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35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桌子,桌子包括桌板、支撑架以及支撑脚。其中支撑架包括连接杆、至少一根横梁、两根竖梁。两根竖梁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横梁和两根竖梁焊接为一体,横梁和两根竖梁形成一个安装平面,安装平面设有安装位置。支撑架通过安装平面的安装位置和桌板固定,安装平面贴合桌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根所述竖梁。支撑脚固定于并支撑所述支撑架,支撑脚的数量为两个,支撑脚包括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的高度可升降调节,两个支撑脚的升降调节杆分别连接并支撑两根竖梁,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脚的升降调节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桌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子,尤其涉及一种无需调整平整性的桌子。技术背景在组装桌子例如学习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手工组装钢架,然后再将钢架和桌板与支撑脚组装在一起,才完成整桌的组装。其中,钢架的组装步骤复杂,需先将钢架的多根横梁一端一一和已装设在支撑脚的竖梁连接,然后将横梁另一端和已装设于另一支撑脚的竖梁连接。为了保证钢架和桌板配合良好,即保证钢架顶面和桌板接触的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上,组装过程中我们需将横梁和竖梁顶面调平整,控制好钢架横梁和竖梁顶面的平整性,这样才能保证钢架能很好地贴合桌板,使组装后的桌子的桌面不会倾斜。如果组装桌子的经验不足,人们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地调整横梁和竖梁顶面平整性,导致效率低下。另外由于横梁和竖梁需要一一连接,组装过程需要的螺钉数量较多,工序繁琐。另外,由于需先组装完钢架后才能组装桌板,一般会从桌板下方朝上安装,而安装孔通常在横梁或竖梁的方管上,螺钉需穿过方管安装,这样的组装方式极为不便。进一步地,现有的桌子其支撑脚是通过预埋在桌子的下拉板侧面的螺钉和下拉板连接。在拉动桌子时,螺钉绝大多数情况下受到轴向的作用力,容易出现拉脱现象,从而下拉板从支撑脚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桌子,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组装桌子时需要多次反复调整钢架和桌子的平整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桌子,包括桌板、支撑架以及支撑脚。支撑架包括连接杆、至少一根横梁、两根竖梁。两根竖梁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横梁和两根竖梁焊接为一体,横梁和两根竖梁形成一个安装平面,安装平面设有安装位置。支撑架通过安装平面的安装位置和桌板固定,安装平面贴合桌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根所述竖梁。支撑脚固定于并支撑所述支撑架。支撑脚的数量为两个,支撑脚包括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的高度可升降调节,两个支撑脚的升降调节杆分别连接并支撑两根竖梁,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脚的升降调节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横梁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横梁平行地设置。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一根横梁为角钢,另外两根横梁和两根竖梁均为方管,采用方管的两根横梁均位于采用角钢的横梁的同一侧。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升降调节杆包括丝杆组件和套管,丝杆组件套在套管内,丝杆组件固定于竖梁。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套管顶部具有相对的两个夹持片,丝杆组件的顶端位于两个夹持片之间,升降调节杆还包括两个第一螺栓,两个第一螺栓分别连接两个夹持片以夹紧丝杆组件的顶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套管的顶部具有支撑板,支撑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折弯部,支撑板抵住竖梁,竖梁位于支撑板的两侧的折弯部之间。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桌子包括下拉板、两个固定片以及多个第二螺栓,两个固定片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脚,下拉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和两个固定片连接,第二螺栓均垂直于下拉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的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横梁和两根竖梁焊接为一体的支撑架,并使得横梁和两根竖梁形成一个安装平面,从而一体的支撑架可直接地被组装于桌子的桌板。当将支撑架和桌板组装在一起时,支撑架的安装平面自然地能够被平整地贴合于桌板,而无需调整支撑架自身的平整性,支撑架本身也无需组装。采用所述支撑架的桌子平整性良好,用户在组装桌子的过程中,无需多次地、反复地调节支撑架自身的平整性,用户无需很有经验就能组装出平整性良好的桌子。另外,在实际生产中,对于组装桌子而言,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支撑架可以和桌板组装在一起并单独包装出售,从而支撑架和桌板两者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这样,用户只需再组装桌子的支撑脚即可完成整桌的组装,无需另外组装支撑架,并省略了将支撑架和桌板组装在一起的过程,减少了终端用户组装整桌的工序。