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43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电声组件和连通件。壳体具有均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声音通道和第二声音通道。第一电声组件和连通件均设于壳体内,第一电声组件具有第三声音通道。连通件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连通支路、第二连通支路和第三连通支路,且连通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当连通件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连通支路与第一声音通道连通,第二连通支路与第三声音通道连通;当连通件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连通支路与第三声音通道连通,第三连通支路与第二声音通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通过切换连通件的状态,声音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声音通道或第二声音通道传出,以实现第一电声组件的多方位外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扬声器及受话器的声音传播路径固定不变,电子设备通过配备两个或多个扬声器实现外放立体声,然而由于多个扬声器的设置不仅会相应增加成本,还会造成电子设备内控空间变小,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而且还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与电子设备的市场需要相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外放立体效果佳的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声音通道和第二声音通道,所述第一声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声音通道均与外界连通;第一电声组件,所述第一电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声组件具有第三声音通道;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通件具有第一连通支路、第二连通支路和第三连通支路,所述第一连通支路至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中的任意两条支路连通,且所述连通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一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二声音通道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连通件且对应地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声音通道和第二声音通道,通过切换连通件的状态,第一电声组件形成的声音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声音通道或第二声音通道传出壳体,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电声组件的多方位外放,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封闭件,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第三连通支路;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第二连通支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件为筒状,所述封闭件外套于所述连通件,所述封闭件具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件为板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件包括:柱状支撑部,所述柱状支撑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柱状支撑部内设有所述第一连通支路至所述第三连通支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件为三通管,且所述连通件可枢转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通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通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声音通道、所述第二声音通道、所述第一连通支路、所述第二连通支路和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中的至少一条沿直线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声音通道包括至少一个转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声音通道的出口端贯通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声音通道的出口端贯通所述第二侧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电声组件,所述第二电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电声组件包括第四声音通道,所述第四声音通道的出口端贯通所述第三侧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声组件为扬声器,所述第一电声组件为受话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图6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子设备1,壳体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一声音通道110,第二声音通道120,第一电声组件20,第三声音通道200,第一段201,第二段202,连通件30,第一连通支路310,第二连通支路320,第三连通支路330,封闭件40,第一连通口410,第二连通口420,第三连通口430,驱动件50,第二电声组件60,第四声音通道6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3、图5、图6及图8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第一电声组件20和连通件30。具体而言,壳体10具有第一声音通道110和第二声音通道120,第一声音通道110和第二声音通道120均与外界连通。第一声音通道110和第二声音通道120均贯通壳体10,壳体10内的声音可以从第一声音通道110和第二声音通道120传出壳体10。第一电声组件20设于壳体10内,第一电声组件20具有第三声音通道20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声组件20位于壳体10内且与壳体10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第一电声组件20可以形成声音并通过第三声音通道20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声音通道200是第一电声组件20从声音形成到传出第一电声组件20的传播路径。第一声音通道200可以位于第一电声组件20内,第三声音通道200也可以位于第一电声组件20外。如图1-图8所示,连通件30设于壳体10内,连通件30具有第一连通支路310、第二连通支路320和第三连通支路330,且连通件3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可以理解的是,连通件30位于壳体10内,连通件30与壳体10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连通件30在壳体10内的状态可切换,例如连通件30在壳体10内的位置可变换。第一连通支路310、第二连通支路320和第三连通支路330中的任意两条支路均连通。如图3-图5所示,当连通件30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连通支路310与第一声音通道110连通,第二连通支路320与第三声音通道200连通。第一电声组件20形成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三声音通道200传至第二连通支路320,并通过第二连通支路320传输至第一连通支路310,第一连通支路310进一步可以通过第一声音通道110传出壳体10。如图6-图8所示,当连通件30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连通支路310与第三声音通道200连通,第三连通支路330与第二声音通道120连通。第一电声组件20形成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三声音通道200传至第一连通支路310,并通过第一连通支路310传输至第三连通支路330,第三连通支路330进一步可以通过第二声音通道120传出壳体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通过设置连通件30且对应地在壳体10上设置第一声音通道110和第二声音通道120,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声音通道和第二声音通道,所述第一声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声音通道均与外界连通;第一电声组件,所述第一电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声组件具有第三声音通道;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通件具有第一连通支路、第二连通支路和第三连通支路,所述第一连通支路至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中的任意两条支路连通,且所述连通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一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二声音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声音通道和第二声音通道,所述第一声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声音通道均与外界连通;第一电声组件,所述第一电声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声组件具有第三声音通道;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通件具有第一连通支路、第二连通支路和第三连通支路,所述第一连通支路至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中的任意两条支路连通,且所述连通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一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支路与所述第二声音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封闭件,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第三连通支路;当所述连通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第二连通支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为筒状,所述封闭件外套于所述连通件,所述封闭件具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声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三声音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为板状。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