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73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基因UBE2C,以及如下基因BIRC5、UBE2C、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FOXM1、CCNB1和UCA1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组合,能够准确地确诊个体是否患有膀胱癌以及是否有复发的可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其复发监控模型性能的AUC达0.955,灵敏度和NPV为100%时,特异可达80%以上;其诊断模型性能的AUC达0.99,灵敏度及NPV均为98%以上时,特异性达92%,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尿液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可有效避免患者频繁使用膀胱镜所遭受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60~69岁为发病高峰,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快和个人饮食,吸烟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呈现逐年递增及年轻化趋势。膀胱镜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仍然是目前膀胱癌诊断的主要技术,但前者是有创检查及费用高,后者的敏感性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可同时做到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并明确病理分期,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术式,但患者TUR-BT术后复发率极高,有10-70%的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病人复发,其中部分病例伴有肿瘤恶性程度增加或浸润能力增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如何降低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延长其生存期,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目前医院预防复发的手段,普遍采取术后随访检查,其手段为包括B超,膀胱内窥镜和脱落细胞检查。B超易受膀胱其他疾病如膀胱息肉、膀胱粘膜下出血等影响,并且容易漏检大小在5mm以下的肿瘤或平铺在黏膜表面不向腔内突出的病例;而膀胱内窥镜为侵入性检查,同时对操作者技术依赖较高,且价格较贵;此外,尿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检出率较低,且对早期Ta、T1期膀胱癌检出率为0。如果能发展一种新的无创、有效且可用于膀胱癌复发监测的膀胱癌诊断方法,其能在早期发现是否患有膀胱癌,且在患者膀胱癌发现后就能对患者膀胱癌复发的可能性提供早期判断,对膀胱癌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和低风险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手术和化疗,并分别对不同患者进行不同密度的跟踪随访,将对膀胱癌高复发患者人群,大大的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其复发的可能性,延长其术后生存时间;对膀胱癌低复发患者人群,在提高其治疗效果的同时,将减少某些不必的治疗步骤,减少其术后随访的密度,大大降低其经济上的负担。无创尿液检查替代膀胱镜诊断膀胱癌、监测复发及判断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除尿细胞学外,目前通过尿液检查诊断和检测膀胱癌复发主要有尿核基质蛋白22、膀胱癌肿瘤抗原、免疫-细胞检查等方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以下囊泡均代表细胞外囊泡)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30-1000nm不等,胞外囊泡主要由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和外泌体(exosomes)组成,微囊泡是细胞激活或损伤后从细胞膜脱落的小囊泡。由于细胞外囊泡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其在疾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在抗原呈递、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体液中分布广泛,包括血液、唾液、尿液、乳汁和胸腹水等;包含DNA、RNA及蛋白质等多种内含物,可以作为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无创诊断标志物。尿液作为一种主要的体液来源,其中的囊泡生物标志物在泌尿系统肿瘤诊断、预后及复发监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可以基于尿液囊泡建立更精准的、无创或微创的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方法,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膀胱癌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基因UBE2C,以及如下基因BIRC5、UBE2C、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FOXM1、CCNB1和UCA1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基因UBE2C,以及如下基因CDK1、UCA1、TK1、TPX2、MYBL2和FOXM1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标志物优选为如下I~XIII中的任一个:I:基因UBE2C和CCNB1;II:基因UBE2C和TK1;III:基因UBE2C和CDC20;IV:基因UBE2C、CCNB1和TK1;V:基因UBE2C、CDC20和TK1;VI:基因UBE2C、CCNB1和CDK1;VII:基因UBE2C、CCNB1、FOXM1和TK1;VIII:基因UBE2C、CDC20、CNNB1和TK1;IX:基因UBE2C、CNNB1、TK1和TPX2;X:基因UBE2C、CNNB1、FOXM1、TK1和UCA1;XI:基因UBE2C、CDC20、CNNB1、MMP11和TK1;XII:基因UBE2C、CNNB1、FOXM1、TK1和TPX2;XIII:基因UBE2C、BIRC5、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FOXM1、CCNB1和UCA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检测所述生物标志物的引物:用于检测BIRC5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SEQIDNO:2所示;用于检测UBE2C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4、SEQIDNO:5;用于检测CDK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7、SEQIDNO:8所示;用于检测MMP1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0、SEQIDNO:11所示;用于检测TPX2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3、SEQIDNO:14所示;用于检测CDC20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6、SEQIDNO:17所示;用于检测MYBL2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9、SEQIDNO:20所示;用于检测TK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22、SEQIDNO:23所示;用于检测CCNB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25、SEQIDNO:26所示;用于检测FOXM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28、SEQIDNO:29所示;用于检测UCA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31、SEQIDNO:32所示。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检测所述生物标志物的探针,对应于BIRC5、UBE2C、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CCNB1、FOXM1、和UCA1,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3、6、9、12、15、18、21、24、27、30和33所示。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含有所述引物和/或所述探针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试剂或试剂盒中还包含用于检测内参基因的引物和/或探针,所述内参基因为S100P、SLC25A或PGK1,优选S100P。用于检测S100P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34、SEQIDNO:35所示;用于检测SLC25A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37、SEQIDNO:38所示;用于检测PGK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40、SEQIDNO:41所示。对应于S100P、SLC25A和PGK1,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36、39和42所示。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与所述试剂盒配套的PCR反应体系,所述反应体系如下:以上试剂来自Takara公司的PremixExTaqTM(ProbeqPCR)试剂盒。逆转录反应体系如下:以上试剂来源于Takara公司的PrimeScriptTMRTreagentKit(PerfectRealTime)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基因UBE2C,以及如下基因BIRC5、UBE2C、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FOXM1、CCNB1和UCA1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膀胱癌诊断和复发监控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基因UBE2C,以及如下基因BIRC5、UBE2C、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FOXM1、CCNB1和UCA1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基因UBE2C,以及如下基因CDK1、UCA1、TK1、TPX2、MYBL2和FOXM1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如下I~XIII中的任一个:I:基因UBE2C和CCNB1;II:基因UBE2C和TK1;III:基因UBE2C和CDC20;IV:基因UBE2C、CCNB1和TK1;V:基因UBE2C、CDC20和TK1;VI:基因UBE2C、CCNB1和CDK1;VII:基因UBE2C、CCNB1、FOXM1和TK1;VIII:基因UBE2C、CDC20、CNNB1和TK1;IX:基因UBE2C、CNNB1、TK1和TPX2;X:基因UBE2C、CNNB1、FOXM1、TK1和UCA1;XI:基因UBE2C、CDC20、CNNB1、MMP11和TK1;XII:基因UBE2C、CNNB1、FOXM1、TK1和TPX2;XIII:基因UBE2C、BIRC5、CDK1、MMP11、TPX2、CDC20、MYBL2、TK1、FOXM1、CCNB1和UCA1。4.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生物标志物的引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BIRC5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SEQIDNO:2所示;用于检测UBE2C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4、SEQIDNO:5;用于检测CDK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7、SEQIDNO:8所示;用于检测MMP1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0、SEQIDNO:11所示;用于检测TPX2的上、下游引物分别如SEQIDNO: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关义孙圣坤陈苏红秦宏亮刘翔陈亚庆李鸿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