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西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27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机体、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上风机、贯通连接在机体上端的进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下端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下端的杂质出口和通过支架连接在机体外侧壁上的电机,电机和风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大米抛光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大米进行抛光,首先通过筛米装置对大米进行筛分,然后通过抛光辊对大米进行初次抛光,继而通过抛光装置再次抛光,最后通过风机去除杂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抛光效率。

A Rice Process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with Improvement of Polishing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ice process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polishing efficiency,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fan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an inlet and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body, an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body, an impurity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and a motor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ide wall through a bracket, and a motor and a fan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body through wires. A series circuit is formed by connecting the power supply, and a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dy. It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has reasonable design and compact structure,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rice polis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It uses a variety of ways to polish the rice. Firstly, the rice is screened by the rice sieving device, then the rice is polished by the polishing roll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n polished again by the polishing device, finally, the impurities are removed by the fan and through a series of ways. Measures to improve polis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抛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稻谷经脱壳后成为糙米,糙米去除绝大部分皮层和一部分胚后成为大米,但是大米的表面还带有少量糠粉,影响大米的外观品质、储存性和制成的米饭的口感,所以需要通过抛光工序去掉这部分糠粉,大米抛光是对大米表面进行精碾磨光,提高大米光洁度,使大米表面光洁如洗且呈晶莹如珠光泽,是大米精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目前市场上的大米抛光装置结构复杂,并且没有筛选功能,如中国专利CN206304789U公开了一种大米抛光机,它包括大米抛光机主体,所述大米抛光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喂料斗,且大米抛光机主体的内部位于喂料斗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推送器,所述第二推送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抛光仓。该装置并没有添加筛选功能,通常将米粒大小不同的大米同时抛光,则会出现很多的碎米,其主要原因在于大米的米粒大小不同,不同米粒的大米同时抛光,大米粒的大米被碾碎,同时小米粒的大米抛光不彻底;而且很多的抛光机,仅仅通过一次抛光,导致部分大米未经过抛光,抛光效果并不显著,影响大米品质。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大米抛光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大米进行抛光,首先通过筛米装置对大米进行筛分,然后通过抛光辊对大米进行初次抛光,继而通过抛光装置再次抛光,最后通过风机去除杂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抛光效率。(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机体、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上风机、贯通连接在机体上端的进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下端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下端的杂质出口和通过支架连接在机体外侧壁上的电机,电机和风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带轮、皮带、转动轴、齿轮、蜗杆、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机体的侧壁上活动贯穿插接有两个对称的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位于前侧的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位于前侧的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中心插接有蜗杆,所述蜗杆活动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三带轮的中心插接有芯轴,所述芯轴活动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的内腔中;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筛米装置,所述筛米装置包括筛板、凸轮和第一弹簧,所述筛板铰接在机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筛板的下端抵触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心插接有芯轴,所述筛板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顶壁上,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抛光室,所述抛光室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条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梯形漏斗,且梯形漏斗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相互贯通,两个所述转动轴位于机体内腔中的一端均活动贯穿抛光室的一端侧壁并转动连接在抛光室的另一端内侧壁上,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两个对称的抛光辊,且位于左侧抛光辊的半径大于位于右侧抛光辊的半径,所述抛光辊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塑胶板的中部,多个所述弧形塑胶板通过塑料片相互连接,所述弧形塑胶板靠近抛光辊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滑杆上,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抛光辊上开设的第一凹槽中;所述抛光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抛光装置,且抛光室的底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三条形通孔,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箱、长杆、螺旋搅拌器、抛光丸和过滤网,所述抛光箱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四条形通孔,且两个第四条形通孔与第三条形通孔相互贯通,所述抛光箱的底壁上活动并贯穿插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抛光箱的内顶壁上,所述长杆位于抛光箱内腔中的一段上套接有螺旋搅拌器,且螺旋搅拌器上抵触有多个抛光丸,位于左侧抛光箱中的抛光丸的半径大于位于右侧抛光箱中的抛光丸的半径,所述抛光箱的底壁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侧壁上连接有过滤网,所述长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蜗杆,两个所述抛光箱位于过滤网下方的底壁上均连接有同一个Y形连接管,且Y形连接管位于出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梯形漏斗的侧壁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转辊。