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93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液腔、滤液腔、排液腔,所述排液腔的一侧设有排液管;所述进液腔与滤液腔之间设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两端对称设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管包括内芯层、纤维过滤层、排液层,所述排液层与出液口连接,所述过滤管外侧设有精滤部,所述精滤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的润滑油,能够有效去除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可保证滤油的清洁度达到NAS标准5级,又能保证油液的颗粒度不大于5um,能够为润滑油的二次利用提供基础。

A High Quality Lube Oil Filtr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quality lubricating oil filtering device, including a bod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cavity, a filter cavity and a drain cavity, and a drain tube on one side of the drain cavity; a partition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let cavity and the filter cavity, and the partit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the liquid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iquid inlet tube, and the first liquid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filter tube. The two ends of the filter tube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the filter tube comprises an inner core layer, a fiber filter layer and a liquid outlet layer, the liquid outlet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outlet,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l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ne filter s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lter cloth layer, a metal adsorption layer and a second filter cloth layer arranged in turn. The lubricating oil filter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metal particles in the lubricating oil, ensure the cleanliness of the filter oil to reach the NAS standard grade 5, and ensure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oil is not more than 5um,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econdary utilization of the lubricat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二次使用润滑油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按照要求,通常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为了提高润滑油的二次利用率,将使用过的润滑油需要去除其中的杂质、铁销等颗粒,与新的润滑油混合使用,可以达到同样的润滑效果;同时,采用回收的润滑油进行生产加工,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现有的过滤装置大多结构、功能单一,难以一次性将使用过的润滑油一次性去除,滤除杂质效果不佳,同时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摩擦会产生较多的金属碎屑,对于金属碎屑颗粒的去除也是润滑油二次过滤利用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通过本技术过滤的润滑油,能够有效去除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可保证滤油的清洁度达到NAS标准5级,又能保证油液的颗粒度不大于5um,能够为润滑油的二次利用提供基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液腔、滤液腔、排液腔,所述排液腔的一侧设有排液管;所述进液腔与滤液腔之间设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两端对称设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管包括内芯层、纤维过滤层、排液层,所述内芯层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纤维过滤层设于内芯层的外侧,所述排液层设于纤维过滤层的外层,所述排液层与出液口连接,所述过滤管外侧设有精滤部,所述精滤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布层的孔径为5um,所述第二滤布层的孔径为3um。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附层为经编磁性纤维层,能够对小颗粒的金属有效吸附截留。特别的,所述第一滤布层、第二滤布层、经编磁性纤维层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精滤部的水平截面呈对称的S型结构,通过此设置,当有油膜形成时,油膜会顺着弧形面低落,可有效避免在过滤的过程中在精滤部尤其是第一滤布层的表面形成油膜,影响过滤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层为陶瓷内芯层,所述内芯层为的孔径为150-200um,其主要作用是将较大的颗粒截留在内芯层中。进一步的,所述纤维过滤层为双层结构,所述纤维过滤层为聚酰胺纤维过滤层,所述纤维过滤层的孔径为10um,能够进一步的对粒径较小的颗粒进行过滤。进一步的,所述滤液腔是由滤网部组成,所述滤网部与隔档部形成闭合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部内对称设有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滤网部内部连接。特别的,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滤网部层的中部连接。