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及旋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42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旋耕机及其车架,具体是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及旋耕装置,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包括后大架,与后大架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分别固定在后大架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和传动总成连接板;固定在前大架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该后大架连接板与前大架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一体车架新型旋耕机包括前述车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自身能耗和提高了功率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及旋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耕机及其车架,尤其是一种维修简单、成本低、快捷。降低自身能耗和提高功率利用率的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及旋耕机。
技术介绍
现有农业耕作土地机械有微耕机和拖拉机式旋耕机之分。微耕机操作方式是用户手扶把手随机走动,这种机械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操作者长期田间泥土中行走易患风湿关节炎、旋耕效率低、耕地质量差。现有结构的拖拉机式旋耕机一般包括位于车架上的发动机、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行走装置、牵引装置、动力输出装置以及驾驶室和座位,位于尾部的独立设置的旋耕结构。该结构类型的拖拉机式旋耕机操作复杂、购置成本高、使用成本高、结构复杂、集成度高,维修难度大不利于农忙时季节抢时间耕作。水田旱地、大小地块通用性差。特别是由于机身重量大,在耕旱地时将底层压实,导致土地板结,不利于雨水的渗透,易积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在旋耕水田时,会将底层碾压出沟槽,不利于后续农机作业。另外,拖拉机与旋耕机具是分离设计;它们是绞链连接结构,此结构的旋耕刀具旋耕土地时产生的向前驱动力无法利用。实际用于耕地的有效功率在20-40%,功率利用率低,大量功率用于拖拉机自身的消耗上,不节能。再加上拖拉机自身重量大,为解决在工作时的牵引力还要增加大量配重,也消耗大量发动机的功率。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拖拉机式旋耕机存在功率利用率低、自身能耗大和维修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自身能耗和提高功率利用率的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其中:包括后大架,与后大架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分别固定在后大架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和传动总成连接板;固定在前大架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该后大架连接板与前大架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传动总成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传动总成的箱体的外壁固定为一体,该传动总成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总成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行走总成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旋耕轴安装部;所述后大架上设置有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该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的外壁面与前大架连接板的内壁面和/或后大架的侧壁面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大架上设置有转向装置安装框,该转向装置安装框紧邻后大架连接板,所述转向装置安装框与后大架连接板和/或前大架焊接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土地底层不破坏、降低自身能耗和提高功率利用率的新型旋耕机一体刚性车架旋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一体刚性车架新型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大架,与后大架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分别固定在后大架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和传动总成连接板;固定在前大架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该后大架连接板与前大架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传动总成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传动总成的箱体的外壁固定为一体,该传动总成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总成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行走总成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旋耕轴安装部,该旋耕轴安装部处安装有旋耕轴,在旋耕轴上安装有旋耕刀;所述前大架上设置有转向装置安装框,该转向装置安装框紧邻后大架连接板,所述转向装置安装框与后大架连接板和/或前大架焊接为一体;在转向装置安装框上安装有固定传动总成;固定传动总成的下端与转向总成的上端轴承配合连接,该转向总成的下端设置有前轮轴,该前轮轴上固定有前轮;所述前大架上的转向装置安装框固定有操作总成;该前变速总成的输出轴与固定传动总成的输入轴通过传动轴连接总成连接为一体,所述前变速总成的输入轴与后变速总成的前输出轴连接为一体,该后变速总成的输入轴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为一体,后变速总成的下输出轴与传动总成的输入轴连接为一体;所述后变速总成的前输出轴的轴心线与后变速总成的下输出轴的轴心线相互垂直;在前大架上安装有离合系统和刹车系统,该刹车系统的刹车盘组件固定在前变速总成的输出轴上,所述刹车系统的刹车泵用螺栓固定在前变速总成的壳体上;所述后变速总成位于传动总成的上方,且述后变速总成的壳体与传动总成的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后变速总成的壳体与发动机的壳体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后变速总成的壳体与位于其前方位置处的前变速总成的壳体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前变速总成的壳体顶部固定有座椅。所述后大架上设置有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该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的外壁面与前大架连接板的内壁面和/或后大架的侧壁面焊接为一体;所述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处固定有后轮支撑架,该后轮支撑架又包括对称设置在摆臂转轴两端的支撑臂,固定在支撑臂末端的后轮轴承组件,位于后轮轴承组件中的支撑臂转轴伸出后轮轴承组件后与后轮固定为一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具有的优点是:降低了自身能耗和提高了功率利用率,且维修简单、成本低、快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有后轮支撑架时的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旋耕机一体刚性车架旋耕装置未安装防尘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轮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后轮支撑架安装有支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大架;2、前大架连接板;3、传动总成连接板;4、前大架;5、后大架连接板;6、传动总成;7、行走总成;8、旋耕轴安装部;9、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10、转向装置安装框;11、动力过渡传动总成;12、旋耕刀;13、后轮支撑架;14、摆臂转轴;15、支撑臂;16、后轮轴承组件;17、支撑臂转轴;18、后轮;19、转向总成;20、前轮;21、离合系统;22、刹车系统;23、前变速总成;24、后变速总成;25、发动机;26、座椅;27、变速连接总成;28、支撑连接板;29、液压千斤顶;30、动力过渡连接总成;31、固定传动总成;32、复位弹簧;33、拉簧悬挂杆;34、连接方管;35、耕深限位杆;36、支撑耳;37、支腿;38、传动轴连接总成;39、操作总成;40、转向连接板;41、方向盘;42、液压千斤顶压杆;43、液压千斤顶复位杆、44、中间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图中的一种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其中:包括后大架1,与后大架1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4;具体实施时,后大架1与前大架4可以制成一个整体。