所述弧形塑胶板远离抛光辊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凸轮上套接有橡胶圈。所述筛板的网径处于2.2-27毫米之间。所述过滤网的网径小于抛光丸的直径。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与皮带相对应的防护罩。所述机体的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腿,且多个支撑腿的下端均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机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侧壁上连接有透明玻璃。(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驱动装置、筛板、凸轮和第一弹簧等结构,对大米进行筛选,将不同米粒大小的大米区分开来,避免将大米粒的大米碾碎,同时使小米粒的大米抛光更彻底,提高后续的抛光效果;2、通过驱动装置、抛光辊、滑杆和弧形塑胶板等结构,对大米进行初次抛光;3、通过驱动装置、抛光箱、长杆、螺旋搅拌器和抛光丸等结构,对大米进行再次抛光;4、通过风机去除大米中的杂质,提高大米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大米的抛光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A-A放大剖视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抛光装置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B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机体1、进料口2、出料口3、杂质出口4、驱动装置5、电机51、第一带轮52、皮带53、转动轴54、齿轮55、蜗杆56、筛米装置6、筛板61、凸轮62、第一弹簧63、梯形漏斗7、抛光室81、抛光辊82、滑杆83、弧形塑胶板84、塑料片85、抛光装置9、抛光箱91、长杆92、螺旋搅拌器93、抛光丸94、过滤网95、蜗轮10、Y形连接管11、风机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附图,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机体1、贯通连接在机体1侧壁上风机12、贯通连接在机体1上端的进料口2、贯通连接在机体1下端的出料口3、贯通连接在机体1侧壁下端的杂质出口4和通过支架连接在机体1外侧壁上的电机51,电机51和风机12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机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机体、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上风机、贯通连接在机体上端的进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下端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下端的杂质出口和通过支架连接在机体外侧壁上的电机,电机和风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带轮、皮带、转动轴、齿轮、蜗杆、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机体的侧壁上活动贯穿插接有两个对称的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位于前侧的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位于前侧的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中心插接有蜗杆,所述蜗杆活动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三带轮的中心插接有芯轴,所述芯轴活动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的内腔中;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筛米装置,所述筛米装置包括筛板、凸轮和第一弹簧,所述筛板铰接在机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筛板的下端抵触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心插接有芯轴,所述筛板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顶壁上,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抛光室,所述抛光室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条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梯形漏斗,且梯形漏斗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相互贯通,两个所述转动轴位于机体内腔中的一端均活动贯穿抛光室的一端侧壁并转动连接在抛光室的另一端内侧壁上,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两个对称的抛光辊,且位于左侧抛光辊的半径大于位于右侧抛光辊的半径,所述抛光辊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塑胶板的中部,多个所述弧形塑胶板通过塑料片相互连接,所述弧形塑胶板靠近抛光辊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滑杆上,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抛光辊上开设的第一凹槽中;所述抛光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抛光装置,且抛光室的底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三条形通孔,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箱、长杆、螺旋搅拌器、抛光丸和过滤网,所述抛光箱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四条形通孔,且两个第四条形通孔与第三条形通孔相互贯通,所述抛光箱的底壁上活动并贯穿插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抛光箱的内顶壁上,所述长杆位于抛光箱内腔中的一段上套接有螺旋搅拌器,且螺旋搅拌器上抵触有多个抛光丸,位于左侧抛光箱中的抛光丸的半径大于位于右侧抛光箱中的抛光丸的半径,所述抛光箱的底壁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侧壁上连接有过滤网,所述长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蜗杆,两个所述抛光箱位于过滤网下方的底壁上均连接有同一个Y形连接管,且Y形连接管位于出料口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提高抛光效率的大米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机体、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上风机、贯通连接在机体上端的进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下端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机体侧壁下端的杂质出口和通过支架连接在机体外侧壁上的电机,电机和风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带轮、皮带、转动轴、齿轮、蜗杆、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机体的侧壁上活动贯穿插接有两个对称的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位于前侧的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位于前侧的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中心插接有蜗杆,所述蜗杆活动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三带轮的中心插接有芯轴,所述芯轴活动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的内腔中;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筛米装置,所述筛米装置包括筛板、凸轮和第一弹簧,所述筛板铰接在机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筛板的下端抵触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心插接有芯轴,所述筛板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顶壁上,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抛光室,所述抛光室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条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梯形漏斗,且梯形漏斗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相互贯通,两个所述转动轴位于机体内腔中的一端均活动贯穿抛光室的一端侧壁并转动连接在抛光室的另一端内侧壁上,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两个对称的抛光辊,且位于左侧抛光辊的半径大于位于右侧抛光辊的半径,所述抛光辊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塑胶板的中部,多个所述弧形塑胶板通过塑料片相互连接,所述弧形塑胶板靠近抛光辊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滑杆上,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抛光辊上开设的第一凹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新张鹏程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