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212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印刷产品印刷所需原材料进行标注,生成并记录原料简码;根据订单数量对印刷产品的生产批次进行划分,确定生产批次编号,并且将当前生产批次编号与所述原料编码关联;逐批次印刷产品生产,对于每一批次产品,记录相应生产信息;生成并粘贴条码;对包装后的印刷产品按照生产批、大件顺序号预约发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实现对产品的有效追溯,基于产品流程卡上的编号准确了解生产各个环节的情况,能降低质检人员在产品追溯时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品生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印刷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缺少可追溯的方法,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及质量检测过程具有许多的弊端,例如,没有相应的质量检测和监控要求,无法确定次品率较高的组件产品的生产机台、检验人员等;不能满足质量测量、监控和可追溯要求使得产品的质检任务量较大,发现质量问题时可能需要对全部产品进行重新质检,加重检查人员的工作量,部分检查人员消极处理,发现质量问题而不全部重新质检,可能造成不满足要求的产品流向市场和客户手中,甚至因为废品率大,降低客户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感;不能满足质量测量、监控和可追溯要求,使得加工后的成品,在有质量问题时,不能精准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可能有相同质量问题的产品批次,从而造成产品的大批量返工,增加了大量的成本。由此,印刷产品生产过程中,急需一种能够满足产品高度可追溯行要求的方法,解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工人积极性,增加产品和品牌的正面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或者可以称之为能够满足产品可追溯性要求的印刷品生产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对印刷产品印刷过程中所需原材料进行登记,生成原料简码并记录;S2:根据订单数量对印刷产品的生产批次进行划分,确定生产批次编号,并且将当前生产批次编号与所述原料简码关联;S3:利用所述原材料按照生产工序进行逐批次印刷产品生产,对于每一批次产品,对其中的生产信息进行记录,并且根据生产信息生成生产简码并记录;S4:对生产后的产品进行质检;S5:对于质检后的产品按照大件和小件进行包装,对于每一个小件,生成小件条码并在小件中附上相应条码,其中每个小件条码与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对应,并且将所生产出的小件,按照生产批次顺序拼装大件,生成大件条码并在大件中附上相应大件的条码,将大件条码、小件条码关系进行对应及关联;S6:对包装后的印刷产品按照生产批、大件顺序号预约发货。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生产产品中出现次品之后,基于所述次品的对应的大件条码或小件条码,确定次品的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基于所述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确定相应生产和原料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配备流程卡,利用流程卡对步骤S1-S3中所生成的简码以及步骤S4中的条码进行记录,每张流程卡对应一个生产板号的产品。进一步的,步骤S3中生产工序包括切纸工序、胶印工序、烫金工序、模/裁切工序和清废。进一步的,步骤S4包括S4.1:对生产后的产品进行检验;S4.2:对检验后的产品进行再次抽检,抽检合格则在产品流程卡相应位置盖合格章,不合格则标识不合格待返工;S4.3:对抽检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进一步的,在步骤S4的质检工序之后,对于质检合格的每一组印刷产品,在印刷产品的侧部边缘,利用不同颜色在不同部位进行划线标记,每一个颜色和部位的组合对应一位质检员。进一步的,步骤S4.1中产品的检验包括硬包产品检验、软包产品检验和半次品检验,其中硬包产品检验时,每张检验台检验一个生产板号的产品;软包产品检验时,4-5张检验台同时检验一个生产板号的产品;半次品检验时,安排多张检验台一起检验同一板半次品.进一步的,步骤S4.1中,产品的检验过程具体包括:S4.1.1:质检员按照流程卡上的生产板号顺序对产品进行检验;S4.1.2:在每板检验完成后,在该流程卡写上质检员姓名、检完该板产品的时间及该板产品的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S4.1.3:把流程卡和内包装产品合格证夹在该板产品边缘后拉到待抽检区,按照流程卡号顺序摆放,产品合格证需填写完整并盖检验章。进一步的,步骤S4.3具体包括:S4.3.1:成品包装前,由包装组长根据流程卡信息打印配盘单元代码标签,按产品合格证的板号顺序相应放到该板产品上面;S4.3.2:产品包装时按照流程卡上的生产板号顺序包装,且当一板产品全部包装完成后,才能包装下一板产品;S4.3.3:当一板产品开始包装时,该板的内包装合格证、配盘单元代码放在流程卡上,由计量工-牛皮纸包装工-装袋工顺序传递,然后开始计量和包装,装袋工负责将内包装合格证放入包装袋外侧面里侧;一板产品包装完成后,在包装袋外侧面外侧正中位置贴上配盘单元代码;S4.3.4:一个生产板号的产品包装完成后,装袋工在该板产品的流程卡相应位置盖章,并写上包装日期、时间和托盘号,清理和销毁多余的合格证和配盘单元代码标签,将流程卡存放在指定位置,接收下一生产板号的产品;S4.3.5:对每一托盘的物流单元贴代码条码标签,且正面和侧面各贴两张,正面的两张贴在缠绕膜内,侧面两张贴在缠绕膜外;S4.3.6:包装组长将一个批次完工后的流程卡回收交给质量保证部统计分析员,质量保证部统计分析员负责将流程卡上的质量信息输入电脑存档。