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军营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67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31
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包括炉体、炭盆、烤盘、伸缩炉脚、接油杯、面盖板和带旋转柄的螺丝,炉体上设置有炭盆孔和螺孔;面盖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有导向板,面盖板设置有收拢连接孔和展开连接孔;所述炭盆包括底灶板部、二个端灶板部、前后设置的灶壁板部和枢接在端灶板部上的把手,底灶板部的两端插入端灶板部的二个侧壁板之间,座板的两端与端灶板部的侧壁板枢接构成炭盆组件,接油杯设置在底托板上并位于二个限位柱之间;底灶板部和端灶板部的前后侧分别与一个灶壁板部的支撑框支撑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扣钩与纵向框边扣合;烤盘与炉体的下表面可拆卸配合并覆盖炭盆孔。收拢和展开转换方便,收拢后体积小,携带方便;炭盆内火力分布均匀。

A Portable Carbon Barbecue Oven

A portable carbon barbecue oven comprises a furnace body, a carbon basin, a baking pan, a telescopic furnace foot, an oil cup, a face cover plate and a screw with a rotating handle. The furna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rbon basin hole and a screw hole;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face cover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plate, and the fac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losing connection hole and an opening connection hole; the carbon basin comprises a bottom stove plate, two end stove plates and a front and rear stove wall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base plate are inserted between the two side panels of the end plat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base plate are pivot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panels of the end plate to form a carbon basin assembly. The oil cup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bracket plate and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limit columns.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end plate are respectively supported by a support frame of the end plate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onnected. The hook and the vertical frame edge are fastened; the baking tray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urnace body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matched and covered with the carbon basin hole. Convenient to fold and unfold, small volume after folding, easy to carry,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irepower in the carbon ba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烤炉,尤其是一种炭烧烤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包括炉体、炭盆、烤盘、伸缩炉脚、接油杯、面盖板和带旋转柄的螺丝,炉体上设置有贯通炉体高度的炭盆孔和位于炉体两端的螺孔;面盖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有导向板,面盖板设置有收拢连接孔和展开连接孔;面盖板与炉体滑动配合,螺丝穿过连接孔与展开螺孔或收拢螺孔螺合。存在问题是:收拢或展开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它不仅收拢和展开转换方便,收拢后体积小,而且火力均匀。