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11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其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其零部件主要包括机壳、隔板以及四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主风道同时经过两个换热器,依据两个换热器的工作情况用于产生冷空气、热空气或干燥的空气。此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热泵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
技术介绍
烤房作为烘干物料的地方,除了需要烘干机加热内部温度,或是降低内部空气湿度外,还需要用到恒温装置。虽然可以使用烘干机往烤房内通入热气,但这种情况下烘干机的热效率不高,浪费能源。所以市场上存在一些针对40~70℃区间进行恒温的温室机,特别是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时候。不过现有的温室机只是简单改造卡诺循环系统或逆卡诺循环系统而已,并没有非常高的热效率,以及灵活地适应性。即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的多功能的温室机。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的D口、四通阀的S口、气液分离器首尾连接再折返回压缩机形成循环回路,油分离器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到压缩机的输入端,四通阀的C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并联,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个端口同时连接到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的第二个端口汇合后连接至四通阀的E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均在第一个端口这一侧设有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在第二个端口侧设有单向阀使得制冷剂只能流向四通阀的E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膨胀阀采用电子膨胀阀,四通阀采用电磁阀。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收纳上述零部件的机壳,机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第一空间内安装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空间内安装第三换热器,第三空间内安装压缩机,第四空间内安装第一风机,机壳具有设在第一空间上的回风口和设在第四空间上的出风口,第一空间和第四空间连通,回风口、第一空间、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四空间、第一风机、出风口的风道流向组成用于送风的主风道。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倾斜设置并正面朝向上,第二换热器层叠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方,回风口处于第二换热器的正上方,出风口处于机壳的侧边。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换热器为管片式换热器,管片式换热器上的散热片的长度方向朝向下侧,机壳在第二换热器的下端设置有接水盘。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部分侧壁均与机壳的内壁密封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机壳位于第二空间上的侧壁镂空,机壳在位于第二空间的位置设置第二风机,同时使第二风机对着第三换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此温室机可以根据需要循环其中两个换热器,实现保温、制冷和除湿,调节非常灵活。在保温和制冷过程中均可以利用外部的空气辅助传递热量,减轻压缩机的负担,提高换热效率;在除湿过程中巧妙层叠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不仅减少整个温室机的体积,而且产出温暖的空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温室机的主视图;图2是温室机的俯视图;图3是温室机除湿时的循环示意图;图4是温室机制热时的循环示意图;图5是温室机制冷时的循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主要包括压缩机1、储液罐、油分离器2、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以及一些管路和开关。储液罐内有制冷剂,储液罐串联循环系统中即可。四通阀3为电磁阀,膨胀阀9也为电子膨胀阀;相应地,一些零部件的控制芯片都与计算机通讯,计算机统筹控制各个零部件的运行。考虑到采用计算机控制卡诺循环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该方案主要优化了循环流程和设计了全新的零部件布局方式。以图3至图5中的方向为基准,四通阀3的上侧为D口,四通阀3的下侧从左到右依次是E口、S口、C口。对于连接方式。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的D口、四通阀3的S口、气液分离器4首尾连接再折返回压缩机1形成循环回路,油分离器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到压缩机1的输入端用于回流少量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四通阀3的C口连接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并联,第一换热器5的第二个端口同时连接到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的第一个端口;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之间的交汇处采用三通接头11连接。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的第二个端口汇合后连接至四通阀3的E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均在第一个端口这一侧设有膨胀阀9,第二换热器6在第二个端口侧设有单向阀8使得制冷剂只能流向四通阀3的E口;第二换热器6、第三换热器7和四通阀3的E口之间的交汇处也采用三通接头11连接。具体参照图3,是除湿时的循环示意图。图3中的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向。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来进入油分离器2,再进入四通阀3的D口;此时少量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油分离器2回流,与气液分离器4输出的制冷剂混合并一起进入压缩机1。回到前面的步骤,在制冷剂进入四通阀3的D口后,从C口流出来进入第一换热器5,接下来依次经过三通接头11、膨胀阀9、第二换热器6、单向阀8、三通接头11、四通阀3的E口。最后从四通阀3的S口流出,进入到气液分离器4,回流到压缩机1内。与第三换热器7关联的膨胀阀9关闭,避免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7内流动。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5内液化,第一换热器5作为热源;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6内汽化,第二换热器6作为冷源。具体参照图4,是制热时的循环示意图。图4中的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向。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来进入油分离器2,再进入四通阀3的D口;此时少量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油分离器2回流,与气液分离器4输出的制冷剂混合并一起进入压缩机1。回到前面的步骤,在制冷剂进入四通阀3的D口后,从C口流出来进入第一换热器5,接下来依次经过三通接头11、膨胀阀9、第三换热器7、三通接头11、四通阀3的E口。最后从四通阀3的S口流出,进入到气液分离器4,回流到压缩机1内。与第二换热器6关联的膨胀阀9关闭,避免制冷剂流在第二换热器6内流动。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5内液化,第一换热器5作为热源;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7内汽化,第三换热器7作为冷源。具体参照图5,是制冷时的循环示意图。图5中的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向。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来进入油分离器2,再进入四通阀3的D口;此时少量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油分离器2回流,与气液分离器4输出的制冷剂混合并一起进入压缩机1。回到前面的步骤,在制冷剂进入四通阀3的D口后,从E口流出来,经过三通接头11后进入第三换热器7;然后流出并依次经过膨胀阀9、三通接头11、第一换热器5,四通阀3的C口。最后从四通阀3的S口流出,进入到气液分离器4,回流到压缩机1内。与第二换热器6关联的膨胀阀9关闭,避免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6内流动。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7内液化,第三换热器7作为热源;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5内汽化,第二换热器6作为冷源。接下来是外部零件的布局。该温室机还包括收纳上述零部件的机壳12,机壳12的内部通过隔板17划分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隔板17呈十字形,具体参照图1,右上角为第一空间,左上角为第二空间,左下角为第三空间,右下角为第四空间。第一空间和第四空间之间的隔板17上设有缺口,以便空气流动。第一空间内安装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6,第二空间内安装第三换热器7,第三空间内安装压缩机1,第四空间内安装第一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的D口、四通阀(3)的S口、气液分离器(4)首尾连接再折返回压缩机(1)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油分离器(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到压缩机(1)的输入端,所述四通阀(3)的C口连接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并联,所述第一换热器(5)的第二个端口同时连接到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的第二个端口汇合后连接至四通阀(3)的E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均在第一个端口这一侧设有膨胀阀(9),第二换热器(6)在第二个端口侧设有单向阀(8)使得制冷剂只能流向四通阀(3)的E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的D口、四通阀(3)的S口、气液分离器(4)首尾连接再折返回压缩机(1)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油分离器(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到压缩机(1)的输入端,所述四通阀(3)的C口连接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并联,所述第一换热器(5)的第二个端口同时连接到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的第二个端口汇合后连接至四通阀(3)的E口,第二换热器(6)和第三换热器(7)均在第一个端口这一侧设有膨胀阀(9),第二换热器(6)在第二个端口侧设有单向阀(8)使得制冷剂只能流向四通阀(3)的E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温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阀(9)采用电子膨胀阀,所述四通阀(3)采用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的温室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上述零部件的机壳(12),所述机壳(12)的内部通过隔板(17)划分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安装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6),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泽波余栋伟付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