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205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光热转化装置、热电转化装置、pH调节装置、搅拌装置和pH控制装置,光热转化装置和热电转化装置均设置在污水池上,pH调节装置设置在污水池的内壁上,搅拌装置设置在污水池的底端,pH控制装置设置在污水池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供电,降低污水处理系统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而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制作成本高,处理效果差,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只能利用外接电源对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而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占地面积很大,一般都是设置在室外,室外的太阳能非常充足,照射在污水处理设备上如果对其加以利用则能够节省一大笔设备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只能依靠电能对其供电,设备运行成本高,运行能耗大,提供了一种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供电,降低污水处理系统能耗。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光热转化装置、热电转化装置、pH调节装置、搅拌装置和pH控制装置,所述光热转化装置和所述热电转化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污水池上,所述pH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底端,所述pH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光热转化装置包括滤光层、保温层、转化层和储能层,所述滤光层的内侧设置所述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与所述转化层之间设置有真空结构,所述转化层设置在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在所述滤光层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加固凹槽,所述保温层通过所述加固凹槽与所述滤光层紧密结合,所述转化层包括转化单元,各个所述转化单元之间通过插槽相互连接;所述热电转化装置包括热电转化层和锂电池,所述热电转化层设置在所述转化层和所述储能层之间,所述热电转化层通过导线与所述锂电池相连,所述锂电池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锂电池为所述pH调节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pH控制装置供电。所述真空结构的厚度为3-5mm。所述加固凹槽的深度为所述滤光层厚度的1/4-1/3。所述系统还包括声波驱鸟器和机械驱鸟器,所述声波驱鸟器设置在所述机械驱鸟器的下方,所述声波驱鸟器设置在所述光热转化装置上。所述机械驱鸟包括旋转轴、旋转电机、驱鸟杆和驱鸟齿,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声波驱鸟器上,所述旋转电机由所述锂电池进行供电,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在所述旋转轴上均匀且交错的设置所述驱鸟杆,在所述驱鸟杆上设置所述驱鸟齿。相邻的所述驱鸟杆在竖直方向投影之间的夹角为30-45°。相邻的所述驱鸟齿之间的距离为2-4mm。所述驱鸟齿的高度为5-10mm。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碱性调节罐、酸性调节罐、碱性调节阀、酸性调节阀、碱性调节管和酸性调节管,所述碱性调节罐和所述酸性调节罐相对设置在所述污水池内壁上,所述碱性调节罐的出口处设置所述碱性调节管,在所述碱性调节管上设置所述碱性调节阀,所述酸性调节罐的出口处设置所述酸性调节管,在所述酸性调节管上设置所述酸性调节阀。所述pH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pH传感器和pH比较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pH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内壁上,所述pH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H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H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碱性调节阀、所述酸性调节阀和所述搅拌装置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污水池设置在室外,室外的太阳光十分的充足,通过光热转化装置和热电转化装置,能够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能够储存在锂电池内的电能,利用锂电池内的电能就能为各个控制部件以及调节装置进行供电,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避免能源浪费;通过pH控制装置自动调节污水池中的酸碱度,以使其达到后续处理的最适宜酸碱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光热转化装置和热电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污水池,2为搅拌装置,3为滤光层,4为保温层,5为转化层,6为储能层,7为热电转化层,8为锂电池,9为声波驱鸟器,10为旋转轴,11为旋转电机,12为驱鸟杆,13为驱鸟齿,14为碱性调节罐,15为酸性调节罐,16为碱性调节阀,17为酸性调节阀,18为碱性调节管,19为酸性调节管,20为控制器,21为pH传感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1、光热转化装置、热电转化装置、pH调节装置、搅拌装置2和pH控制装置,光热转化装置和热电转化装置均设置在污水池1上,pH调节装置设置在污水池1的内壁上,搅拌装置2设置在污水池1的底端,pH控制装置设置在污水池1的外壁上;光热转化装置包括滤光层3、保温层4、转化层5和储能层6,滤光层3的内侧设置保温层4,在保温层4的下方与转化层5之间设置有真空结构,转化层5设置在储能层6的上方,在滤光层3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加固凹槽,保温层4通过加固凹槽与滤光层3紧密结合,转化层5包括转化单元,各个单元之间通过插槽相互连接;热电转化装置包括热电转化层7和锂电池8,热电转化层7设置在转化层5和储能层6之间,热电转化层7通过导线与锂电池8相连,锂电池8设置在污水池1的外壁上,锂电池8为pH调节装置、搅拌装置2和pH控制装置供电。