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011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及载物机构;其中,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支架用于支撑升降机构;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载物机构沿着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支撑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载物杆设置在支撑组件与升降机构之间,升降机构能够带动载物杆上下运动;套筒组件套设在载物杆上,套筒组件用于套设线轮。可见,本线缆放置架具有多套载物机构,因而具有多个套筒组件,从而可将多个线轮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套筒组件上,再利用升降机构将多个线轮升高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重复安装提升线轮,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Cable Placement Frame and Cable Install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able placement frame and cable installation system. The cable placement frame includes a base, a bracket,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loading mechanism.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bracket is used to support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number of loading mechanisms is multiple, and the loading mechanism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includes load rod, support component and sleeve component;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load rod is set between the support component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load rod up and down; the sleeve component is set on the load rod, and the sleeve component is used for sleeving the line wheel.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able placement frame has many sets of loading mechanism, so it has many sleeve components, so that multiple wire wheels can be set on the corresponding sleeve components separately, and then the lifting mechanism can be used to elevate multiple wire wheels to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 thus avoiding repeated installation of the lifting wheel, thereby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力用线缆放置架,功能单一,结构简单,通常只能套上一个线轮,降低了使用效率。线轮在安装时,想要使线轮达到工作需求的位置,需要人力抬的高一点,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力用线缆放置架只能套设一个线轮,且依靠人力抬高电力用线缆放置架以使得线缆达到工作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物机构沿着所述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载物杆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载物杆,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载物杆上下运动;所述套筒组件套设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套筒组件用于套设线轮。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载物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且所述第二套筒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载物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一挡环以及第二挡环;其中,所述第一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相对的另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固定杆;其中,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底座铰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插设在所述第三套筒内,所述载物杆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固定杆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减振弹簧以及紧固销;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弹簧沿着所述固定杆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套筒之间;所述紧固销能够穿过所述第三套筒对所述固定杆紧固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放置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外壳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开口,所述载物杆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丝杠以及丝母;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杠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丝杠移动;所述丝母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丝杠穿设在所述丝母内,且所述丝杠能够驱动所述丝母移动;所述载物杆与所述丝母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放置架还包括第二减振弹簧、垫块以及照明灯;其中,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减振弹簧设置在所述垫块以及所述丝母之间;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线缆安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因而,具有该线缆放置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支架以及支撑组件均设置在底座上,且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上,载物杆的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接,载物杆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相连接,支撑组件绕着底座旋转而远离载物杆的端部时,可将线轮从此载物杆的端部穿设在载物杆上的套筒组件上,当安装好后,可将支撑组件移动回原位,使得支撑组件重新支撑住载物杆;升降机构能够带动载物杆向上移动,且能够带动部分支撑组件相对底座向上移动,从而提升线轮的高度;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载物机构沿着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对应的载物杆以及载物杆上的套筒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套筒组件能够套设一个对应的线轮,从而本线缆放置架能够同时装载并提升多个线轮。使用时,将支撑组件相对底座转动,从而远离载物杆的一端部,再将线轮套设在载物杆的套筒组件上,再将支撑组件移动回原处,并使得支撑组件重新支撑载物杆,再利用升降机构带动载物杆升高,从而将线轮升高到合适的高度,避免了以往用人工抬高线缆用放置架以使线轮升高,节省了人力,尤其对于本线缆放置装置具有多套载物机构,因而具有多个套筒组件,从而可将多个线轮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套筒组件上,而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多个线轮升高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重复安装以及提升线轮,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安装系统,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具有多套载物机构,因而具有多个套筒组件,从而可将多个线轮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套筒组件上,而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多个线轮升高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重复安装以及提升线轮,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工作状态的又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外壳,201-开口,3-驱动装置,4-丝杠,5-丝母,6-垫块,7-第二减振弹簧,8-载物杆,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第一挡环,12-第二挡环,13-铰接座,14-第三套筒,141-第一通孔,15-锁紧螺栓,16-固定杆,161-第二通孔,162-第三通孔,17-第一减振弹簧,18-紧固销,19-支架,20-照明灯,21-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物机构沿着所述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杆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载物杆,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载物杆上下运动;所述套筒组件套设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套筒组件用于套设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物机构沿着所述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杆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载物杆,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载物杆上下运动;所述套筒组件套设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套筒组件用于套设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载物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且所述第二套筒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载物杆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一挡环以及第二挡环;其中,所述第一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相对的另一端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荣黄日光沈瑞锡黄顺浩彭林伟温可良肖晓慧叶育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