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29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墙板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包括ALC墙板Ⅰ、ALC墙板Ⅱ、H型钢梁、L型角钢和螺栓,所述ALC墙板Ⅰ位于ALC墙板Ⅱ的上方;所述ALC墙板Ⅱ的底部固定有附框,附框与H形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之间设有U型镀锌铁件,U型镀锌铁件包括位于两个顶部水平边、位于两顶部水平边之间的底部水平边、以及连接顶部水平边和底部水平边的斜边,其中两个顶部水平边均与H型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水平边位于顶部水平边的下方,底部水平边与框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U型镀锌铁件使框与H型钢梁固定连接。其抗震性能高,防水效果好,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墙板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用外墙板多采用砌块制成,但是由砌块制成的墙体存在以下缺陷:(1)砌体结构自重大,因此外墙板的自重较大;(2)砌体砂浆和砖石砌块之间的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导致外墙板的抗震及抗裂性能较差;(3)砌体结构砌筑工作繁重,现场湿作业较多,对环境污染严重;(4)砌体墙的外贴保温容易脱落。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LightweightConcrete)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ALC)的一种。ALC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钢筋增强)。ALC板既可做墙体材料,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因此ALC材料越来越多的用于腔体,但是ALC墙板大多存在以下缺陷:(1)与窗框结合部位传统外墙板易渗水;(2)外墙板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其抗震性能高,防水效果好,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其中,包括ALC墙板Ⅰ、ALC墙板Ⅱ、H型钢梁、L型角钢和螺栓,所述ALC墙板Ⅰ位于ALC墙板Ⅱ的上方;所述ALC墙板Ⅰ和ALC墙板Ⅱ之间设有水平缝,水平缝从内至外依次填充有水泥砂浆层、岩棉层、PE层和密封胶层,楼板位于ALC墙板Ⅰ的下方,楼板的上表面与ALC墙板Ⅰ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Ⅰ内预埋有双层双向的钢筋网Ⅰ,L型角钢Ⅱ的一边通过螺栓Ⅱ与ALC墙板Ⅰ连接,L型角钢Ⅱ的另一边通过螺栓Ⅰ与楼板连接,L型角钢Ⅱ上与螺栓Ⅱ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Ⅱ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竖直方向,L型角钢Ⅱ上与螺栓Ⅰ的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Ⅰ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水平方向;所述H型钢梁位于楼板的下方,H型钢梁的上翼缘板的顶部表面与楼板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Ⅱ位于楼板和H型钢梁的外侧,且ALC墙板Ⅱ与楼板、H型钢梁之间设有岩棉层,H型钢梁的一侧与ALC墙板Ⅱ固定连接,对应的另一侧即朝向室内的一侧固定有防火板;所述ALC墙板Ⅱ的底部固定有附框,附框与H形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之间设有U型镀锌铁件,U型镀锌铁件包括位于两个顶部水平边、位于两顶部水平边之间的底部水平边、以及连接顶部水平边和底部水平边的斜边,其中两个顶部水平边均与H型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水平边位于顶部水平边的下方,底部水平边与框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U型镀锌铁件使框与H型钢梁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楼房的外墙板由数个竖向设置的ALC墙板Ⅰ、ALC墙板Ⅱ拼接而成,在相邻两块ALC墙板Ⅰ的拼接处设有填充部,填充部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石膏砂浆层、密封胶层、泡沫棒层、粘接砂浆层、防火岩棉层、泡沫棒层、密封胶层、石膏砂浆层、腻子层和乳胶漆层,石膏砂浆层包括100mm宽网格布和薄抹灰砂浆,填充部的横截面呈折线形,填充部的两端为对称的三棱柱,三棱柱的内侧分别设置对称的上方体Ⅰ,在两长方体Ⅰ之间设有长方体Ⅱ,长方体Ⅱ与两长方体Ⅰ之间呈交错设置,且两长方体Ⅰ和长方体Ⅱ之间分别通过平行六面体连接。