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及超薄壁铜管技术

技术编号:207736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及超薄壁铜管,涉及水冷空调器零件技术领域。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对管壁为0.18‑0.20mm的铜管进行拉伸,其中,压紧辊压力为8‑16Mpa;压紧圈数为6‑13圈;拉伸速度≤11m/s。在上述参数加工条件上,能够生产出厚度≤0.17mm且不易扁管或断管的超薄壁铜管。一种超薄壁铜管,由上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制成,超薄壁铜管的管壁的厚度≤0.17mm可大大提高水冷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

A Method of Processing Ultra-thin-walled Copper Tube and Ultra-thin-walled Copper Tub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ultra-thin-walled copper tubes and ultra-thin-walled copper tube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cooled air conditioner parts. A method of processing ultra-thin-walled copper pipe is introduced. The copper pipe with 0.18 0.20 mm wall is stretched. The pressure of the compacting roll is 8 16 Mpa, the number of compacting rings is 6 13, and the stretching speed is less than 11 m/s. Under the above processing conditions, ultra-thin-walled copper tubes with thickness less than 0.17mm and not easy to be flat or broken can be produced. A super thin-walled copper tube is made by the method of processing the super thin-walled copper tube. The thickness of the tube wall of the super thin-walled copper tube is less than 0.17mm,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water-coole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及超薄壁铜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空调器零件
,具体涉及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及超薄壁铜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常用水冷空调器,水冷空调器与一般的电空调器冷媒是不同的,水冷空调器一般是利用地下自然水作为冷媒的,所以这就需要空调器的蒸发器具备良好的热交换效果。因此需要壁厚较薄的热交换铜管。因为热交换铜管的壁厚越薄,它的交换效果就越好。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最薄壁铜管为0.19mm左右,主要是因为铜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当铜管的厚度接近0.19mm时,管壁薄,极易扁管或断管,无法生产管壁更薄的铜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旨在改善铜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当铜管的厚度接近0.19mm时,管壁薄,极易扁管或断管、无法生产管壁更薄的铜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超薄壁铜管,旨在改善管壁不够薄、水冷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对管壁为0.18-0.20mm的铜管进行拉伸,其中,压紧辊压力为8-16Mpa;压紧圈数为6-13圈;拉伸速度≤11m/s。一种超薄壁铜管,由上述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制成,超薄壁铜管的管壁的厚度≤0.17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及超薄壁铜管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对管壁为0.18-0.20mm的铜管进行拉伸,其中,压紧辊压力为8-16Mpa;压紧圈数为6-13圈;拉伸速度≤11m/s。由于当铜管的管壁为0.18-0.20mm时,管壁薄,极易扁管或断管,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铜管的加工参数。在上述参数加工条件上,能够生产出厚度≤0.17mm且不易扁管或断管的超薄壁铜管。一种超薄壁铜管,由上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制成,超薄壁铜管的管壁的厚度≤0.17mm可大大提高水冷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对管壁为0.18-0.20mm的铜管进行拉伸,其中,压紧辊压力为8-16Mpa;压紧圈数为6-13圈;拉伸速度≤11m/s。