进一步的,步骤S5具体包括:S5.1:每个生产板号的产品检完后堆放在小板上,打印小件条码;S5.2:按照流程卡上的生产板号顺序拼装成大板;S5.3:粘贴小件条码;S5.4:拼大件完后,打印大件条码并粘贴大件条码;S5.5:打开扫描枪上的下线堆垛软件,扫描每一大件上的条码;S5.6:在依次扫描该大件上的所有小件条码;S5.7:扫描完成实现关联。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生产信息包括工序的数量、机台、班次、日期、时间和备注等。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流程卡指的是对一个生产板号的产品进行跟踪追溯和记录的载体,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类似载体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本专利技术中,分别为每种重要原材料、生产批号(可以包括客户信息、数量信息、分成多少个批次,每个批次数量)以及各个重要工序分配不同的简码,比如,有3种原料,每种原料又有十几个不同的种类,则可以给每种原料分配2位数的简码,每个简码对应一种原料的一种型号。比如,还可以为每个工序分配2位数或者3位数的简码,每个简码对应该工序中的相应信息,比如,01为在第一机台进行模切,02为在第二机台模切。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小件指的是一个最小批次单元的产品,即,一组产品。大件指的是多个小件组成的一箱或一包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工人的加工过程有迹可循,可以及时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避免消极怠工的情况出现;在质检人员发现质量问题时,不需要全部重新质检,只需要检测有质量问题产品的相邻批次即可,不仅能及时找出问题,还能降低质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对有质量问题进行返工时,也只需要对其相邻批次返工即可,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大小件关联流程图;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进行信息追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对印刷产品印刷过程中所需原材料进行登记,生成原料简码并记录;S2:根据订单数量对印刷产品的生产批次进行划分,确定生产批次编号,并且将当前生产批次编号与所述原料简码关联;S3:利用所述原材料按照生产工序进行逐批次印刷产品生产,对于每一批次产品,对其中的生产信息进行记录,并且根据生产信息生成生产简码并记录; S4:对生产后的产品进行质检;S5:对于质检后的产品按照大件和小件进行包装,对于每一个小件,生成小件条码并在小件中附上相应条码,其中每个小件条码与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对应,并且将所生产出的小件,按照生产批次顺序拼装大件,生成大件条码并在大件中附上相应大件的条码,将大件条码、小件条码关系进行对应及关联;S6:对包装后的印刷产品按照生产批、大件顺序号预约发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对印刷产品印刷过程中所需原材料进行登记,生成原料简码并记录;S2:根据订单数量对印刷产品的生产批次进行划分,确定生产批次编号,并且将当前生产批次编号与所述原料简码关联;S3:利用所述原材料按照生产工序进行逐批次印刷产品生产,对于每一批次产品,对其中的生产信息进行记录,并且根据生产信息生成生产简码并记录;S4:对生产后的产品进行质检;S5:对于质检后的产品按照大件和小件进行包装,对于每一个小件,生成小件条码并在小件中附上相应条码,其中每个小件条码与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对应,并且将所生产出的小件,按照生产批次顺序拼装大件,生成大件条码并在大件中附上相应大件的条码,将大件条码、小件条码关系进行对应及关联;S6:对包装后的印刷产品按照生产批、大件顺序号预约发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生产产品中出现次品之后,基于所述次品的对应的大件条码或小件条码,确定次品的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基于所述原料简码、生产批次编号以及所述生产简码确定相应生产和原料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配备流程卡,利用流程卡对步骤S1-S3中所生成的简码以及步骤S4中的条码进行记录,每张流程卡对应一个生产板号的产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生产工序包括切纸工序、胶印工序、烫金工序、模/裁切工序和清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S4.1:对生产后的产品进行检验;S4.2:对检验后的产品进行再次抽检,抽检合格则在产品流程卡相应位置盖合格章,不合格则标识不合格待返工;S4.3:对抽检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的质检工序之后,对于质检合格的每一组印刷产品,在印刷产品的侧部边缘,利用不同颜色在不同部位进行划线标记,每一个颜色和部位的组合对应一位质检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印刷品的产品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产品的检验包括硬包产品检验、软包产品检验和半次品检验,其中硬包产品检验时,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崇贞雷才明狄宝林陈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黎马敦太平洋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