通过设置填充部能够提高外墙板的防渗水性。所述H型钢梁内填充有岩棉。所述ALC墙板Ⅱ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与附框的侧壁之间形成滴水口。所述H型钢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分别通过锚栓Ⅱ和L型角钢Ⅰ与ALC墙板Ⅱ固定连接,L型角钢Ⅰ分别与H型钢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固定连接,锚栓Ⅱ的一端与L型角钢Ⅰ焊接连接,另一端与ALC墙板Ⅱ固定连接。所述ALC墙板Ⅰ和ALC墙板Ⅱ的外墙面上有内至外依次设有弹性涂料层、柔性腻子层、抹灰砂浆层和防水界面剂层,实现了外墙面的防水。所述U型镀锌铁件内、以及U型镀锌铁件与附框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如岩棉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使ALC墙板和楼板固定连接的L型角钢Ⅱ上设置椭圆形孔,实现了ALC墙板沿高度方向的上下移动和沿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变形能力强,提高了整个墙体的抗震性能;(2)通过在水平缝中的层状填充物、以及在相邻ALC墙板之间的填充部,提高了整个墙体的防水性能;(3)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4)减少现场的湿作业、减少环境污染。(5)保温和墙体一体化杜绝了外贴保温脱落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LC墙板Ⅰ的横截面图;图3是U型镀锌铁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层钢筋网Ⅰ;2ALC墙板Ⅰ;3ALC墙板Ⅱ;4锚栓Ⅱ;5岩棉层;6滴水口;7附框;8窗框;9U型镀锌铁件;901顶部水平边;902斜边;903底部水平边;10防火板;11H型钢梁;12L型角钢Ⅰ;13螺栓Ⅰ;14楼板;15聚氨酯防水层;16L型角钢Ⅱ;17螺栓Ⅱ;18填充部;19水平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包括ALC墙板Ⅰ2、ALC墙板Ⅱ3、以及用于连接ALC墙板和楼板14的H型钢梁11、L型角钢和螺栓。ALC墙板Ⅰ2位于ALC墙板Ⅱ3的上方,本技术中,楼房的外墙板由多个竖向设置的ALC墙板Ⅰ2、ALC墙板Ⅱ3拼接而成。如图2所示,在相邻两块ALC墙板Ⅰ2的拼接处设有填充部18,填充部18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石膏砂浆层、密封胶层、泡沫棒层、粘接砂浆层、防火岩棉层、泡沫棒层、密封胶层、石膏砂浆层、腻子层和乳胶漆层,石膏砂浆层包括100mm宽网格布和薄抹灰砂浆。填充部18的横截面呈折线形,填充部18的两端为对称的三棱柱,三棱柱的内侧分别设置对称的上方体Ⅰ,在两长方体Ⅰ之间设有长方体Ⅱ,长方体Ⅱ与两长方体Ⅰ之间呈交错设置,且两长方体Ⅰ和长方体Ⅱ之间分别通过平行六面体连接。通过设置填充部18能够提高外墙板的防渗水性。ALC墙板Ⅰ2和ALC墙板Ⅱ3之间设有水平缝19,水平缝19从内至外依次填充有水泥砂浆层、岩棉层、PE层和密封胶层,通过填充上述层状结构,提高了外墙板的防渗水性能。楼板14位于ALC墙板Ⅰ2的下方,楼板14的上表面与ALC墙板Ⅰ2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Ⅰ2内预埋有双层双向的钢筋网Ⅰ1,L型角钢Ⅱ16的一边通过螺栓Ⅱ17与ALC墙板Ⅰ2连接,L型角钢Ⅱ16的另一边通过螺栓Ⅰ15与楼板14连接。L型角钢Ⅱ16上与螺栓Ⅱ17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Ⅱ17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竖直方向,当墙板动时,螺栓Ⅱ17可以在椭圆孔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墙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L型角钢Ⅱ16上与螺栓Ⅰ15的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Ⅰ15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水平方向,当墙板动时,螺栓Ⅰ15可以在椭圆孔内沿墙板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墙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在L型角钢Ⅱ16上设置椭圆孔,提高了墙板的抗震性能。在ALC墙板Ⅰ2的内墙面与楼板14的交界处设有聚氨酯防水层15,起到了防水、防腐的作用。