由于在过滤的过程中,滤网部表面的局部区域可能会形成油膜影响渗透过滤速度,第二进液管可以使润滑油直接进到内层的聚偏氟乙烯滤网部层中,在保证过滤效果的情况下,提高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部为聚偏氟乙烯滤网部。进一步的,所述聚偏氟乙烯滤网部是由5-12层聚偏氟乙烯层组成,通过多层聚偏氟乙烯层的设置,可以保证渗透过滤达到精滤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部的孔径为2um。本技术中,通过向进液腔添加润滑油,润滑油会在进液腔汇集,然后通过进液口经第一进液管流入过滤管的内芯层中进行过滤,润滑油依次通过陶瓷内芯层、纤维过滤层到达排液层汇集,通过排液口流出。经过过滤管处理的润滑油先在滤液腔内部的精滤部汇集,依次通过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的作用,进行递进式精滤的同时,通过金属吸附层对微小的金属颗粒进行吸附去除,然后再进入到滤液腔的聚偏氟乙烯滤网部进行最后过滤;由于开始时渗透的速度小于过滤管的出液速度,润滑油会在滤液腔的精滤部内不断汇集,使得液位升高,让位于上部的精滤部也参与到渗透过滤当中,使得渗透的速度与过滤管的出液速度达到动态平衡。本技术中,通过采用陶瓷内芯层、纤维过滤层、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聚偏氟乙烯滤网部多级过滤来去除杂质,能够有效除去使用后的润滑油内部的微小粉尘颗粒和金属颗粒,除去油液中的微粒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滤除杂质的效果明显提高。通过本技术过滤的润滑油,能够有效去除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可保证滤油的清洁度达到NAS标准5级,又能保证油液的颗粒度不大于5um,能够为润滑油的二次利用提供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液腔1、滤液腔2、排液腔3,所述排液腔的一侧设有排液管4;所述进液腔与滤液腔之间设有隔档部5,所述隔档部设有进液口51,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52,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有过滤管6,所述过滤管两端对称设有出液口61;所述过滤管包括内芯层62、纤维过滤层63、排液层64,所述内芯层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纤维过滤层设于内芯层的外侧,所述排液层设于纤维过滤层的外层,所述排液层与出液口连接,所述过滤管外侧设有精滤部7,所述精滤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滤布层71、金属吸附层72、第二滤布层7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布层的孔径为5um,所述第二滤布层的孔径为3um。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附层为经编磁性纤维层,能够对小颗粒的金属有效吸附截留。特别的,所述第一滤布层、第二滤布层、经编磁性纤维层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精滤部的水平截面呈对称的S型结构,通过此设置,当有油膜形成时,油膜会顺着弧形面低落,可有效避免在过滤的过程中在精滤部尤其是第一滤布层的表面形成油膜,影响过滤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层为陶瓷内芯层,所述内芯层为的孔径为150-200um,其主要作用是将较大的颗粒截留在内芯层中。进一步的,所述纤维过滤层为双层结构,所述纤维过滤层为聚酰胺纤维过滤层,所述纤维过滤层的孔径为10um,能够进一步的对粒径较小的颗粒进行过滤。进一步的,所述滤液腔是由滤网部21组成,所述滤网部与隔档部形成闭合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部内对称设有第二进液管22,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滤网部内部连接。特别的,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滤网部层的中部连接。由于在过滤的过程中,滤网部表面的局部区域可能会形成油膜影响渗透过滤速度,第二进液管可以使润滑油直接进到内层的聚偏氟乙烯滤网部层中,在保证过滤效果的情况下,提高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部为聚偏氟乙烯滤网部。进一步的,所述聚偏氟乙烯滤网部是由5-12层聚偏氟乙烯层(未标注)组成,通过多层聚偏氟乙烯层的设置,可以保证渗透过滤达到精滤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部的孔径为2um。本技术中,通过向进液腔添加润滑油,润滑油会在进液腔汇集,然后通过进液口经第一进液管流入过滤管的内芯层中进行过滤,润滑油依次通过陶瓷内芯层、纤维过滤层到达排液层汇集,通过排液口流出。经过过滤管处理的润滑油先在滤液腔内部的精滤部汇集,依次通过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的作用,进行递进式精滤的同时,通过金属吸附层对微小的金属颗粒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液腔、滤液腔、排液腔,所述排液腔的一侧设有排液管;所述进液腔与滤液腔之间设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两端对称设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管包括内芯层、纤维过滤层、排液层,所述内芯层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纤维过滤层设于内芯层的外侧,所述排液层设于纤维过滤层的外层,所述排液层与出液口连接,所述过滤管外侧设有精滤部,所述精滤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液腔、滤液腔、排液腔,所述排液腔的一侧设有排液管;所述进液腔与滤液腔之间设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两端对称设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管包括内芯层、纤维过滤层、排液层,所述内芯层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纤维过滤层设于内芯层的外侧,所述排液层设于纤维过滤层的外层,所述排液层与出液口连接,所述过滤管外侧设有精滤部,所述精滤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滤布层、金属吸附层、第二滤布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布层的孔径为5um,所述第二滤布层的孔径为3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润滑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附层为经编磁性纤维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剑文建清刘少莲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迪赛恩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