、右端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端子定位块51,所述端子定位块51与所述安装槽50侧壁之间设置有空隙52,所述安装槽50底面对应所述空隙52贯穿设置有端子插槽,上述电刷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且所述电刷端子的固定端3下端面抵于所述端子定位块51上端面上,电容6的左、右插脚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槽30上方,所述下压块31紧压固定于所述电容6的插脚上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6紧贴于所述安装槽50底面。具体地,在端子定位块51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方便端盖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2上焊接有弹性连接臂4,所述弹性连接臂4前端横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卡口40,所述安装卡口40上、下端分别朝左端折弯延伸设置有弯折卡块41,两所述弯折卡块41与所述弹性连接臂4的弯折角度一致;所述安装开口中卡接有碳刷7。本实施例中,所述碳刷7前端对应所述弯折卡块41设置有固定卡槽。具体地,在安装槽50底面中部贯穿设置有转子槽,电刷端子的弹性连接臂4设置在转子槽上方。将弹性连接臂4焊接在连接端2上,制备电刷端子;将碳刷7穿过安装开口,并使弯折卡块41卡于碳刷7的固定卡槽上;将电刷端子插入端子插槽中;弯折电容6插脚,使电容6插脚呈“人”字形,并分别将电容6的左、右插脚放于固定槽30上方,压下下压块31,使下压块31的压紧部311设于固定槽30中,此时电容6的左、右插脚在下压块31的紧压下固定在固定槽30中,最后将电容6紧贴于安装槽50的底面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在电刷端子上设置固定槽30及下压块31,使电容6插脚能由下压块31压于固定槽30上固定,从而不需要焊接过程,从根本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虚焊及假焊的现象,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且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端、竖直连接于所述接触端顶部的连接端及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顶部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朝前斜上方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包括自后往前依次连接的弯压部及向下折弯且呈圆弧形的压紧部,所述弯压部后端与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端、竖直连接于所述接触端顶部的连接端及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顶部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贯穿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朝前斜上方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包括自后往前依次连接的弯压部及向下折弯且呈圆弧形的压紧部,所述弯压部后端与所述固定槽内侧壁后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长度与所述下压块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右端朝右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固定槽右端,所述限位块上纵向贯穿设置有用于装配限位螺丝的限位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上焊接有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前端横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卡口,所述安装卡口上、下端分别朝左端折弯延伸设置有弯折卡块,两所述弯折卡块与所述弹性连接臂的弯折角度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直流微电机的电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强倪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铼升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