本技术通过设置三根互相平行的横梁,竖梁和横梁之间具有多个连接点,可起到加固支撑架的作用,使得支撑架的强度和稳固性更好,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通过将三根横梁中的其中一根设置为角钢,这样可便于采用角钢的所述横梁更好地直接通过螺钉固定于桌板,并且相对于采用方管,采用角钢更节省材料。而另外两根所述横梁设置为方管,采用方管的两根横梁均位于采用角钢的所述横梁的同一侧,这样采用方管的所述横梁便于安装合页等连接件。本技术通过于两根竖梁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可用于连接两个可升降调节的支撑脚,这样两个可升降调节的支撑脚通过连接杆可实现同步地升降,从而避免两个支撑脚的高度调节不一致而导致桌子倾斜。这样的方式便于用户操作,用户无需反复多次地调节两个支撑脚的高度,并且能过确保两个支撑脚的高度一致,保证桌子的平整性。本技术通过将支撑架的安装平面贴合桌板固定,并且将支撑脚固定于支撑架,这样即可组装形成整个的桌子。由于支撑架的安装平面本身即为一个平面,支撑架的平整性良好,从而支撑架能够自然地贴合桌板,用户无需再调整支撑架的平整性。所述桌子安装方便、简单、用户即使没有安装经验也能组装。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升降调节杆的支撑脚,使得所述桌子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使用方便。并且,本技术通过将连接杆的两端连接于两个可升降调节的支撑脚,可以使得两个可升降调节的支撑脚通过连接杆来实现同步地升降,从而避免两个支撑脚的高度调节不一致而导致桌子倾斜。这样的方式便于用户操作,用户无需反复多次地调节两个支撑脚的高度,并且能过确保两个支撑脚的高度一致,保证桌子的平整性。本技术通过于套管的顶部设置两个相对的夹持片,可以将丝杆组件的顶部夹紧,从而固定丝杆组件,加强丝杆组件和套管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且,两个夹持片除了起到固定丝杆组件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加强丝杆组件的顶部的强度。另外,两个夹持片通过第一螺栓的连接来使得夹持片夹紧丝杆组件的顶部,这样便于用户自行控制夹持片的夹紧程度,也便于拆装。本技术通过设置于套管顶部设置支撑板,并且支撑板两侧设置折弯部,竖梁得以被支撑板支撑并卡在两侧的折弯部之间,从而防止竖梁被任意晃动或移动,竖梁的位置被固定,加固支撑架和支撑腿之间的连接,加强了整个桌子的稳固性。本技术通过于桌子的支撑脚之间连接下拉板,可以加固支撑脚的稳固性,避免支撑脚倾斜或晃动。本技术通过多个固定片和多个第二螺栓来将下拉板连接于支撑脚,并且第二螺栓垂直于下拉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的平面,这样当拉动桌子时,第二螺栓受到径向的作用力而不是轴向的作用力,降低第二螺栓被拉脱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和桌板之间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脚和支撑架之间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4是图3中I位置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桌子的结构分解图,展示了下拉板和支撑脚之间的连接方式;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桌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支撑架,包括连接杆、至少一根横梁、两根竖梁,两根所述竖梁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竖梁焊接为一体,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竖梁形成一个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设有安装位置,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安装位置和所述桌板固定,所述安装平面贴合所述桌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根所述竖梁;支撑脚,固定于并支撑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脚包括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的高度可升降调节,两个所述支撑脚的所述升降调节杆分别连接并支撑两根所述竖梁,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脚的所述升降调节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支撑架,包括连接杆、至少一根横梁、两根竖梁,两根所述竖梁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竖梁焊接为一体,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竖梁形成一个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设有安装位置,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安装位置和所述桌板固定,所述安装平面贴合所述桌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根所述竖梁;支撑脚,固定于并支撑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脚包括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的高度可升降调节,两个所述支撑脚的所述升降调节杆分别连接并支撑两根所述竖梁,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脚的所述升降调节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所述横梁平行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所述横梁为角钢,另外两根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竖梁均为方管,采用方管的两根所述横梁均位于采用角钢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润强张宇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护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