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56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和脱模机构;凹模的一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成型槽和连接若干个成型槽的第一注胶流道;凸模的一端面上对应设有若干个成型凸起;凸模上还对应第一注胶流道设有与其对称配合的第二注胶流道;凸模的中心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且与第二注胶流道连通的注胶口;若干个成型槽远离第一注胶流道的一侧均设有延伸部,脱模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设于连接板上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与若干个延伸部一一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延伸部连通,由第一脱模丝杆的伸缩将冷却成型好的硅胶顶出脱模;本方案实施便利、结构简单且脱模效果好。

A Silica Gel Demoul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licone gel demoul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unch, a concave die and a demoulding mechanism; a number of moulding grooves and a first injection runner connecting several mould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one end face of the die; a number of moulding protrusions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one end face of the punch; a second injection runner symmetrically matching with the first injection runner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punch; There are injection moulds running through both ends of the moulding groo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injection runner; on one side of the moulding groove away from the first injection runner, there are extension parts, and the demoulding mechanism includes connection plate and several first demoulding screw rods fixed on the connection plate; several first demoulding screw rods correspond to several extension parts one by one and slide through the concave die and connect with the extension part by the first demoulding mechanism. The expansion of the die screw will eject the cold-formed silica gel from the mould; the scheme is convenient to implement,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good in demould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硅胶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硅胶成型工艺中,由于硅胶的质地柔软,其成型后大多还具有优良的弹性,因此在进行注塑保压时,通常需要进行充分调试和试生产论证才可以保证各批次产品的硅胶制品能够保持弹性一致性高和外观卖相上达到高度一致。然而,经保压冷却成型后的制品进行脱模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其最终外观,现有的脱模设计大多仅是直接对胶头进行推出,而没有考虑到柔性制品在脱模时,会因为脱模受力不均而发生制品局部刮擦出现划痕的情况,从而使得产品卖相受损,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应性研究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便利、结构简单且脱模效果好的硅胶规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和脱模机构;所述凹模的一端面上设有呈阵列布的若干个成型槽和连接若干个成型槽的第一注胶流道;所述凸模的一端面上对应凹模的若干个成型槽设有与其一一对应配合的若干个成型凸起;所述的凸模和凹模贴合配合后,成型槽与成型凸起形成用于注塑成型硅胶的成型腔;凸模上还对应第一注胶流道设有与其对称配合的第二注胶流道;凸模的中心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且与第二注胶流道连通的注胶口;所述的若干个成型槽远离第一注胶流道的一侧均设有延伸部,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设于连接板上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所述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与若干个延伸部一一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延伸部连通,由第一脱模丝杆的伸缩将冷却成型好的硅胶顶出脱模;所述的凹模设有成型槽的端面边角上还设有凸起的导向块,所述的凸模对应设有与导向块配合且轮廓相适应的内凹部。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上还设有一对第二脱模丝杆,所述的第二脱模丝杆与第一注胶流道两侧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第一注胶流道连通,由第二脱模丝杆的伸缩将第一注胶流道中冷却成型好的胶杆顶出脱模。进一步,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和第二注胶流道均对应注胶口位置设有扩张部。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上还设有第三脱模丝杆,所述的第三脱模丝杆与扩张部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第一注胶流道的扩张部连通,由第三脱模丝杆的伸缩将扩张部中冷却成型好的胶头顶出脱模。进一步,所述凹模的一侧还设有穿入凹模内且位于成型槽下方的探针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凹模的下部还钻设有位于成型槽下方的冷却水流道,所述凹模的一侧设有一对分别与冷却水流道连通的通孔,一对通孔上均连接有循环水接头。进一步,所述的导向块为锥台形结构,其大口端固定与凹模上。进一步,所述的凹模上还嵌设有将若干个成型槽环绕其中的密封圈。进一步,所述的凸模与凹模配合的端面设有凸模芯,所述的若干个成型凸起均设于凸模芯上,所述的凸模对应凸模芯设置位置设有用于将其嵌设其中的第一安装槽。进一步,所述的凹模与凸模配合的端面设有凹模芯,所述的若干个成型槽均设于凹模芯上,所述的凹模对应凹模芯设置位置设有用于将其嵌设其中的第二安装槽。