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12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包括:连接座、支撑柱、骨架;骨架设置在第二骨架的一端,且骨架通过横梁与第二骨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骨架及第二骨架的上部设置有塑胶层,且骨架及第二骨架与塑胶层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支撑柱设置在骨架及第二骨架的内部前端,且支撑柱与骨架及第二骨架通过贯穿相连接;支撑柱的外部下端设置有弹簧,且支撑柱与弹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支撑柱的下部外端设置有连接座及轮座,且支撑柱与连接座及轮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具备缓冲性,工件不易脱落,且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滚轮错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Structure of Track Transport Car for Paint-baking L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he structure of a paint-baking line track transport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eat, a supporting column and a framework; the framework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framework, and the framewor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ramework by welding through a cross beam;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work and the second framework is provided with a plastic layer, and the framework and the second framework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lastic layer by bonding; The inner front end of the frame and the second skelet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keleton and the second skeleton through penetration; the outer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suppor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through sleeve connection; the lower outer end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eat and a wheel seat, and the suppor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wheel seat through rotation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tructure by means of rotating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ushioning, the workpiece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the wheel misalignment does not occur during the driving process. It solv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device technology and makes it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
本技术涉及烤漆加工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
技术介绍
轨道车又名为电动平车,又称轨道平车、电动平板车、轨道平车、轨道平板等,是一种厂内有轨电动运输车辆,首先它是电动车辆,在电动驱动下自动运行,其次它是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需要在地面上铺设轨道,轨道一般为工字型面接触道轨;车体无方向控制装置只有前进后退方向,此种车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不怕脏不怕砸、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其方便、壮实、经济、实用、易清理等诸多优点,成为企业厂房内部及厂房与厂房之间短距离定点频繁运载重物的首选运输工具。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普遍存在不具备缓冲性,工件易脱落,且行驶过程中易发生滚轮错位导致小车发生倾覆的问题,在实际的实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具备缓冲性,工件不易脱落,且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滚轮错位的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来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不具备缓冲性,工件易脱落,且行驶过程中易发生滚轮错位导致小车发生倾覆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缓冲性,工件易脱落,且行驶过程中易发生滚轮错位导致小车发生倾覆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包括:弹簧、连接座、轮座、轮轴、支撑柱、横梁、骨架、塑胶层、托板、支撑板、电机、电机座、第二支撑柱、第二弹簧、第二连接座、第二轮座、第二轮轴、轨道、从动轮、驱动轮、皮带轮、V带、第二皮带轮、第二骨架、第二塑胶层和电机轴;所述骨架设置在第二骨架的一端,且骨架通过横梁与第二骨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骨架及第二骨架的上部设置有塑胶层,且骨架及第二骨架与塑胶层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骨架及第二骨架的内部前端,且支撑柱与骨架及第二骨架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部下端设置有弹簧,且支撑柱与弹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部外端设置有连接座及轮座,且支撑柱与连接座及轮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轮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轮轴,且轮座与轮轴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轮轴的外部中间设置有从动轮,且轮轴与从动轮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轮设置在轨道的上部外端,且从动轮与轨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的上部中间设置有托板,且横梁与托板通过内置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托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塑胶层,且托板与第二塑胶层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骨架及第二骨架的内部后端,且第二支撑柱与骨架及第二骨架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支撑柱与第二弹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部外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及第二轮座,且第二支撑柱与第二连接座及第二轮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轮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轮轴,且第二轮座与第二轮轴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轮轴的外部中间设置有驱动轮,且第二轮轴与驱动轮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轮设置在轨道的上部外端,且驱动轮与轨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骨架及第二骨架的底部后端,且支撑板与骨架及第二骨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后端设置有电机座,且支撑板与电机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机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电机,且电机座与电机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的前部中间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与电机轴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轴的前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且电机轴与第二皮带轮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部内端设置有V带,且第二皮带轮与V带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V带设置在皮带轮的外部内端,且V带与皮带轮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轮安装在第二轮轴的外部中间,且皮带轮与第二轮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所述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的外部下端均设置有合金结构的弹簧及第二弹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所述骨架及第二骨架侧视为Z形状的中空式结构分别设置有一组,且骨架及第二骨架为方管折弯式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所述从动轮及驱动轮后视呈工形倒角状结构设置,且从动轮及驱动轮的内端均开设有与轨道相卡合的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所述塑胶层及第二塑胶层均为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所述连接座及第二连接座均为圆形状的块状体结构,且连接座及第二连接座的内部中间军开设有与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相连接的内螺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的外部下端均设置有合金结构的弹簧及第二弹簧,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通过合金结构的弹簧及第二弹簧使小车具有缓冲性,能够使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有效避免工件的颠簸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骨架及第二骨架侧视为Z形状的中空式结构分别设置有一组,且骨架及第二骨架为方管折弯式设置,骨架及第二骨架的Z形状结构设置能够使工件起到聚拢效果,工件不易脱落。