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主要采用盘拉机对铜管进行拉伸。由于当铜管的管壁为0.18-0.20mm时,管壁薄,极易扁管或断管,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铜管的加工参数。在上述参数加工条件上,能够生产出厚度≤0.17mm且不易扁管或断管的超薄壁铜管。优选地,压紧辊压力为10-14Mpa;压紧圈数为10-13圈;拉伸速度≤8m/s。在该参数范围内,在保证铜管的厚度条件下,加工出来的超薄壁铜管强度大,且不易扁管或断管的超薄壁铜管。更为优选地,压紧辊压力为10-12Mpa;压紧圈数为12-13圈;拉伸速度≤5m/s。在该参数范围内,加工出来的超薄壁铜管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铜管的外径为10-11mm。铜管的芯头尺寸为10.60-11.70,延伸系数为1.32-1.34。利用这样的铜管在进行拉伸时,能够保证铜管不易断裂。进一步地,加工得到管壁为0.18-0.20mm铜管的方法包括:利用外径为30mm,管壁厚为1.4mm的母管的进行8次拉伸。采用分级拉伸、分段加工一方面,能够保证加工出来的铜管的壁厚较小;另一方面,与一步到位相比,分级拉伸、分段加工出来的铜管的强度较大,不容易断裂损坏。具体地,第一次压紧辊压力为65-75Mpa;压紧圈数为5-7圈;拉伸速度为5-7m/s;第二次压紧辊压力为45-55Mpa;压紧圈数为5-7圈;拉伸速度为7-9m/s;第三次压紧辊压力为35-45Mpa;压紧圈数为6-8圈;拉伸速度为9-11m/s;第四次压紧辊压力为30-40Mpa;压紧圈数为7-9圈;拉伸速度为9-11m/s;第五次压紧辊压力为25-35Mpa;压紧圈数为8-10圈;拉伸速度为9-11m/s;第六次压紧辊压力为20-30Mpa;压紧圈数为10-11圈;拉伸速度为7-10m/s;第七次压紧辊压力为20-25Mpa;压紧圈数为10-13圈;拉伸速度为7-10m/s;第八次压紧辊压力为15-23Mpa;压紧圈数为10-13圈;拉伸速度为5-8m/s。承上述,得到管壁的厚度≤0.17mm的超薄壁铜管一共需要对外径为30mm,管壁厚为1.4mm的母管的进行9次拉伸。且在上述参数下,能够批量生产厚度≤0.17mm的超薄壁铜管。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壁铜管,由上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制成,超薄壁铜管的管壁的厚度≤0.17mm可大大提高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优选地,超薄壁铜管的外径为9.50-9.65mm,超薄壁铜管的延伸系数为1.25-1.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采用母管规格进行拉伸,其中,第1-第9次的拉伸参数见表1。表1第1-第9次的拉伸参数经过9次拉伸,最终得到的超薄壁铜管的壁厚<0.17mm。实施例2采用母管规格进行拉伸,其中,第1-第9次的拉伸参数见表2。表2第1-第9次的拉伸参数经过9次拉伸,最终得到的超薄壁铜管的壁厚<0.17mm。实施例3采用母管规格进行拉伸,其中,第1-第9次的拉伸参数见表3,拉伸规格见表4。表3第1-第9次的拉伸参数表4第1-第9次的拉伸规格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可以批量生产壁厚≤0.17mm的超薄壁铜管;其次,得到的壁厚≤0.17mm的超薄壁铜管可大大提高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同时降低了空调器生产厂家的采购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管壁为0.18‑0.20mm的铜管进行拉伸,其中,压紧辊压力为8‑16Mpa;压紧圈数为6‑13圈;拉伸速度≤11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管壁为0.18-0.20mm的铜管进行拉伸,其中,压紧辊压力为8-16Mpa;压紧圈数为6-13圈;拉伸速度≤11m/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紧辊压力为10-14Mpa;压紧圈数为10-13圈;拉伸速度≤8m/s。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紧辊压力为10-12Mpa;压紧圈数为12-13圈;拉伸速度≤5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外径为10-11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芯头尺寸为10.60-11.70,延伸系数为1.32-1.3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得到所述铜管的方法包括:利用外径为30mm,管壁厚为1.4mm的母管的进行8次拉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超薄壁铜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压紧辊压力为65-75Mpa;压紧圈数为5-7圈;拉伸速度为5-7m/s;第二次压紧辊压力为45-55Mpa;压紧圈数为5-7圈;拉伸速度为7-9m/s;第三次压紧辊压力为35-45Mpa;压紧圈数为6-8圈;拉伸速度为9-11m/s;第四次压紧辊压力为30-40Mpa;压紧圈数为7-9圈;拉伸速度为9-11m/s;第五次压紧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奇种秀文张杰王传刚曹广伟丁勇胜朱成军景恒超杜学伟张自栓李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曹县爱伦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