分别固定在后大架1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2和传动总成连接板3;固定在前大架4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5,该后大架连接板5与前大架连接板2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传动总成连接板3通过螺栓与传动总成6的箱体的外壁固定为一体,该传动总成6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旋耕轴安装部8;所述后大架1上设置有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该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的外壁面与前大架连接板2的内壁面和/或后大架1的侧壁面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大架4上设置有转向装置安装框10,该转向装置安装框10紧邻后大架连接板5,所述转向装置安装框10与后大架连接板5和/或前大架4焊接为一体。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构成了大架刚性一体结构,具体使用时,旋耕刀产生的向前驱动力可以有效转换成整个旋耕机的前行动力,达到发动机功率利用率在90%以上,无需额外配设配重块。降低了自身能耗和提高了功率利用率。为便于设置大口径的旋耕刀,提高旋耕效率,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传动总成6与行走总成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大架(1),与后大架(1)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4);分别固定在后大架(1)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2)和传动总成连接板(3);固定在前大架(4)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5),该后大架连接板(5)与前大架连接板(2)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传动总成连接板(3)通过螺栓与传动总成(6)的箱体的外壁固定为一体,该传动总成(6)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旋耕轴安装部(8);所述后大架(1)上设置有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该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的外壁面与前大架连接板(2)的内壁面和/或后大架(1)的侧壁面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大架(4)上设置有转向装置安装框(10),该转向装置安装框(10)紧邻后大架连接板(5),所述转向装置安装框(10)与后大架连接板(5)和/或前大架(4)焊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大架(1),与后大架(1)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4);分别固定在后大架(1)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2)和传动总成连接板(3);固定在前大架(4)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5),该后大架连接板(5)与前大架连接板(2)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传动总成连接板(3)通过螺栓与传动总成(6)的箱体的外壁固定为一体,该传动总成(6)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旋耕轴安装部(8);所述后大架(1)上设置有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该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的外壁面与前大架连接板(2)的内壁面和/或后大架(1)的侧壁面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大架(4)上设置有转向装置安装框(10),该转向装置安装框(10)紧邻后大架连接板(5),所述转向装置安装框(10)与后大架连接板(5)和/或前大架(4)焊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6)与行走总成(7)之间设置有动力过渡连接总成(30)和动力过渡传动总成(11),该动力过渡连接总成(30)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总成(6)的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过渡传动总成(11)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动力过渡传动总成(11)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动力过渡连接总成(30)的壳体两端分别与传动总成(6)的壳体和动力过渡传动总成(11)的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动力过渡传动总成(11)的壳体的下端与行走总成(7)的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耕机用一体刚性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处固定有后轮支撑架(13),该后轮支撑架(13)的连接方管(34)插入与其匹配的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后通过插销将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与连接方管(34)固定为一体。4.一种一体刚性车架新型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大架(1),与后大架(1)固定为一体的前大架(4);分别固定在后大架(1)前后两端的前大架连接板(2)和传动总成连接板(3);固定在前大架(4)后端的后大架连接板(5),该后大架连接板(5)与前大架连接板(2)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传动总成连接板(3)通过螺栓与传动总成(6)的箱体的外壁固定为一体,该传动总成(6)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行走总成(7)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旋耕轴安装部(8),该旋耕轴安装部(8)处安装有旋耕轴,在旋耕轴上安装有旋耕刀(12);所述后大架(1)上设置有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该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的外壁面与前大架连接板(2)的内壁面和/或后大架(1)的侧壁面焊接为一体;所述后轮支撑架安装方管(9)处固定有后轮支撑架(13),该后轮支撑架(13)又包括对称设置在摆臂转轴(14)两端的支撑臂(15),固定在支撑臂(15)末端的后轮轴承组件(16),位于后轮轴承组件(16)中的支撑臂转轴(17)伸出后轮轴承组件(16)后与后轮(18)固定为一体;所述前大架(4)上设置有转向装置安装框(10),该转向装置安装框(10)紧邻后大架连接板(5),所述转向装置安装框(10)与后大架连接板(5)和/或前大架(4)焊接为一体;在转向装置安装框(10)上安装有固定传动总成(31);固定传动总成(31)的下端与转向总成(19)的上端轴承配合连接,该转向总成(19)的下端设置有前轮轴,该前轮轴上固定有前轮(20);所述前大架(4)上的转向装置安装框(10)固定有操作总成(39);在前大架(4)上安装有离合系统(21)和刹车系统(22),该刹车系统(22)的刹车盘组件固定在前变速总成(23)的输出轴上,所述刹车系统(22)的刹车泵用螺栓固定在前变速总成(23)的壳体上;前变速总成(23)的输出轴与固定传动总成(31)的输入轴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传动总成(31)的输出轴与转向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世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