真空结构的厚度为3-5mm。加固凹槽的深度为滤光层厚度的1/4-1/3。通过滤光层能够将紫外线阻隔在其外,将红外线滤过,红外线产生的热能也能够被滤光层所阻隔,避免热能散失,转化层和储能层均采用偶氮苯结构,通过转化层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储能层不仅能够将这部分能量进行储存,一旦转化层出现损坏储能层同样能够对光能进行转化,进而提高本材料使用寿命;真空结构的设计则是为了通过真空测特性进一步的提高保温效果,避免温度散失,热电转化层设置在转化层和储能层之间,由于热电转化层两端温度不同产生电动势,因而形成电流,再将其存储在锂电池中,由锂电池对需要供电的装置进行供电,提高太阳能的利用。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系统还包括声波驱鸟器9和机械驱鸟器,声波驱鸟器9设置在机械驱鸟器的下方,声波驱鸟器设置在光热转化装置上。机械驱鸟包括旋转轴10、旋转电机11、驱鸟杆12和驱鸟齿13,旋转电机11设置在声波驱鸟器9上,旋转电机11由锂电池8进行供电,旋转轴10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在旋转轴10上均匀且交错的设置驱鸟杆12,在驱鸟杆12上设置驱鸟齿13。相邻的驱鸟杆12在竖直方向投影之间的夹角为30-45°。相邻的驱鸟齿13之间的距离为2-4mm。驱鸟齿13的高度为5-10mm。污水池设置在室外,由于污水池顶端设置光热转化装置和热电转化装置对光能进行光电转化,外界的鸟类落在其上则会对其转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鸟类的喙对光热转化装置的表层具有破坏性,故在光热转化装置的表面设置驱鸟装置,通过声波驱鸟器能够减少污水池上方以及附近的鸟类数量,机械驱鸟器能够对落在光热转化装置上的鸟类通过转动的旋转轴带动驱鸟杆不停转动,能够将其进行驱逐。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pH调节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光热转化装置、热电转化装置、pH调节装置、搅拌装置和pH控制装置,所述光热转化装置和所述热电转化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污水池上,所述pH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底端,所述pH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光热转化装置包括滤光层、保温层、转化层和储能层,所述滤光层的内侧设置所述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与所述转化层之间设置有真空结构,所述转化层设置在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在所述滤光层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加固凹槽,所述保温层通过所述加固凹槽与所述滤光层紧密结合,所述转化层包括转化单元,各个所述转化单元之间通过插槽相互连接;所述热电转化装置包括热电转化层和锂电池,所述热电转化层设置在所述转化层和所述储能层之间,所述热电转化层通过导线与所述锂电池相连,所述锂电池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锂电池为所述pH调节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pH控制装置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光热转化装置、热电转化装置、pH调节装置、搅拌装置和pH控制装置,所述光热转化装置和所述热电转化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污水池上,所述pH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底端,所述pH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光热转化装置包括滤光层、保温层、转化层和储能层,所述滤光层的内侧设置所述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与所述转化层之间设置有真空结构,所述转化层设置在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在所述滤光层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加固凹槽,所述保温层通过所述加固凹槽与所述滤光层紧密结合,所述转化层包括转化单元,各个所述转化单元之间通过插槽相互连接;所述热电转化装置包括热电转化层和锂电池,所述热电转化层设置在所述转化层和所述储能层之间,所述热电转化层通过导线与所述锂电池相连,所述锂电池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锂电池为所述pH调节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pH控制装置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结构的厚度为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凹槽的深度为所述滤光层厚度的1/4-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声波驱鸟器和机械驱鸟器,所述声波驱鸟器设置在所述机械驱鸟器的下方,所述声波驱鸟器设置在所述光热转化装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邵丹王红韩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绿通环保工程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