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包括炉体、炭盆、烤盘、伸缩炉脚、接油杯、面盖板和带旋转柄的螺丝,炉体上设置有贯通炉体高度的炭盆孔和位于炉体两端的螺孔;面盖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有导向板,面盖板设置有收拢连接孔和展开连接孔;面盖板与炉体滑动配合,螺丝穿过收拢连接孔或展开连接孔与螺孔螺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炭盆包括底灶板部、二个端灶板部、前后设置的灶壁板部和枢接在端灶板部上的把手,底灶板部包括底托板、前后设置的座板、炉箅板和限位柱,座板的两端设有枢接孔;炉箅板设在底托板上,炉箅板与底托板之间有空气间隙,炉箅板的支撑板与底托板固定连接,限位柱设在炉箅板两端的底托板上,支撑板与座板构成放置伸缩炉脚腔;端灶板部包括端板、设置在端板上的侧壁板、设置在端板底部的透风孔;侧壁板的下端设有枢接孔;端板设置有把手的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扣钩;灶壁板部上设有上开开口的支撑框,支撑框的纵框边上设有至少二个销柱,销柱沿纵框边的长度方向设置;底灶板部的两端插入端灶板部的二个侧壁板之间,座板的两端与端灶板部的侧壁板枢接构成炭盆组件,接油杯设置在底托板上并位于二个限位柱之间;底灶板部和端灶板部的前后侧分别与一个灶壁板部的支撑框支撑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扣钩与纵向框边扣合;所述炭盆孔的两端的孔壁的中部设置有下开口的至少二个嵌合槽、两端设置在销柱槽;灶壁板部上的销柱与嵌合槽配合、销柱与销柱槽配合;烤盘与炭盆的上开口可拆卸配合;烤盘与炉体的下表面可拆卸配合并覆盖炭盆孔。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撑连接座,支撑连接座设在炉体的底表面上;与支撑面支撑配合;或支撑连接座与所述伸缩炉脚可拆卸配合。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分火板,分火板包括前坡板、后坡板和环绕分火板的环形翻边,前、后坡板设置有前分火腔和后分火腔,前、后分火腔设置有分火孔,分火孔的方向朝向坡底;位于端部的环形翻边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端灶板部的端板上部的枢接轴和支撑杆,轴孔与枢接轴转动配合且可拆卸配合,支撑杆支撑分火板;分火板覆盖所述底托板,分火板一端的泄油孔与所述接油杯相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其特殊之处在于:收拢状态下,所述面盖板对接,带旋转柄的螺丝穿过收拢连接孔与螺孔螺合;所述炭盆组件的炭盆的端灶板部与所述底灶板部扣合,把手与端灶板部贴合;伸缩炉脚位于伸缩脚腔内,接油杯位于底灶板部的底托板上;端灶板部将所述接油杯和伸缩炉脚定位;所述灶壁板部的销柱与炭盆孔上的下开口的嵌合槽嵌合;二个灶壁板部对接,其支撑框的开口端对接构成容置定位腔,炭盆组件的底灶板部插入容置定位腔内;分火板与炭盆组件的端灶板部贴合、环形翻边插放炭盆组件与炭盆孔之间的间隙内,烤盘与炉座的下表面贴合且覆盖炭盆孔,烤盘压紧分火板;烤盘与炉体可拆卸连接;展开状态下,即使用状态;所述灶壁板部上的销柱与炭盆孔上的销柱槽嵌合,销柱槽支撑销柱;灶壁板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从炭盆孔的上端和下端伸出;炭盆组件中,端灶板部与底灶板部垂直,分火板的环形翻边上的轴孔与枢接轴转动配合,支撑杆支撑分火板;炭盆组件前侧和后侧分别插入与灶壁板部的支撑框内,支撑框的横框边支撑底灶板部;端灶板部的端板上的扣钩与灶壁板部的支撑框的纵框边扣合,烤盘放置在炭盆的上开口上;伸缩炉脚与炉体可拆卸连接;带旋转柄的螺丝穿过展开连接孔与螺孔螺合。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烤盘包括上开口的盘体部、外环形沿板和设置在外环形沿板宽度方向中部的兼作把手的连接座板,连接座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盘体部的底板分为前板部和后板部,前、后板部上表面上设有导流腔,导流腔的长度方向沿盘体部的长度方向,导流腔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导流孔,导流孔朝向前、后板部交界处,前、后坡板相交处的一端设置有漏油孔。此产品是跨界结合的多功能产品,融合了烧烤与茶盘的功能为一体,产品配置有设计的茶盘。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收拢和展开转换方便,收拢后体积小,携带方便;炭盆内火力分布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收拢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之三。图6是本技术灶底板部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收拢状态的立体图之二。图8是技术收拢状态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9是技术收拢状态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包括炉体1、炭盆2、烤盘3、伸缩炉脚4、接油杯5、面盖板6和带旋转柄的螺丝7,炉体1上设置有贯通炉体1高度的炭盆孔1A和位于炉体两端的螺孔1B;面盖板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有导向板61,面盖板6设置有收拢连接孔62和展开连接孔63;面盖板6与炉体1滑动配合,螺丝7穿过收拢连接孔62或展开连接孔63与螺孔1B螺合。