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结构和具有该总线结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38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总线结构,包括:主干线;第一终端节点,位于主干线的最远端;第一终端电阻,挂接在主干线上并形成第一挂接点,第一挂接点与第一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并且第一挂接点与第一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设定阈值。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总线结构的车辆。上述总线结构和具有该总线结构的车辆,通过将独立于第一终端节点的第一终端电阻挂接在主干线上,挂接所形成的挂接点与第一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挂接点与第一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设定阈值,从而在保障总线正常通信的基础上,使终端节点的选择不再受限于供应商提供的节点产品是否带有终端电阻,提高了终端节点布置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总线结构和具有该总线结构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CAN总线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CAN总线结构和具有该CAN总线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总线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总线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已被认同,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根据传输线理论,信号在传输线中传输,如果遇到不连续的传输介质,会发生反射现象,即反射波与信号波叠加,导致信号发生畸变。目前市场上的节点产品有些自带终端电阻,而有些不带终端电阻,为了避免反射现象,工程人员在设计总线时,只能将自带终端电阻的节点产品作为总线中的终端节点,而不能将不带终端电阻的节点产品作为终端节点。这种做法导致终端节点布置的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终端节点布置的灵活性不高问题,提供一种CAN总线结构和具有该CAN总线结构的车辆。一种总线结构,包括:主干线;第一终端节点,位于所述主干线的一端;第一终端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形成第一挂接点,所述第一挂接点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并且所述第一挂接点与所述第一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对应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挂接点;其中,所述中间电阻与对应的第二挂接点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中间电阻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中间电阻中有效电阻个数;第一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中间电阻、第一检测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有效电阻个数调节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的阻值和所述中间电阻的阻值,以保障所述主干线上阻抗连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所述中间电阻中的至少一个为滑动电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终端节点,位于所述主干线的另一端;第二终端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形成第二挂接点,所述第二挂接点与所述第二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并且所述第二挂接点与所述第二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终端电阻,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并联;第二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第三终端电阻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第三终端电阻中有效电阻个数;第二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第三终端电阻、第二检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调节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三终端电阻的阻值,以保障所述主干线上阻抗连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所述第三终端电阻中的至少一个为滑动电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备用电阻,所述备用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的阻值相同;置换开关,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所述备用电阻均通过所述置换开关与所述主干线连接;所述置换开关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失效后,切断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与所述主干线的连接,转而控制所述备用电阻与所述主干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阈值的范围为0.3米至1米。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总线结构。上述总线结构和具有该总线结构的车辆,通过将独立于第一终端节点的第一终端电阻挂接在主干线上,挂接所形成的挂接点与第一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挂接点与第一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设定阈值,从而在保障总线正常通信的基础上,使终端节点的选择不再受限于供应商提供的节点产品是否带有终端电阻,提高了终端节点布置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连接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连接图;图5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电阻等,但这些电阻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电阻与另一个电阻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终端电阻称为第二终端电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终端电阻称为第一终端电阻。第一终端电阻和第二终端电阻两者都是终端电阻,但其不是同一终端电阻。以下以CAN总线为例说明各实施例的总线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与CAN总线类似的总线技术中,也可以采用该总线结构以解决节点布置灵活性不高的问题。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总线结构,包括:主干线120;第一终端节点140,位于主干线120的一端;第一终端电阻160,挂接在主干线120上并形成第一挂接点122,第一挂接点122与第一终端电阻160之间的导线长度N小于设定阈值,并且第一挂接点122与终端节点140之间的导线长度L也小于设定阈值。其中,主干线120可以包括汽车上使用的125~500Kbps通讯速率的总线型拓扑结构的CAN总线,主干线120可以使用双绞线作为通讯介质,该线材特征阻抗为120Ω。为了避免连接在总干线120上的每一个节点发出的信号在总线末端处的反射,通常选择在主干线120的两端分别布置120欧姆的终端电阻,实现阻抗匹配。第一终端节点140可包括控制单元处理器、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通过三者配合实现终端节点的信号收发。第一终端电阻160是可以匹配传输线特征阻抗的电阻,用以消除信号反射。第一终端电阻160可以包为贴片元器件,焊接在PCB板上。第一终端电阻160与第一终端节点140相对应,且第一终端电阻160独立于第一终端节点140(即第一终端电阻160不位于第一终端节点140内部的PCB板上),如此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第一终端电阻160。进一步地,第一终端电阻160的阻值的范围可以包括60Ω,120Ω,180Ω,240Ω,300Ω,360Ω……n*60Ω。第一终端电阻160可以采用线性拓扑中的“T”型分支挂接在主干线120上,除此之外,第一终端电阻160还可以采用星形拓扑、树形拓扑、环形拓扑等分支方式挂接在主干线120上。为了保障总线的正常通信,需要控制分支线长度在设定阈值以内。例如,第一终端电阻160与第一挂接点122之间的导线长度即为第一终端电阻160的分支线长度。在最高波特率1M的情况下,分支长度最好在0.3m以内,而在车辆CAN总线中,各分支长度最好在1m以内。可选地,设定阈值的范围为0.3米至1米。第一终端电阻160与总干线120之间存在长度为N的导线,第一终端节点140与总干线120之间存在长度为L的导线。为了保障总线的正常通信,需要控制长度N和长度L在设定阈值以内。例如,在最高波特率1M的情况下,N和L的长度最好控制在0.3m以内,而在车辆CAN总线中,N和L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m以内。本实施例中的总线结构,通过将独立于第一终端节点140的第一终端电阻160挂接在主干线120上,挂接所形成的挂接点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线;第一终端节点,位于所述主干线的一端;第一终端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形成第一挂接点,所述第一挂接点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并且所述第一挂接点与所述第一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所述设定阈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线;第一终端节点,位于所述主干线的一端;第一终端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形成第一挂接点,所述第一挂接点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设定阈值,并且所述第一挂接点与所述第一终端节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也小于所述设定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对应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挂接点;其中,所述中间电阻与对应的第二挂接点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所述设定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中间电阻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中间电阻中有效电阻个数;第一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中间电阻、第一检测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有效电阻个数调节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的阻值和所述中间电阻的阻值,以保障所述主干线上阻抗连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和所述中间电阻中的至少一个为滑动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终端节点,位于所述主干线的另一端;第二终端电阻,挂接在所述主干线上并形成第二挂接点,所述第二挂接点与所述第二终端电阻之间的导线长度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颖朱刘洋王洪军薛伟光徐元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