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430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盲人水杯,其包括:杯体、把手;把手设在杯体的侧壁,杯体内部设有连通管,连通管对应把手设置;连通管包括顶端、底端,顶端设在杯体的外侧,底端设在杯体的内侧;连通管中设有浮标;把手设有握持端,握持端对应顶端设置;握持端设有用于限制浮标位置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浮标与盲人的手指接触,提醒盲人水杯中的水已满,且水杯中的水不会从连通管中流出;杯体底部设有防滑层,将杯子稳定地固定在桌子上,不容易掉落或打翻;连通管采用感温材料,方便盲人感知杯中水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人水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盲人水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水杯多种多样,但是适合盲人用的水杯并不多见,盲人存在生活自理不便、出行障碍和教育水平低等问题,而且市场上专门用于盲人的产品缺乏,其中生活日用品少之又少,特别是他们倒水的时候,因为看不见,经常发生水溢出水杯的现象,既浪费水又造成了周边污渍,给盲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中国专利201410788008.9公开了包括杯体和杯把,所述杯体与杯把活动连接。所述杯把分为头部的限位结构,中部的卡位结构及尾部的敲击装置。所述杯把的头部的限位结构通过孔伸入到杯体内部,其位置可以根据杯体内的水位上下浮动,从而控制杯把尾部的敲击装置上下活动。中国专利201020669124.6公开了一种盲人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发声器和通过杯体中水连通的水位开关,所述电源、发声器和水位开关串联连接。中国专利2009201403019公开了一种适合盲人使用的水杯,包括杯体和手把,在杯体的侧壁上设有竖管,竖管内设有浮标管,浮标管的外径小于竖管的内径,在竖管的底部设有与杯体内腔联通的通孔。中国专利201520046477.3公开了一种盲人专用水杯,由杯身、橡胶空心柄和杯底座组成,杯身与普通水杯相同,杯身固定在杯底座上,底座有橡胶吸盘以供将水杯固定在玻璃及其他光滑桌面上;盲人水杯主要的部分是水杯中上部的橡胶空心柄,当水处于橡胶空心柄口以下时,橡胶空心柄内没有水呈瘪状,当水到达橡胶空心柄口处时,水灌入撑开橡胶空心柄,壁较薄,盲人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察觉水将满,还能通过橡胶空心柄来了解水温如何,盲人水杯材质基本为橡胶及普通塑料。杯底橡胶吸盘采用橡胶做成中空倒圆台的构造,杯底座下形成一个空气腔,杯底面加一层软橡胶与桌面吸附力增大形成一个橡胶吸盘;橡胶空心柄采用热朔性橡胶材料做成空腔管状,前面有进水口,进水口插入杯壁孔眼内。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使用复杂的电子技术,制作成本高,清洗不方便,杯子比较沉重、使用者必须频繁更换电池小心维护杯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维护、使用效果好的盲人水杯,成了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盲人水杯,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发生水溢出来烫伤盲人的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盲人水杯,其包括:杯体、把手;把手设在杯体的侧壁,杯体内部设有连通管,连通管对应把手设置;连通管包括顶端、底端,顶端设在杯体的外侧,顶端低于杯体顶部,底端设在杯体的内侧;连通管中设有浮标;把手设有握持端,握持端对应顶端设置;握持端设有用于限制浮标位置的限位块。本技术中,盲人的手指通过握持端与连通管的顶端相互接触,在水杯中的水位上升的过程中,连通管中的水带着浮标一同上升,当浮标上升至顶端的时候,浮标会碰到盲人的手指,从而提醒盲人停止倒水。本技术中,在握持端设置限位块,一方面限制浮标从连通管中出来,另一方面防止水杯中的水从连通管中流出来,造成烫伤的困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通管的底端设有引导管,引导管与连通管相互连通。引导管用于将水杯中的水引入连通管中,形成连通器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管设有用于与杯体连通的若干通孔,设置多个通孔的目的在于,保证水杯中的水均匀的流入连通管中,避免因为液体的晃动造成水位不稳定,进而引起浮标的浮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管设有与杯体相连的入水口,入水口设有过滤网。本方案中,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连通管的堵塞,特别是当水杯中进行茶或者其它饮品的冲泡时,避免连通管堵塞。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杯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层,设置防滑层的目的在于,将杯子稳定地固定在桌子上,不容易掉落或打翻。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防滑层为橡胶吸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通管为感温式连通管。连通管处使用感温材料,方便使用者感知杯中水的温度,防止烫伤。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把手设有隔热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把手的上端距离杯体顶部的距离为杯体高度的1/6——1/5;把手的下端距离杯体底部的距离为杯体高度的1/6——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浮标的底部为对应连通管的柱状结构,浮标的顶部为锥形面,锥形面对应限位块设置。本方案中,通过浮标顶部的锥形面结构伸出连通管,进而和盲人的手指进行接触,提醒盲人水杯中的水已满。本技术中,采用浮标提醒盲人水杯中的水位,连通管采用感温材料,方便盲人感知杯中水的温度。在连通管的顶部设有限位块,在保证浮标不会从连通管中出来的同时,限制水杯中的水从连通管中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浮标与盲人的手指接触,提醒盲人水杯中的水已满,且水杯中的水不会从连通管中流出;2、杯体底部设有防滑层,将杯子稳定地固定在桌子上,不容易掉落或打翻;3、连通管采用感温材料,方便盲人感知杯中水的温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盲人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盲人水杯,如图1所示,其包括:杯体1、把手2、防滑层3、浮标4。其中,把手2设在杯体1的侧壁,杯体1内部设有连通管11,连通管11对应把手2设置;连通管11包括顶端111、底端112,顶端111设在杯体1的外侧,底端112设在杯体1的内侧。把手2设有握持端21,握持端21对应顶端111设置;握持端21设有用于限制浮标4位置的限位块22。其中,把手2的上端距离杯体1顶部的距离为杯体1高度的1/5;把手2的下端距离杯体1底部的距离为杯体1高度的1/5。浮标4设在连通管11中,浮标4的底部为对应连通管11的柱状结构,浮标4的顶部为锥形面,锥形面对应限位块22设置。连通管11的底端设有引导管12,引导管12与连通管11相互连通。引导管12设有用于与杯体1连通的通孔121。防滑层3为橡胶吸盘,其设在杯体1的底部,可以将水杯稳定地固定在桌子上,不容易掉落或打翻。本实施例中,连通管采用感温材料,方便盲人感知杯中水的温度。本实施例采用浮标提醒盲人水杯中的水位,连通管采用感温材料,方便盲人感知杯中水的温度。在连通管的顶部设有限位块,在保证浮标不会从连通管中出来的同时,限制水杯中的水从连通管中流出。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技术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技术的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盲人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人水杯包括:杯体、把手;所述把手设在所述杯体的侧壁,所述杯体内部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对应所述把手设置;所述连通管包括顶端、底端,所述顶端设在所述杯体的外侧,所述顶端低于所述杯体顶部,所述底端设在所述杯体的内侧;所述连通管中设有浮标;所述把手设有握持端,所述握持端对应所述顶端设置;所述握持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浮标位置的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人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人水杯包括:杯体、把手;所述把手设在所述杯体的侧壁,所述杯体内部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对应所述把手设置;所述连通管包括顶端、底端,所述顶端设在所述杯体的外侧,所述顶端低于所述杯体顶部,所述底端设在所述杯体的内侧;所述连通管中设有浮标;所述把手设有握持端,所述握持端对应所述顶端设置;所述握持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浮标位置的限位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人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底端设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与所述连通管相互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人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设有用于与所述杯体连通的若干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人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设有与所述杯体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泓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