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56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多个传动辊依次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传送辊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安装座位于传动辊上,安装座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安装座底部设有与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支撑围板,施压机构底部设有施压面,支撑围板和安装位在所述施压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施压面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通过传动辊与安装座底部齿部配合,实现安装座在传送通道内的传送,同时,在传送过程中,施压机构对安装座上的光伏组件进行层压,支撑围板对施压面进行支撑,保证光伏组件受压均匀,保证层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
技术介绍
双玻光伏组件是指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焊带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Double-glazedSolarPVModule)。双玻光伏组件具有良好的抗PID衰减、抗蜗牛纹发生能力、优异的耐候性及耐腐蚀性、更高的耐压等级及防火等级,双玻光伏组件的高品质使得其在光伏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层压工艺是双玻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层压时由于受到胶板的斜向压力、玻璃变形及封装材料(EVA/POE)的流动性影响,组件层压后容易出现气泡、褶皱、电池串偏移、边缘厚度偏薄等不良现象,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象,层压成型阶段往往需要平衡光伏组件玻璃的四周所受到的压力,而现有的方法都是在双玻光伏组件上使用围框工装或是护角工装,但这会导致生产过程中需增加工装的放置及拿取工序,操作十分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包括:支撑架、传送机构、安装座、施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传送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传送辊,传动辊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传送辊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多个传送辊在同一平面上平行设置且多个传送辊顶部形成传送通道,第一驱动机构与传送辊连接用于驱动传送辊转动;安装座位于所述传送通道上,安装座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加热板,安装座底部设有沿所述传送通道传送方向分布的与所述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围板;施压机构位于安装座上方,施压机构底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施压面,支撑围板在所述施压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施压面上,第二驱动机构与施压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施压机构升降。优选地,包括多个安装座,多个安装座在所述传送通道上依次设置。优选地,传送辊的长度为L,所述安装位沿传送辊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D,L>D。优选地,施压机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柱,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孔,所述驱动齿沿传送辊轴向延伸,且所述传动齿沿传送辊轴向延伸。优选地,施压机构底部设有两个导柱,两个导柱分别位于所述施压面的两侧。本技术中,所提出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多个传动辊依次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传送辊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安装座位于传动辊上,安装座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安装座底部设有与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支撑围板,施压机构底部设有施压面,支撑围板和安装位在所述施压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施压面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通过传动辊与安装座底部齿部配合,实现安装座在传送通道内的传送,同时,在传送过程中,施压机构对安装座上的光伏组件进行层压,支撑围板对施压面进行支撑,保证光伏组件受压均匀,保证层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的安装座与传送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的安装座与传送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包括:支撑架1、传送机构、安装座3、施压机构4、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上,传送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传送辊2,传动辊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传送辊2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2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多个传送辊2在同一平面上平行设置且多个传送辊2顶部形成传送通道,第一驱动机构与传送辊2连接用于驱动传送辊2转动;安装座3位于所述传送通道上,安装座3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加热板5,安装座3底部设有沿所述传送通道传送方向分布的与所述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围板6;施压机构4位于安装座3上方,施压机构4底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施压面,支撑围板6在所述施压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施压面上,第二驱动机构与施压机构4连接用于驱动施压机构4升降。本实施例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层叠好的光伏组件放置在安装座的安装位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传送机构的传动辊,通过传动辊上的驱动齿和安装座上的传动齿配合,带动安装座在传送通道内移动,当安装座移动到施压机构下方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施压机构下降,通过施压面对光伏组件进行层压,在层压过程中,支撑围板对层压组件实现支撑,保证各个位置受力均衡;此外,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加热板,在层压过程中加热板对光伏组件进行加热,同时施压面与支撑围板将光伏组件包围其中,保证加热温度均衡,从而提高层压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多个传动辊依次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传送辊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安装座位于传动辊上,安装座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安装座底部设有与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支撑围板,施压机构底部设有施压面,支撑围板和安装位在所述施压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施压面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通过传动辊与安装座底部齿部配合,实现安装座在传送通道内的传送,同时,在传送过程中,施压机构对安装座上的光伏组件进行层压,支撑围板对施压面进行支撑,保证光伏组件受压均匀,保证层压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多个安装座3,多个安装座3在所述传送通道上依次设置。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传送辊2的长度为L,所述安装位沿传送辊2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D,L>D。为了提高施压机构层压时与安装座配合,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施压机构4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柱7,安装座3上设有与所述导柱7配合的导孔,所述驱动齿沿传送辊2轴向延伸,且所述传动齿沿传送辊2轴向延伸,施压时通过导柱定位时,安装座沿着传送辊的方向移动调整,保证层压位置准确。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施压机构4底部设有两个导柱7,两个导柱7分别位于所述施压面的两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传送机构、安装座(3)、施压机构(4)、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上,传送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传送辊(2),传动辊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传送辊(2)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2)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多个传送辊(2)在同一平面上平行设置且多个传送辊(2)顶部形成传送通道,第一驱动机构与传送辊(2)连接用于驱动传送辊(2)转动;安装座(3)位于所述传送通道上,安装座(3)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加热板(5),安装座(3)底部设有沿所述传送通道传送方向分布的与所述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围板(6);施压机构(4)位于安装座(3)上方,施压机构(4)底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施压面,支撑围板(6)在所述施压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施压面上,第二驱动机构与施压机构(4)连接用于驱动施压机构(4)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传送机构、安装座(3)、施压机构(4)、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上,传送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传送辊(2),传动辊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传送辊(2)外壁设有围绕传送辊(2)外壁环形分布的驱动齿,多个传送辊(2)在同一平面上平行设置且多个传送辊(2)顶部形成传送通道,第一驱动机构与传送辊(2)连接用于驱动传送辊(2)转动;安装座(3)位于所述传送通道上,安装座(3)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加热板(5),安装座(3)底部设有沿所述传送通道传送方向分布的与所述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所述安装位外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围板(6);施压机构(4)位于安装座(3)上方,施压机构(4)底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施压面,支撑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军邵立忠黄海琴童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