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9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散热片技术领域的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包括工作台、送料机构和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散热片放置在送料机构的放置台上,夹板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能够固定不同大小的散热片,防止移动过程中散热片发生意外移动;送料机构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一丝杆移动至工作台的左端的上料机构处,移动方便平稳;上料机构的电磁铁断电,托板和移动板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向内侧移动,并通过第二丝杆和第二移动块上移,托板与散热片的底部两侧接触,并将其托起,移动至合适高度,以便为后续的加工上料,上料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radiators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diators, including a worktable,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fix radiators of different sizes by placing the radiators on the placement platform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splint can fix the radiators of different sizes 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spring, thus preventing the accidental movement of radiators during the movement. The first moving block and the first screw rod move to the feeding mechanism at the left end of the worktable to move conveniently and smoothly; the electromagnet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cut of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moving plate move inward through the force of the second spring, and move upward through the second screw rod and the second moving block. The supporting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adiator, and lifts the supporting plate to the appropriate height so as to move ba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片
,具体为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一般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散热片在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切割、表面磨平、钻孔、铆压等加工工序,在上料的过程中,可采用手工上料或者采用特定的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由于采用手动上料的效率低,并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散热片的上料大都采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现有的上料装置结构复杂,且上料时通常是直接将散热片放置在移动平台上,没有固定结构,因此在移动过程中,极易发生移动,到达取料位置时,需要手动调整位置,影响后续的工序,降低加工效率。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送料部件和上料部件,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座,顶面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送料部件对应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上料部件对称设置于工作台的左端两侧,工作台的左端对应设有两根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工作台的顶面垂直并转动连接,且与上料部件对应连接;所述送料部件包括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一丝杆套接,且顶面固定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弹簧板,两弹簧板之间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与弹簧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并通过第一弹簧对应连接;所述上料部件包括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与第二丝杆套接,且内侧面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面底部固定有托板,外侧面固定有导杆,导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并通过第二弹簧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移动板的外侧面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有开关和电源,且两电磁铁通电后磁极相异。优选的,所述放置台的宽度与弹簧板的宽度相等,所述夹板的宽度大于放置台的宽度,所述夹板的底部中间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与放置台对应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底部与顶部均设为相同的圆弧状,两夹板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部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左端对应第二丝杆设有传动槽,所述第二丝杆的底端伸入传动槽中并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上设有传动带,两根所述第二丝杆通过带轮和传动带对应连接,且其中一根第二丝杆还连接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侧板,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第一丝杆的固定,外圈与侧板固定。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外侧面四角处均设有导杆,导杆分别穿过固定板的四角处,且第二移动块位于固定板的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散热片放置在送料部件的放置台上,夹板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能够固定不同大小的散热片,防止移动过程中散热片发生意外移动;送料部件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一丝杆移动至工作台的左端的上料部件处,移动方便平稳;上料部件的电磁铁断电,托板和移动板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向内侧移动,并通过第二丝杆和第二移动块上移,托板与散热片的底部两侧接触,并将其托起,移动至合适高度,以便为后续的加工上料,上料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作台,101-支撑座,102-传动槽,103-侧板,104-第一丝杆,105-第一电机,2-送料部件,201-放置台,202-弹簧板,203-第一弹簧,204-夹板,205-第一移动块,3-上料部件,301-固定板,302-移动板,303-托板,304-导杆,305-第二弹簧,306-压板,307-电磁铁,308-第二移动块,4-第二丝杆,401-带轮,402-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送料部件2和上料部件3,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有支撑座101,顶面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104,所述第一丝杆104与送料部件2对应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05,所述上料部件3对称设置于工作台1的左端两侧,工作台1的左端对应设有两根第二丝杆4,所述第二丝杆4与工作台1的顶面垂直并转动连接,且与上料部件3对应连接;所述送料部件2包括第一移动块205,所述第一移动块205与第一丝杆104套接,且顶面固定有放置台201,所述放置台201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弹簧板202,两弹簧板202之间对称设有夹板204,所述夹板204与弹簧板20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03,并通过第一弹簧203对应连接;所述上料部件3包括第二移动块308,所述第二移动块308与第二丝杆4套接,且内侧面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的内侧设有移动板302,所述移动板302的内侧面底部固定有托板303,外侧面固定有导杆304,导杆304的一端穿过固定板301并固定有压板306,所述压板306与固定板30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05,并通过第二弹簧305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板301的内侧面与移动板302的外侧面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电磁铁307,所述电磁铁307电连接有开关和电源,且两电磁铁307通电后磁极相异。其中,放置台201的宽度与弹簧板202的宽度相等,夹板204的宽度大于放置台201的宽度,夹板204的底部中间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与放置台201对应连接,通过卡槽限制夹板204的移动方向,使夹板204通过第一弹簧203的作用只能沿放置台201的长度方向移动;夹板204的底部与顶部均设为相同的圆弧状,两夹板204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部的距离,两夹板204之间距离较近时,上料部件3的托板303从下往上移动使两端通过夹板204的圆弧处迫使夹板204外移,从而与放置台201上的散热片接触并将其托起;工作台1的左端对应第二丝杆4设有传动槽102,第二丝杆4的底端伸入传动槽102中并固定连接有带轮401,带轮401上设有传动带,两根所述第二丝杆4通过带轮401和传动带对应连接,且其中一根第二丝杆4还连接有第二电机402,通过第二电机402和带轮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送料部件和上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座,顶面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送料部件对应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上料部件对称设置于工作台的左端两侧,工作台的左端对应设有两根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工作台的顶面垂直并转动连接,且与上料部件对应连接;所述送料部件包括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一丝杆套接,且顶面固定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弹簧板,两弹簧板之间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与弹簧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并通过第一弹簧对应连接;所述上料部件包括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与第二丝杆套接,且内侧面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面底部固定有托板,外侧面固定有导杆,导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并通过第二弹簧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移动板的外侧面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有开关和电源,且两电磁铁通电后磁极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送料部件和上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座,顶面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送料部件对应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上料部件对称设置于工作台的左端两侧,工作台的左端对应设有两根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工作台的顶面垂直并转动连接,且与上料部件对应连接;所述送料部件包括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一丝杆套接,且顶面固定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弹簧板,两弹簧板之间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与弹簧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并通过第一弹簧对应连接;所述上料部件包括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与第二丝杆套接,且内侧面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面底部固定有托板,外侧面固定有导杆,导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并通过第二弹簧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移动板的外侧面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有开关和电源,且两电磁铁通电后磁极相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导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