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凹模上设置成型槽,然后在凸模上对应设置与其配合的成型凸起,其在配合后形成用于成型硅胶制品的成型腔,而若干个成型槽远离第一注胶流道的一侧均设有延伸部,脱模机构的连接板和固定设于连接板上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与若干个延伸部一一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延伸部连通,由第一脱模丝杆的伸缩将冷却成型好的硅胶顶出脱模,使得硅胶制品在脱模时,能够一一对应顶出,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直接推动胶头的方式来拉动制品大幅度形变后脱出,使得硅胶制品在冷却成型后,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其与模具的刮擦,另外,第一脱模丝杆的上端末与延伸部底部的形状相仿,具有与其相适应的仿形结构,使得第一脱模丝杆不会影响延伸部的正常成型形状,并且,与第一注胶流道连通的第二脱模丝杆和与扩张部连通的第三脱模丝杆均是类似的仿形结构,使得脱模机构在保证具有良好脱模配合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对硅胶制品的成型形状不产生额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确保了制品的外观完好和便于后续修边加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技术的凸模、凹模和脱模机构的简要实施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凸模的一端面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凹模的一端面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局部剖切简要实施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处的局部剖切简要实施示意图;图6为图3中C-C处的局部剖切简要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6之一所示,本技术包括凸模2、凹模1和脱模机构3;所述凹模1的一端面上设有呈阵列布的若干个成型槽12和连接若干个成型槽12的第一注胶流道14;所述凸模2的一端面上对应凹模1的若干个成型槽12设有与其一一对应配合的若干个成型凸起24;所述的凸模2和凹模1贴合配合后,成型槽12与成型凸起24形成用于注塑成型硅胶的成型腔;凸模2上还对应第一注胶流道14设有与其对称配合的第二注胶流道23;凸模2的中心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且与第二注胶流道23连通的注胶口21;所述的若干个成型槽12远离第一注胶流道14的一侧均设有延伸部13,所述的脱模机构3包括连接板31和固定设于连接板31上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33;所述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33与若干个延伸部13一一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1内并与延伸部13连通,由第一脱模丝杆33的伸缩将冷却成型好的硅胶顶出脱模;第一脱模丝杆33包括与连接板31固定的丝杆座331和与延伸部连接的顶杆332,所述的凹模1设有成型槽12的端面边角上还设有凸起的导向块16,所述的凸模2对应设有与导向块16配合且轮廓相适应的内凹部25,连接板31底部设有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块35,外部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或油缸或其他伸缩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31上还设有一对第二脱模丝杆34,所述的第二脱模丝杆34与第一注胶流道14两侧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1内并与第一注胶流道14连通,由第二脱模丝杆34的伸缩将第一注胶流道14中冷却成型好的胶杆顶出脱模。进一步,所述第一注胶流道14和第二注胶流道23均对应注胶口位置设有扩张部22;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31上还设有第三脱模丝杆32,所述的第三脱模丝杆32与扩张部22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1内并与第一注胶流道14的扩张部连通,由第三脱模丝杆32的伸缩将扩张部22中冷却成型好的胶头顶出脱模。进一步,所述凹模1的一侧还设有穿入凹模1内且位于成型槽12下方的探针温度传感器17,通过探针温度传感器17的温度探针171进行温度探知反馈。进一步,所述凹模1的下部还钻设有位于成型槽12下方的冷却水流道19,所述凹模1的一侧设有一对分别与冷却水流道连通的通孔,一对通孔上均连接有循环水接头18,冷却水流道19的开设可以通过在凹模1的侧面进行钻孔,然后在将其分别连通后,凹模1侧面部分用堵塞191进行封堵后形成相互连通的冷却水流道18。进一步,所述的导向块16为锥台形结构,其大口端固定与凹模1上。进一步,所述的凹模1上还嵌设有将若干个成型槽环绕其中的密封圈15。进一步,所述的凸模2与凹模1配合的端面设有凸模芯,所述的若干个成型凸起24均设于凸模芯上,所述的凸模2对应凸模芯设置位置设有用于将其嵌设其中的第一安装槽;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和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一端面上设有呈阵列布的若干个成型槽和连接若干个成型槽的第一注胶流道;所述凸模的一端面上对应凹模的若干个成型槽设有与其一一对应配合的若干个成型凸起;所述的凸模和凹模贴合配合后,成型槽与成型凸起形成用于注塑成型硅胶的成型腔;凸模上还对应第一注胶流道设有与其对称配合的第二注胶流道;凸模的中心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且与第二注胶流道连通的注胶口;所述的若干个成型槽远离第一注胶流道的一侧均设有延伸部,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设于连接板上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所述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与若干个延伸部一一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延伸部连通,由第一脱模丝杆的伸缩将冷却成型好的硅胶顶出脱模;所述的凹模设有成型槽的端面边角上还设有凸起的导向块,所述的凸模对应设有与导向块配合且轮廓相适应的内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和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一端面上设有呈阵列布的若干个成型槽和连接若干个成型槽的第一注胶流道;所述凸模的一端面上对应凹模的若干个成型槽设有与其一一对应配合的若干个成型凸起;所述的凸模和凹模贴合配合后,成型槽与成型凸起形成用于注塑成型硅胶的成型腔;凸模上还对应第一注胶流道设有与其对称配合的第二注胶流道;凸模的中心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且与第二注胶流道连通的注胶口;所述的若干个成型槽远离第一注胶流道的一侧均设有延伸部,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设于连接板上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所述的若干个第一脱模丝杆与若干个延伸部一一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延伸部连通,由第一脱模丝杆的伸缩将冷却成型好的硅胶顶出脱模;所述的凹模设有成型槽的端面边角上还设有凸起的导向块,所述的凸模对应设有与导向块配合且轮廓相适应的内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上还设有一对第二脱模丝杆,所述的第二脱模丝杆与第一注胶流道两侧对应且滑动穿置在凹模内并与第一注胶流道连通,由第二脱模丝杆的伸缩将第一注胶流道中冷却成型好的胶杆顶出脱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和第二注胶流道均对应注胶口位置设有扩张部。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涵江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