H型钢梁11位于楼板14的下方,H型钢梁11的上翼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LC墙板Ⅰ(2)、ALC墙板Ⅱ(3)、H型钢梁(11)、L型角钢和螺栓,所述ALC墙板Ⅰ(2)位于ALC墙板Ⅱ(3)的上方;所述ALC墙板Ⅰ(2)和ALC墙板Ⅱ(3)之间设有水平缝(19),水平缝(19)从内至外依次填充有水泥砂浆层、岩棉层、PE层和密封胶层,楼板(14)位于ALC墙板Ⅰ(2)的下方,楼板(14)的上表面与ALC墙板Ⅰ(2)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Ⅰ(2)内预埋有沿两个方向布置的双层钢筋网Ⅰ(1),L型角钢Ⅱ(16)的一边通过螺栓Ⅱ(17)与ALC墙板Ⅰ(2)连接,L型角钢Ⅱ(16)的另一边通过螺栓Ⅰ(15)与楼板(14)连接,L型角钢Ⅱ(16)上与螺栓Ⅱ(17)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Ⅱ(17)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竖直方向,L型角钢Ⅱ(16)上与螺栓Ⅰ(15)的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Ⅰ(15)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水平方向;所述H型钢梁(11)位于楼板(14)的下方,H型钢梁(11)的上翼缘板的顶部表面与楼板(14)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Ⅱ(3)位于楼板(14)和H型钢梁(11)的外侧,且ALC墙板Ⅱ(3)与楼板(14)、H型钢梁(11)之间设有岩棉层(5),H型钢梁(11)的一侧与ALC墙板Ⅱ(3)固定连接,对应的另一侧即朝向室内的一侧固定有防火板(10);所述ALC墙板Ⅱ(3)的底部固定有附框(7),附框(7)与H形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之间设有U型镀锌铁件(9),U型镀锌铁件(9)包括位于两个顶部水平边(901)、位于两顶部水平边(901)之间的底部水平边(903)、以及连接顶部水平边和底部水平边的斜边(902),其中两个顶部水平边(901)均与H型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水平边(903)位于顶部水平边(901)的下方,底部水平边(903)与框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U型镀锌铁件(9)使框与H型钢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框上部内嵌式ALC墙板抗震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LC墙板Ⅰ(2)、ALC墙板Ⅱ(3)、H型钢梁(11)、L型角钢和螺栓,所述ALC墙板Ⅰ(2)位于ALC墙板Ⅱ(3)的上方;所述ALC墙板Ⅰ(2)和ALC墙板Ⅱ(3)之间设有水平缝(19),水平缝(19)从内至外依次填充有水泥砂浆层、岩棉层、PE层和密封胶层,楼板(14)位于ALC墙板Ⅰ(2)的下方,楼板(14)的上表面与ALC墙板Ⅰ(2)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Ⅰ(2)内预埋有沿两个方向布置的双层钢筋网Ⅰ(1),L型角钢Ⅱ(16)的一边通过螺栓Ⅱ(17)与ALC墙板Ⅰ(2)连接,L型角钢Ⅱ(16)的另一边通过螺栓Ⅰ(15)与楼板(14)连接,L型角钢Ⅱ(16)上与螺栓Ⅱ(17)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Ⅱ(17)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竖直方向,L型角钢Ⅱ(16)上与螺栓Ⅰ(15)的连接处设有椭圆形通孔,螺栓Ⅰ(15)设置在椭圆形通孔内,该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为沿墙板的水平方向;所述H型钢梁(11)位于楼板(14)的下方,H型钢梁(11)的上翼缘板的顶部表面与楼板(14)的底部表面接触,ALC墙板Ⅱ(3)位于楼板(14)和H型钢梁(11)的外侧,且ALC墙板Ⅱ(3)与楼板(14)、H型钢梁(11)之间设有岩棉层(5),H型钢梁(11)的一侧与ALC墙板Ⅱ(3)固定连接,对应的另一侧即朝向室内的一侧固定有防火板(10);所述ALC墙板Ⅱ(3)的底部固定有附框(7),附框(7)与H形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之间设有U型镀锌铁件(9),U型镀锌铁件(9)包括位于两个顶部水平边(901)、位于两顶部水平边(901)之间的底部水平边(903)、以及连接顶部水平边和底部水平边的斜边(902),其中两个顶部水平边(901)均与H型钢梁下翼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水平边(903)位于顶部水平边(901)的下方,底部水平边(903)与框的顶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明于风波刘杰许卫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义和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