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油烟分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61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油烟分流方法,属于厨房电器领域。现有厨房内的吸油烟机,主要包括机箱,集烟腔,风机组件组成,机箱内部未设置任何导流装置,吸油烟机工作时,油烟直接通过网罩进入曲面的风机内壁上,形成撞击,从而影响整机性能,产生噪音。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箱、内胆组件和风机,所述机箱安装在内胆组件上,所述风机安装在机箱内,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对吸油烟机内的油烟进行分流的油烟分流装置,所述油烟分流装置安装在风机的下部,且分流装置位于内胆组件的上方。油烟分流装置安装在风机的下端,其形状是根据风机的型线进行匹配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油烟分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油烟分流方法,属于厨房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厨房内的吸油烟机,主要包括机箱,集烟腔,风机组件组成,机箱内部未设置任何导流装置,吸油烟机工作时,油烟直接通过网罩进入曲面的风机内壁上,形成撞击,从而影响整机性能,产生噪音。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220350605.X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带导油和集油风柜的吸油烟机,属厨卫五金制品制造技术。它是在风柜主体下部底层外壳上镶嵌一个倒长方台体形接油盒,在接油盒底部钻凿一个开孔。当吸油烟机运行时,附着在风柜内壁上的油烟随着气流在风柜主体内流动时,接油盒可以对风柜内壁上附着的油烟进行分流、外流,并聚集、贮存在接油盒里,而后涌流到集油装置中去。上述对比文件中的带导油和集油风柜的吸油烟机运行时噪音大,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把油烟进入吸油烟机内的撞击进行分流,减少气流紊乱的情况,降低烟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问题,可实现对油烟进行分流,同时具有导流降噪的作用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油烟分流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机箱、内胆组件和风机,所述机箱安装在内胆组件上,所述风机安装在机箱内,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对吸油烟机内的油烟进行分流的油烟分流装置,所述油烟分流装置安装在风机的下部,且分流装置位于内胆组件的上方。油烟分流装置安装在风机的下端,其形状是根据风机的型线进行匹配设计。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分流装置包括分流槽和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固定在分流槽的底部,且分流槽与导流槽连通。油烟分流装置的侧面设计是6:4或7:3,风机的前侧进风多的一面按照6或7的比例设计。油烟分流装置的材质可为钣金或塑料来制作,厚度0.6-2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分流装置为曲面结构。油烟分流装置的前后曲面设计的相交线AB和GH是风机型线内偏2-6mm,CD和EF是与蜗壳中心成20-50°夹角。分流槽的高度50-70mm,其高度根据CD和EF的角度设计来确定。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和出风口座,所述出风口座安装在机箱本体上,所述机箱本体安装在内胆组件上,所述风机安装在机箱本体内,所述出风口座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本体、导烟板、网板和油杯,所述网板和油杯均安装在内胆本体上,所述导烟板与内胆本体活动连接,且导烟板位于网板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端部位于油杯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左右两侧与油烟分流装置的左右两侧存在间隙,所述风机的前后两侧与油烟分流装置的前后两侧贴合。分流槽的内壁宽度与风机厚度一致,左右之间留2-4mm间隙,保证风机的外壁的油能流入分流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和网板均向油杯一侧倾斜设置。导流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0°,能解决平坦造成的滴油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安装有电器盒,所述电器盒与风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的油烟分流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油烟分流方法如下:油烟从风机与油烟分流装置之间存在间隙进入到分流槽内,对油烟进行分流,减少油烟进入风机时撞击的频率,同时降低了运行时的噪音,风机内的油污通过导流槽引入吸油烟机的后侧,进入到油杯内。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曲面结构的油烟分流装置,对进入吸油烟机内的油烟进行分流,让油烟顺利从风机与油烟分流装置两侧的间隙进入油烟分流装置内,减少油烟进入风机时的撞击频率,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噪音,油烟分流装置还能把风机内的油污引入吸油烟机的后侧,更好的解决了滴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I-I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烟分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烟分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机箱1、内胆组件2、风机3、油烟分流装置4、电器盒5、机箱本体11、出风口座12、内胆本体21、导烟板22、网板23、油杯24、分流槽41、导流槽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实施例中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机箱1、内胆组件2、风机3和对吸油烟机内的油烟进行分流的油烟分流装置4,机箱1安装在内胆组件2上,风机3安装在机箱1内,油烟分流装置4安装在风机3的下部,且分流装置4位于内胆组件2的上方;机箱1安装有电器盒5,电器盒5与风机3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油烟分流装置4的结构安装在风机3的下端,其形状是根据风机3的型线进行匹配设计。本实施例中的油烟分流装置4的材质可为钣金或塑料来制作,厚度0.6-2mm之间。油烟分流装置4为曲面结构;油烟分流装置4包括分流槽41和导流槽42,导流槽42固定在分流槽41的底部,且分流槽41与导流槽42连通;导流槽42的端部位于油杯24的上方;导流槽42和网板23均向油杯24一侧倾斜设置。导流槽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0°,能解决平坦造成的滴油问题。分流槽41的高度50-70mm,高度根据CD和EF的角度设计来确定。本实施例中的油烟分流装置4的侧面设计是6:4或7:3,风机3的前侧进风多的一面按照6或7的比例设计。油烟分流装置4的前后曲面设计的相交线AB和GH是风机3型线内偏2-6mm,CD和EF是与蜗壳中心成20-50°夹角。本实施例中的机箱1包括机箱本体11和出风口座12,出风口座12安装在机箱本体11上,机箱本体11安装在内胆组件2上,风机3安装在机箱本体11内,出风口座12与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本实施例中的内胆组件2包括内胆本体21、导烟板22、网板23和油杯24,网板23和油杯24均安装在内胆本体21上,导烟板22与内胆本体21活动连接,且导烟板22位于网板2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风机3的左右两侧与油烟分流装置4的左右两侧存在间隙,风机3的前后两侧与油烟分流装置4的前后两侧贴合。分流槽41的内壁宽度与风机3厚度一致,左右之间留2-4mm间隙,保证风机3的外壁的油能流入分流槽41内。(定义前后、左右以图4为基准)本实施例中的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的油烟分流方法,如下:油烟从风机3与油烟分流装置4之间存在间隙进入到分流槽4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机箱(1)、内胆组件(2)和风机(3),所述机箱(1)安装在内胆组件(2)上,所述风机(3)安装在机箱(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吸油烟机内的油烟进行分流的油烟分流装置(4),所述油烟分流装置(4)安装在风机(3)的下部,且分流装置(4)位于内胆组件(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机箱(1)、内胆组件(2)和风机(3),所述机箱(1)安装在内胆组件(2)上,所述风机(3)安装在机箱(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吸油烟机内的油烟进行分流的油烟分流装置(4),所述油烟分流装置(4)安装在风机(3)的下部,且分流装置(4)位于内胆组件(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流装置(4)包括分流槽(41)和导流槽(42),所述导流槽(42)固定在分流槽(41)的底部,且分流槽(41)与导流槽(4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流装置(4)为曲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包括机箱本体(11)和出风口座(12),所述出风口座(12)安装在机箱本体(11)上,所述机箱本体(11)安装在内胆组件(2)上,所述风机(3)安装在机箱本体(11)内,所述出风口座(12)与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烟分流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组件(2)包括内胆本体(21)、导烟板(22)、网板(23)和油杯(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颜伟苏浩武孙利校丁建东高德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