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24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铝模组合体由铝模板焊接而成,整体为倒置的中空四棱台结构;铝模组合体包括四棱台下组合体,以及在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等比例外扩的四棱台上组合体,四棱台上组合体的下沿和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之间通过水平台阶部连接。使得顶部楼板浇筑完成后形成了传料孔,方便了铝模板从下层往邻近的上次传递,可避免大型机械的介入,也可避免工人的多次重复搬运,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
技术介绍
铝模板是由铝合金制作的建筑模板,铝模板经专用设备挤压后制作而成,由铝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所组成的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外型尺寸复杂的整体模架,装配化、工业化施工的系统模板,解决了以往传统模板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铝模板系统适用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周期短,重复使用次数多,施工方便,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应用范围,拼缝少,精度高,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现场施工垃圾少,支撑体系简洁,标准、通用性强,并且铝模板系统所有材料均为可再生材料,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铝模板在房建施工过程中,铝模板都会在上下层施工之间进行轮转循环,下层拆卸的铝模板需要向上层转运,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借助吊车或者吊塔从建筑的外侧才能向上进行铝模板的转运,工人需要进行重复搬运,造成了转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可以在楼板浇筑完成后,拆卸掉铝模组合体以形成传料孔,以方便铝模板从下层向上层传递,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铝模组合体由铝模板焊接而成,整体为倒置的中空四棱台结构。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铝模组合体包括四棱台下组合体,以及在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等比例外扩的四棱台上组合体,四棱台上组合体的下沿和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之间通过水平台阶部连接。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铝模组合体四周的外侧面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竖向筋板。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竖向筋板的底边位于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中部,顶边与所述水平台阶部的下表面连接。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竖向筋板的外侧边超出四棱台上组合体的边沿,且所述竖向筋板的顶边与四棱台上组合体的边沿齐平。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下边沿朝内延伸焊接有水平连接部。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水平连接部上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铝模组合体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且所述长方形的长边长度为短边长度的2倍以上。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纵向相对的两铝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纵向加强肋板。本技术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所述横向相对的两铝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横向加强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配套设计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使得顶部楼板浇筑完成后形成传料孔,以方便铝模板以及其它小体积建筑装备从下层往邻近的上层传递,避免了大型机械的介入,也避免了工人的多次重复搬运,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铝模组合体的安装状态俯视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铝模组合体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1铝模组合体的侧视图;图5为实施例1铝模组合体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传料孔处顶模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传料孔盖板的俯视图;图8为实施例2铝模组合体的俯视图;图9为实施例2铝模组合体的侧视图;图10为实施例2铝模组合体的主视图;图11为支撑顶座的主视图;图12为支撑顶座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2,当在已完成底部楼板浇筑的楼层基础上浇筑顶部楼板4时,包括连续平铺的顶模板1,顶模板1下部支撑有均匀间隔的顶撑装置3,所述顶撑装置包括顶部的支撑顶座31和支撑顶座下的顶杆32;所述顶模板1上还设置有铝模组合体2,当顶部楼板4完成浇筑后,可在顶部楼板上形成传料孔,用于下楼层向上楼层传递铝模板和其它的建筑材料及小的操作工具等。具体的,所述铝模组合体2包括侧板21和端板22,并相互连接形成长方形的空腔23。顶部楼板4浇筑完成后,即可拆除铝模组合体2以及顶模板1,使得传料孔得以成型,以方便从下层往上层传递铝模板等相关建筑材料。当传料孔成型后,可以在传料孔的位置设置一个传料孔盖板5,以加强安全保障,防止人员以及物品等向下楼层掉落,而形成事故;所述传料孔盖板5的顶部两端还设置有盖板把手51,以方便人工移动传料孔盖板5。所述侧板21上端外侧设置有与侧板21等长的侧板外凸部211,所述侧板外凸部211的截面为方形;所述端板22上端外侧设置有端板外凸部221,所述端板外凸部221的长度等于端板22长度和两块侧板外凸部211的宽度之和,所述端板外凸部221的截面与侧板外凸部211的截面相同。所述侧板外凸部211和端板外凸部221作用在于,可以在顶部楼板浇筑完成后,在传料孔的周围形成下凹的盖板支撑台,以方便传料孔盖板5放入其中,使得传料孔盖板5的安装更稳固、到位。在所述侧板21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与侧板外凸部211的底面连接的侧肋板212。侧肋板212的作用在于,在完成顶部楼板4的浇筑后,使得在传料孔的两侧形成钢筋安装槽,以方便传料孔完成使命后,将钢筋网的横向连接头放置于钢筋安装槽中,然后在传料孔的下部进行局部重新顶撑住顶模板1,再向传料孔中倾倒混凝土料,然后震动,以实现对传料孔的最终封堵。同样的,在所述端板22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与端板外凸部221的底面连接的端肋板222,使在传料孔的两端形成钢筋安装槽,以便钢筋网的纵向连接头放置于其中,以便增强传料孔封堵的强度和质量。所述侧肋板212朝外超出了侧板外凸部211,且侧肋板212顶边与侧板外凸部211的顶面齐平;所述端肋板222朝外超出了端板外凸部221,且端肋板222顶边与端板外凸部221的顶面齐平。所述侧板21在底部边缘朝空腔23内设置有侧连接板213,侧连接板213上设置有侧连接板孔214;所述端板22在底部边缘朝空腔23内设置有端连接板223,端连接板223上设置有端连接板孔224;所述与铝模组合体2连接的传料孔顶模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侧连接板孔214和端连接板孔224对应的顶孔61,以方便传料孔模板组2与传料孔顶模板6进行连接固定。实施例2:如图8-10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铝模组合体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7由铝模板焊接而成,整体为倒置的中空四棱台结构;所述铝模组合体7包括四棱台下组合体71,以及在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等比例外扩的四棱台上组合体72,四棱台上组合体72的下沿和四棱台下组合体71的上沿之间通过水平台阶部73连接。铝模组合体7四周的外侧面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竖向筋板74,所述竖向筋板74的底边位于四棱台下组合体71的中部,顶边与所述水平台阶部73的下表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向筋板74的外侧边超出四棱台上组合体72的边沿,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模组合体由铝模板焊接而成,整体为倒置的中空四棱台结构;所述铝模组合体包括四棱台下组合体,以及在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等比例外扩的四棱台上组合体,四棱台上组合体的下沿和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之间通过水平台阶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模组合体由铝模板焊接而成,整体为倒置的中空四棱台结构;所述铝模组合体包括四棱台下组合体,以及在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等比例外扩的四棱台上组合体,四棱台上组合体的下沿和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上沿之间通过水平台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模组合体四周的外侧面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竖向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制作传料孔的铝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筋板的底边位于四棱台下组合体的中部,顶边与所述水平台阶部的下表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利平杨华超杨波冉华张超洋姜淑清王昭寇利红蒋健张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