3、本技术通过从动轮及驱动轮后视呈工形倒角状结构设置,且从动轮及驱动轮的内端均开设有与轨道相卡合的凹槽,从动轮及驱动轮的内端所开设的凹槽能够与轨道保持紧密贴合,实现小车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滚轮错位的优点。4、本技术通过对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的改进,具有具备缓冲性,工件不易脱落,且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滚轮错位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轮座与支撑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弹簧1、连接座2、轮座3、轮轴4、支撑柱5、横梁6、骨架7、塑胶层8、托板9、支撑板10、电机11、电机座12、第二支撑柱13、第二弹簧14、第二连接座15、第二轮座16、第二轮轴17、轨道18、从动轮19、驱动轮20、皮带轮21、V带22、第二皮带轮23、第二骨架24、第二塑胶层25、电机轴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包括:弹簧(1)、连接座(2)、轮座(3)、轮轴(4)、支撑柱(5)、横梁(6)、骨架(7)、塑胶层(8)、托板(9)、支撑板(10)、电机(11)、电机座(12)、第二支撑柱(13)、第二弹簧(14)、第二连接座(15)、第二轮座(16)、第二轮轴(17)、轨道(18)、从动轮(19)、驱动轮(20)、皮带轮(21)、V带(22)、第二皮带轮(23)、第二骨架(24)、第二塑胶层(25)和电机轴(26);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7)设置在第二骨架(24)的一端,且骨架(7)通过横梁(6)与第二骨架(2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上部设置有塑胶层(8),且骨架(7)及第二骨架(24)与塑胶层(8)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柱(5)设置在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内部前端,且支撑柱(5)与骨架(7)及第二骨架(24)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外部下端设置有弹簧(1),且支撑柱(5)与弹簧(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下部外端设置有连接座(2)及轮座(3),且支撑柱(5)与连接座(2)及轮座(3)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轮座(3)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轮轴(4),且轮座(3)与轮轴(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轮轴(4)的外部中间设置有从动轮(19),且轮轴(4)与从动轮(19)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轮(19)设置在轨道(18)的上部外端,且从动轮(19)与轨道(18)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6)的上部中间设置有托板(9),且横梁(6)与托板(9)通过内置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托板(9)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塑胶层(25),且托板(9)与第二塑胶层(25)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设置在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内部后端,且第二支撑柱(13)与骨架(7)及第二骨架(2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外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支撑柱(13)与第二弹簧(14)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下部外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5)及第二轮座(16),且第二支撑柱(13)与第二连接座(15)及第二轮座(16)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轮座(16)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轮轴(17),且第二轮座(16)与第二轮轴(17)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轮轴(17)的外部中间设置有驱动轮(20),且第二轮轴(17)与驱动轮(20)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轮(20)设置在轨道(18)的上部外端,且驱动轮(20)与轨道(18)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0)设置在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底部后端,且支撑板(10)与骨架(7)及第二骨架(2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上部后端设置有电机座(12),且支撑板(10)与电机座(12)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机座(1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电机(11),且电机座(12)与电机(11)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11)的前部中间设置有电机轴(26),且电机(11)与电机轴(2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轴(26)的前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23),且电机轴(26)与第二皮带轮(23)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23)的外部内端设置有V带(22),且第二皮带轮(23)与V带(2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V带(22)设置在皮带轮(21)的外部内端,且V带(22)与皮带轮(2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轮(21)安装在第二轮轴(17)的外部中间,且皮带轮(21)与第二轮轴(17)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烤漆线轨道式运输小车结构,包括:弹簧(1)、连接座(2)、轮座(3)、轮轴(4)、支撑柱(5)、横梁(6)、骨架(7)、塑胶层(8)、托板(9)、支撑板(10)、电机(11)、电机座(12)、第二支撑柱(13)、第二弹簧(14)、第二连接座(15)、第二轮座(16)、第二轮轴(17)、轨道(18)、从动轮(19)、驱动轮(20)、皮带轮(21)、V带(22)、第二皮带轮(23)、第二骨架(24)、第二塑胶层(25)和电机轴(26);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7)设置在第二骨架(24)的一端,且骨架(7)通过横梁(6)与第二骨架(2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上部设置有塑胶层(8),且骨架(7)及第二骨架(24)与塑胶层(8)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柱(5)设置在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内部前端,且支撑柱(5)与骨架(7)及第二骨架(24)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外部下端设置有弹簧(1),且支撑柱(5)与弹簧(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下部外端设置有连接座(2)及轮座(3),且支撑柱(5)与连接座(2)及轮座(3)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轮座(3)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轮轴(4),且轮座(3)与轮轴(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轮轴(4)的外部中间设置有从动轮(19),且轮轴(4)与从动轮(19)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轮(19)设置在轨道(18)的上部外端,且从动轮(19)与轨道(18)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6)的上部中间设置有托板(9),且横梁(6)与托板(9)通过内置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托板(9)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塑胶层(25),且托板(9)与第二塑胶层(25)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设置在骨架(7)及第二骨架(24)的内部后端,且第二支撑柱(13)与骨架(7)及第二骨架(2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外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支撑柱(13)与第二弹簧(14)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下部外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5)及第二轮座(16),且第二支撑柱(13)与第二连接座(15)及第二轮座(16)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轮座(16)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轮轴(17),且第二轮座(16)与第二轮轴(17)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磊李涛刘文王成永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神河汽车改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