所述炭盆2包括底灶板部21、二个端灶板部22、前后设置的灶壁板部23和枢接在端灶板部22上的把手24,底灶板部21包括底托板211、前后设置的座板212、炉箅板213和限位柱214,座板212的两端设有枢接孔;炉箅板213设在底托板211上,炉箅板213与底托板311之间有空气间隙,炉箅板213的支撑板2131与底托板211固定连接,限位柱214设在炉箅板211两端的底托板211上,支撑板2131与座板22构成放置伸缩炉脚腔25;端灶板部22包括端板221、设置在端板上的侧壁板222、设置在端板底部的透风孔223,设置在端板上部的枢接轴224和支撑杆225;侧壁板222的下端设有枢接孔;端板221设置有把手24的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扣钩226;灶壁板部23上设有上开开口的支撑框231,支撑框231的纵框边上设有至少二个销柱232,销柱232沿纵框边的长度方向设置;底灶板部21的两端插入端灶板部22的二个侧壁板222之间,座板212的两端与端灶板部22的侧壁板222枢接构成炭盆组件,接油杯5设置在底托板211上并位于二个限位柱214之间;底灶板部21和端灶板部22的前后侧分别与一个灶壁板部23的支撑框231支撑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扣钩226与纵向框边233扣合;所述炭盆孔1A的两端的孔壁的中部设置有下开口的至少二个嵌合槽1C、两端设置在销柱槽1D;灶壁板部23上的销柱232与嵌合槽1C配合、销柱232与销柱槽1D配合;烤盘3与炭盆2的上开口可拆卸配合;烤盘3与炉体1的下表面可拆卸配合并覆盖炭盆孔1A。还包括支撑连接座8,支撑连接座8设在炉体1的底表面上;支撑连接座8与支撑面支撑配合;或支撑连接座8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包括炉体、炭盆、烤盘、伸缩炉脚、接油杯、面盖板和带旋转柄的螺丝,炉体上设置有贯通炉体高度的炭盆孔和位于炉体两端的螺孔;面盖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有导向板,面盖板设置有收拢连接孔和展开连接孔;面盖板与炉体滑动配合,螺丝穿过收拢连接孔或展开连接孔与螺孔螺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盆包括底灶板部、二个端灶板部、前后设置的灶壁板部和枢接在端灶板部上的把手,底灶板部包括底托板、前后设置的座板、炉箅板和限位柱,座板的两端设有枢接孔;炉箅板设在底托板上,炉箅板与底托板之间有空气间隙,炉箅板的支撑板与底托板固定连接,限位柱设在炉箅板两端的底托板上,支撑板与座板构成放置伸缩炉脚腔;端灶板部包括端板、设置在端板上的侧壁板、设置在端板底部的透风孔;侧壁板的下端设有枢接孔;端板设置有把手的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扣钩;灶壁板部上设有上开口的支撑框,支撑框的纵框边上设有至少二个销柱,销柱沿纵框边的长度方向设置;底灶板部的两端插入端灶板部的二个侧壁板之间,座板的两端与端灶板部的侧壁板枢接构成炭盆组件,接油杯设置在底托板上并位于二个限位柱之间;底灶板部和端灶板部的前后侧分别与一个灶壁板部的支撑框支撑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扣钩与纵向框边扣合;所述炭盆孔的两端的孔壁的中部设置有下开口的至少二个嵌合槽、两端设置在销柱槽;灶壁板部上的销柱与嵌合槽配合、销柱与销柱槽配合;烤盘与炭盆的上开口可拆卸配合;烤盘与炉体的下表面可拆卸配合并覆盖炭盆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包括炉体、炭盆、烤盘、伸缩炉脚、接油杯、面盖板和带旋转柄的螺丝,炉体上设置有贯通炉体高度的炭盆孔和位于炉体两端的螺孔;面盖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有导向板,面盖板设置有收拢连接孔和展开连接孔;面盖板与炉体滑动配合,螺丝穿过收拢连接孔或展开连接孔与螺孔螺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盆包括底灶板部、二个端灶板部、前后设置的灶壁板部和枢接在端灶板部上的把手,底灶板部包括底托板、前后设置的座板、炉箅板和限位柱,座板的两端设有枢接孔;炉箅板设在底托板上,炉箅板与底托板之间有空气间隙,炉箅板的支撑板与底托板固定连接,限位柱设在炉箅板两端的底托板上,支撑板与座板构成放置伸缩炉脚腔;端灶板部包括端板、设置在端板上的侧壁板、设置在端板底部的透风孔;侧壁板的下端设有枢接孔;端板设置有把手的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扣钩;灶壁板部上设有上开口的支撑框,支撑框的纵框边上设有至少二个销柱,销柱沿纵框边的长度方向设置;底灶板部的两端插入端灶板部的二个侧壁板之间,座板的两端与端灶板部的侧壁板枢接构成炭盆组件,接油杯设置在底托板上并位于二个限位柱之间;底灶板部和端灶板部的前后侧分别与一个灶壁板部的支撑框支撑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扣钩与纵向框边扣合;所述炭盆孔的两端的孔壁的中部设置有下开口的至少二个嵌合槽、两端设置在销柱槽;灶壁板部上的销柱与嵌合槽配合、销柱与销柱槽配合;烤盘与炭盆的上开口可拆卸配合;烤盘与炉体的下表面可拆卸配合并覆盖炭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连接座,支撑连接座设在炉体的底表面上;与支撑面支撑配合;或支撑连接座与所述伸缩炉脚可拆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炭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火板,分火板包括前坡板、后坡板和环绕分火板的环形翻边,前、后坡板设置有前分火腔和后分火腔,前、后分火腔设置有分火孔,分火孔的方向朝向坡底;位于端部的环形翻边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端灶板部的端板上部的枢接轴和支撑杆,轴孔与枢接轴转动配合且可拆卸配合,支撑杆支撑分火板;分火板覆盖所述底托板,分火板一端的泄油孔与所述接油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军营
申请(专利权)人:樊军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